影视艺术
-
犹在镜中[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著,韩良忆,王凯梅 译英格玛·伯格曼被公认为电影史上非常伟大且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多次斩获世界电影大奖,无论在影迷还是优秀导演心中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这是继《魔灯》后伯格曼又一部具自传性质的作品,围绕自己多部电影展开。从内心隐秘体验到影坛高峰经历,伯格曼深度回顾了个人影坛生涯,揭开《野草莓》《第七封印》《犹在镜中》等影史艺术片的制作幕后。《犹在镜中:伯格曼电影随笔》始于一场长达60小时的对话,之后全文由伯格曼本人重誊、润色,并隐去发问,最终沉淀为一部珍贵的大师私人电影记录。文中多处引录伯格曼的日记、工作手记、原始剧本等一手资料,文采斐然,并附电影年表及由伯格曼基金会、瑞典电影公司授权的精美剧照。
-
读懂电影[英] 罗纳德·伯根 (Ronald Bergan)探究艺术源流,网络关键概念。本书系原版由拥有46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Quarto出品。其图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系列书带你阅尽经典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代表风格与流派。书系中的每一册都梳理了该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以及垂名青史的名家、名作,是厘清艺术中关键概念的绝妙读本。 本书根据推动了电影发展的重要事件,对影史上那些伟大的电影概念、作品和导演进行了系统介绍。从早期的默片时代,到独立电影浪潮和国际电影趋势,每一节都介绍了一种独特的流派与运动,解释其发生与发展,主要导演、主题和代表性影片,并配以电影剧照、海报和照片。此外,本书还突出了重要的国际电影突破,以及黑泽明、费里尼和阿莫多瓦等国际导演对电影的贡献。从表现主义到21世纪的反乌托邦主义、极简主义……本书为理解电影史提供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
-
电影戏剧大师讲表演刘诗兵 著《电影戏剧大师讲表演》是一本作者在学生时代和刚毕业留校任教时期(1959—1965)的影剧名家专题讲座听课笔记,记录了当年有丰富创作实践的导演、表演艺术家对导演、表演创作的探索,是一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 此书是对电影、戏剧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对年轻人研究导演、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会有一些帮助,可供电影、戏剧从业者和广大艺术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影视专业学生的课外教材。
-
韦斯·安德森[英]伊恩·内森他的作品是精巧和品位的代名词,他拥有好莱坞顶级阵容的粉丝俱乐部,他是极客导演中的“优等生”——韦斯·安德森;整个电影界都沉浸在他迷人、抽象、封闭而令人瞠目的色彩世界里,这里住着性格古怪而又忧郁的主角,充满有关未来和冒险的梦想;本书将带你走入安德森富有想象力的内心世界,一览他致胜银幕的电影法则。—韦斯·安德森是极具视觉风格和奇思妙想的电影梦想家,也是当代好莱坞体系中独辟蹊径的作者型导演。他的电影完全是他生活和个性的写照和延续。他将人世间的浪漫和哀愁改造成如画的布景,加上颇具对称性的画面、平移长镜头、明亮的配色、巧妙的象征以及精妙的剧作结构,形成了一眼就能辨识的强烈风格。作者伊恩·内森以颇为迷人的视角只身闯入安德森的梦幻世界,一探这位银幕造梦者的电影艺术和独特的匠人精神,细致地描绘了主题、视觉风格和叙事方式如何成就了安德森的个人风格。
-
科恩兄弟[英]伊恩·内森硬核破译“科恩奇梦”源代码,打破科恩兄弟“永远不给答案”的迷思;从迷影视角直击科恩兄弟的奇诡之作和背后的生活故事,本书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科恩兄弟电影编年小史。—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是当今好莱坞具有创意和才华的电影双雄,他们以毫不妥协的作者姿态和风格化的原创作品收获了大量的铁杆受众。科恩兄弟联合制作了一系列全然不同的电影,每一部都兼具黑色幽默、犀利而精妙的风格和无法定义的“科恩”特质,这种特质被他们称之为“科恩奇梦”。透过丰富翔实的资料,本书作者伊恩·内森按照时间线重新审视了兄弟两人的知名电影,同时还关注了他们近年来参与制作的影视剧。
-
低俗小说[英]伊恩·内森《低俗小说》,一部彻底改变北美独立电影行业格局的传奇之作;上映一年总票房超过2亿美元,堪称美国流行文化的里程碑;本书溯源《低俗小说》的戏里戏外,呈现昆汀·塔伦蒂诺的成名之路;迄今为止市面上关于《低俗小说》颇为全面和深入的著作,昆汀迷不可错过的宝藏之书。—昆汀·塔伦蒂诺,好莱坞导演中的“摇滚明星”,他以高度个人化的电影风格蜚声世界。他是录像店前店员,也是自学成才的电影天才,更是“电影极客”主义的头号代言人。他以颇具实验性的低成本独立制作《低俗小说》确立了个人风格,并一举斩获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专家杰森·贝利在书中探讨了《低俗小说》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讨论了这部电影在对白、时间结构和摄影技术上的革命性,以及它如何彻底改变了北美独立电影工业及其艺术属性。
-
蒂姆·波顿[英]伊恩·内森深入蒂姆·波顿独特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匠心独运的创作法则;全面展现“波顿风”的形成和发展路径,解析这种至今不衰的波顿式哥特奇幻风格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蒂姆·波顿是近30年来广受欢迎的杰出电影人,一个伟大的矛盾结合体,他以独特的黑色幽默、华美而怪诞的奇幻风格以及高度原创性的故事称道至今,在电影、动画和游戏领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视觉化表达衍生出“波顿风”这一专有名词,他让哥特风从小众艺术形式跃升为一大风格类型。本书收录了大量独一无二的幕后制作照片及电影剧照,作者伊恩·内森分章节探讨了波顿如何为作品注入强烈风格,又如何将想象力付诸大银幕。
-
大片时代记忆王一川 著本书是著者有关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中国电影的文化修辞状况的评论汇集。全书以中式大片为重心,对该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修辞景观做了独特的阐释和评价,涉及《英雄》《无极》《集结号》《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金陵十三钗》等影片,重点分析了中式大片的美学困境、身体美学与心灵美学的分离、主流文化与中式主流大片、历史影像再现中的价值取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中国电影与文化的悖逆、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等问题,展现出电影文化批评者的独特风格。
-
传统与新变黄海贝 著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开启了中国百年电影史;自1958年诞生以来,中国电视剧则走过60余年历程,成为当今覆盖最广、受众最多、影响优选的现代艺术样式之一。1998年前后,我国开始大面积铺设网线和网络设备,互联网逐渐实现了文字传播,声音传播,最后到图像视频传播。近十余年,互联网新媒体引领的发展,使影视剧的产业链发生了深刻变革。本书将从电影产业、微电影、影人访谈及热点评述四个章节,详尽呈现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影视剧的传承与变革。
-
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轨迹探寻丁晋 著本书以结构主义叙述学和电影社会学为出发点,以导演为主要线索,对21世纪以来中国新生代电影文本的叙述结构要素进行细致的类型划分与量化统计分析,制成图表并总结类型,同时综合创作者访谈、产业数据等资料,力图更为清晰理性地把握创作间的联结及其与产业的互动,增强对中国电影创作发展深层规律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