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
豫剧名家演出本暂缺作者《秦雪梅》是梆子腔各剧种的主干剧目。特别是其中的《观文(闹馆)》和《吊孝(祭灵)》二折,更向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明末至今,已历数百年兀自盛行不衰。故事初见于刘鸣书的《听雨赠笔》,明《断机记》传奇和清《三元报》杂剧。豫剧几代名流都曾以此剧叫响一方。仅20世纪的一百年中,先后即有男旦易湘山、翟彦身、管玉田、薛忠信、车树林、马双元和女伶洪玉贞、刘玉梅、阎立品、常香玉、王秀兰、祁兰芳、桑振君等众多名家唱红此剧。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在"双百"方针推动下,豫剧迅速成为全国性大剧种,许多后起的艺术家,诸如辛玉兰(安阳)、王景云(兰州)、周兰凤(邯郸)、关灵凤(开封)、鲍素花(荷泽)、蒋志华(漯河)、李恒(鹤岗)、聂美玲(许昌)、周俊婷(信阳)、王晓娥(洛阳)、杨凤云(西宁)、郭应先(郑州)及豫剧新秀刘荷珍(广元)、陈大景(开封)、吕荣华(西安)、李喜华(襄樊)、周桦(兰州)、郭秀梅(十堰)、秦晓萍(砀山)、徐爱华(额敏)、李晓香(枣庄市)、任桂花(石河子)、段巧莲(深圳)、朱广萍(三门峡)、吴虹(淮北)等各以自己的艺术魅力又把《秦雪梅》一剧迅速在十多个省份演得四面开花。而海峡彼岸的豫剧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毛兰花、张岫云演出的《秦雪梅》也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响彻台湾。
-
豫剧名家演出本暂缺作者《香囊记》是豫剧花旦行的“看家戏”,它的艺术风格最具河南特色。从民国前期的男旦刘荣鑫(艺名“白菜心”)、高保泰(艺名“玻璃脆”)、翟彦身(艺名“水上飘”)、刘自学(艺名“玻璃翠”),三四十年代的宋淑云、刘素真、赵金红、张海棠,五六十年代的李香英、萧素卿、贾桂花、康慧兰,七八十年代的陈敏秋、申桂兰、戴文霞、周秀梅,到世纪末的王香萍、辛艾、李冰、原淑静等著名演员,在唱腔、表演上可以说是迭有创新。特别是徐艳琴(1919一)、姚淑芳(1922-1968)、李二凤(1928一)、祁兰芳(1928-1990)、吴碧波(1933一)、宋桂玲(1933-1999)、王曼影(1934一)、王清芬(1943一)、虎美玲(1946一)、牛淑贤(1946一)、朱巧云(1950一)、汪荃珍(1962一)、李莉(1963一)、王红丽(1967一)等一批不同年代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在"坐轿"、"抬轿"的表演层次和表演风貌上,几乎是跨越式的一再发展、创新,直至用《抬花轿》的剧名逐步代替或淹没了原来的。《文武换亲》等别称,演《香·囊记》径直用《抬花轿》书写海报。还多次进京演出,并和《审诰命》一起。
-
舞蹈艺术卿青著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作为一种审美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劳动生产、科学创造的过程与结果,融入我们的行为和思维,融入我们的时间与空间。《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上,包括中国绘画、西方绘画、工艺美术、西方雕塑、建筑艺术、服装艺术、园林艺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和中国书法十二册,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特别重视艺术素质的普及和提高。当今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所投入的激情似乎与他们所具备的贫乏的艺术史知识和几乎空白的艺术实践的现实相矛盾,这使得艺术素质的普及成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按艺术门类分册对该门艺术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艺术流派等作简要介绍,使艺术史轮廓浮现眼前。应该说,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目的是为独立的、初步的艺术欣赏服务,这样,对艺术史知识的基本了解就是必要的前提。普及是为了提高,只有这样,艺术素质的教育才能更深入,也才更有意义。对艺术史基本知识的了解并不足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只有对艺术史上代表人物、流经典的作品进行分解、释读,才能提供大学生可供参考的艺术鉴赏模式,才能有益于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拓展”二字的基本含义,也是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的基本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该丛书在对各门艺术的经典作品进行释读和赏评的基础上,将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本“丛书”按艺术门类共分12个分册,每册大致按照一个共同的编撰体例,对该门艺术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分类状况等有一个基本介绍,然后按时代顺序,以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作品的释读、评价、赏析为主,穿插对不同历史阶段该艺术发展状况的概略叙述。全书大致以史为经,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散点扫描”和“聚焦特写”的方式导引读者巡览艺术发展,欣赏艺术作品。 本“丛书”追求“好读”:力求以通俗的语言赏评高雅的艺术,力求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本“丛书”追求“好看”:力求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观赏性的图片,力求图版的清晰、美观,色彩逼真!美好的青春需要艺术来陪伴,多彩的生活需要艺术来滋养。艺术使人生超凡脱俗、高雅“神圣”;艺术使人情操高尚、精神富有。让我们和更多的大学生朋友一起走近并“走进”艺术,接受并享受人类所创造的珍贵艺术吧!
