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
中国室内乐发展研究胡萍著室内乐作为西方传统音乐形式,在中国历经了百年发展,并在当代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相遇,因此明确中国室内乐自身的文化坐标与价值定位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本书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宏观视野,以平行视角看待中西方室内乐发展,将室内乐“中国化”看作个整体现象并作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中外室内乐艺术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通过跨文化对比探究其审美内涵与价值调试,剖析当代“中国风格”室内乐的学术范畴与表现特征,结合国外高校室内乐发展经验对中国相关教学改革提出思考和建议。
-
世界音乐史[西]J. L. 伊里亚特《世界音乐史:从诞生到20世纪音乐》梳理了从远古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的音乐历史,描绘了主要的音乐流派、音乐理念、乐器的发展历程,揭露了音乐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列示了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家,并提供了经典曲目的聆听建议。全彩插图丰富地展现了每个时代的音乐风采,动人的音符将从书页里飘出,引领你敲开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
舒伯特的《冬之旅》[英]博斯特里奇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
中老年二胡演奏教程·中岳峰本书是有十余年中老年二胡演奏教学经历的岳峰教授全新升级版的二胡演奏教程,全套三册,针对中老年朋友和零基础的二胡爱好者,是老年大学的实用艺术教程。中册包含C调bB调A调bE调奏法及其换把;调与调之间的转换和运用;揉弦、多把位换把、指法技巧、弓法技巧、戏韵与古曲的学习和训练,以及常用音乐知识图文精解、二胡演奏符号一览表等附录。部分曲目配有音视频教学讲解和示范演奏。
-
琴门徘徊录严晓星 著《琴门徘徊录》是一部以古琴为中心的文化随笔集,内容涉及古琴的历史、人物、制作以及相关文化,有札记、随笔、掌故等诸多体裁,有一定学术含量,而不采用学术的形式,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全书分古代、近现代两部分,配以一百张以上的重要图片,书中文章部分刊于《文汇报·笔会》《万象》《读书》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面世。作者严晓星为著名古琴学史学者,著作丰富,广受欢迎,本书为他的最新古琴学史文章合集。
-
江西红色音乐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小玉 主编《江西红色音乐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江西红色音乐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含了江西红色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江西红色音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究、江西红色音乐理论方面的探索以及江西部分红色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实践四大版块。共有相关学术论文37篇,所有论文的学术性均较强,是一本供广大读者阅读,以增强对江西红色音乐文化理论的了解的书籍。
-
C大调流行钢琴曲大合集周安本书150首精编大曲目量免翻页设计,包括新榜热歌、经典流行、影视动漫、情调背景、理查德克莱德曼、古典名曲及入门歌曲7大分类。C大调乐谱,没有升降调性的困扰,简单的调性和易掌握的伴奏织体,让更多的入门及初级水平的钢琴爱好者,在不受程度限制的情况下,弹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曲谱配套音频资料,扫码即听。此外,还有更多线上资源扫码即得。
-
钢琴独奏进阶齐欢本系列教材依据教学曲目难度、教学目标不同而设计,内容紧扣钢琴独奏课程教学大纲,涉及基础技术、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维也纳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浪漫派乐曲和二十世纪以后近现代作品的具体训练与研究。本书在《钢琴独奏进阶(一)——基础框架篇》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教材的设计主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音乐作品基础框架搭建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对更多音乐本体之外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的演奏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本书高度锚定综合类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演奏方向的学生,可作为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独奏核心专业课程的通用教材。
-
迪亚贝利钢琴四手联弹曲集安东尼奥·迪亚贝利,刘昭智,陈学元迪亚贝利(1781-1858)是19世纪奥地利的著名作曲家,在萨尔茨堡师从“交响乐之父”海顿的弟弟米歇尔·海顿学音乐。迪阿贝利是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兼吉他家,他作有吉他独奏曲、吉他与钢琴的重奏作品多首。同时,他还是一位出版商,他曾为出版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作过努力,对于音乐事业的传播可谓功不可没。此次出版的曲集收录了迪亚贝利创作的近乎全部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共11套总计44首,分别为作品24(2首)、32、33、37、38、54、58、60、73、149(28首)、163(6首),每首作品均有较为详细的演奏指导,为使用本乐谱的读者提供值得借鉴的练习与演奏思路。
-
音乐诠释的困境阿图尔·施纳贝尔本书包含了美籍奥地利传奇钢琴家阿图尔·施纳贝尔于1933年至1940年间在三所名校(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六次演讲。本书编者在每次演讲后都附有一篇关于演讲的解释和说明,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当时的背景,快速还原施纳贝尔演讲时的历史场景,不仅适合音乐爱好者、音乐研究者,也适合文化历史学家研究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