-
音乐艺术欣赏刘国基主编《音乐艺术欣赏》是音乐艺术博览图书,分上、下两册。全书把音乐纳入文化的范畴,对与音乐作品相关的人文知识、音乐要素、审美理解作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并且把音乐体裁分为声乐、器乐、综合艺术三大类,根据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年代、时代背景,收录了中外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以及各种体裁的有代表性曲目、曲种或剧目,供读者欣赏。本书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广,音乐谱例完整,并力求雅俗共赏。作为大专教材,它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作为音乐读物,它充分展示了普及读物的可看性与通俗性,并配以音响资料供欣赏者审听。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它既是一本很值好的音乐欣赏入门教材,又是一本值得游览的音乐欣赏手册。
-
芭蕾舞基本训练钢琴曲选孙希康 主编《芭蕾舞基本训练钢琴曲选》是全国首次正式出版发行的供芭蕾舞基训课使用的钢琴伴奏曲集。《曲选》根据芭蕾舞基训课教程,比较系统地收集了我们多年教学实践中创作或改编的一些作品,它适用于艺术院校芭蕾基训课、歌舞剧团及少年宫等业余舞蹈训课教学。同时也可作为钢琴教学的辅助教材。本书芭蕾专业术语的中文部分,没有全部采用直译法,有些使用了基训课中的常用名称。<
-
中国戏曲艺术包澄洁,曹鹃 编著,邹绍平 译暂缺简介...
-
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著本书内容包括:原始舞蹈生产与发展的轨迹;夏商奴录制时代舞蹈的发展;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革;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等。。
-
芭蕾术语词典朱立人编译本书内容以古典芭蕾常用动作为主,兼收与芭蕾教学训练、舞台演出职称等有关的一些条目,作为介绍古典芭蕾名词术语和动作做法的工具书,以供专业、业余舞蹈工作者参考。本书主要以美国盖尔·格兰特所著《古典芭蕾技术手册和词汇》为蓝本、并参考美国丘卓伊和曼彻斯特主编的《舞蹈百科全书》、英国威尔逊主编的《芭蕾辞典》、苏联格里戈罗奇主编的《芭蕾百科全书》等材料编译改写。三、1.本书体例:全部条目均按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条目一般包括本词、语种、近似的汉语读音、释义四个部分。2.本词以黑正体印刷。3.词组中含有前置修饰或限定语的,请查被修饰或限定的名词。4.同一动作改变方向做的、如往前、往后等,一般不别设条,附在本词条目中说明。5.语种在本词后的方括号中注明。6.法语动作术语的汉语读音以方括号注出。7.释义用宋体印刷。
-
京剧脸谱赵永祺 绘脸谱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这种化妆具有图案意味,在构图、勾画、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脸谱是由唐代乐舞[代面]逐渐演变而来的。京剧脸谱艺术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有丰富的舞台画面,更通过色彩的组合与不同图案,使戏剧人物的性格外化,京剧脸谱有多种谱式,常用于净、丑角色,如脸谱有[整脸]、[十字门脸]、[三块瓦脸]、[六分脸]、[碎脸]、[歪脸]、[僧道脸]等等,采用勾、抹、揉等方法,颜色则红、黄、蓝、绿、白、黑、紫、金、银等各具妙用,以丰富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从形、神、意等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即[寓褒贬、别善恶]。
-
世界艺术史田本相主编;欧建平著本书是著名舞蹈评论家欧建平的第24部新著:《世界艺术史·舞蹈卷》,这部著作是作者频繁游学欧、美,大量学舞、观舞、说舞、写舞的集大成。本书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舞蹈。书中用花絮的笔触描绘了肚皮舞、埃及舞和草裙舞等极具代表性的东方舞,更以国别史的架构梳理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台、朝鲜及韩国、日本等共12国的舞蹈历史与现状,这种结构打破了以往《世界艺术史》普遍采用的“欧洲中心论”之框架,确保了中国和整个东方的舞蹈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近1/2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