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能父艺事录项行《能父艺事录》是一本关于泰州籍文化名人王能父的个人专辑,内容包括艺事(掌故回忆)、书法、篆刻、诗词、灯谜等五个方面。其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是首次集中面世,本书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关于王能父的艺事及作品集。王能父(1915—1998),江苏泰州人,与沙曼翁同门,师萧退闇。擅书、工印、好诗、精谜。华人德(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顾风(扬州博物馆原馆长)、穆棣(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得者)皆师从王能父。早年在苏州以写刻为生,是苏州“艺石斋”的印人,后下放苏北。在改革开放之初,被无锡园林局聘为顾问,专事园林修复工作,在无锡园林遍留书迹。王能父也是苏州工人文化宫灯谜组首任组长,被誉为“江南谜王”,字谜尤为谜界推崇。
-
唐 颜真卿 颜勤礼碑颜真卿《勤礼碑》是唐颜真卿71岁时为曾祖父颜勤礼书写的神道碑。此碑笔力沉着内涵,结体宽博,雍容端正,笔势相向而多内蕴,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它既不像《多宝塔》那样方正谨严,秀丽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坛记》那样古拙中透露出几分霸气(夏长先语),是颜氏晚年楷书代表作之一,是学颜体的优良范本之一。
-
赵孟頫书帝师胆巴碑孙宝文《胆巴碑》,又名《龙兴寺碑》,元赵孟頫撰并书于延祜三年(一三一六),纸本,纵三十三点六厘米,横一百六十六厘米。楷书,一百二十五行,共九百二十三字,现藏故宫博物院。《胆巴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三岁,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胆巴碑》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于规整端严处见潇洒,点画顾盼有致,用笔沉着峻拔,充分体现了赵氏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虽取法李邕《麓山寺碑》,但又较之舒展放松,去其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雍容道美之姿。
-
中国古代碑帖集联 爨宝子碑集联夏雪《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此碑刻于东晋太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碑高190厘米,宽71厘米。71厘米。《爨宝子碑》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碑文记录了墓主人爨宝子的生平及对墓主的赞美之辞。碑右下角刻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的隶书跋文6行。该碑字体属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全碑400余字,布局自然、左右顾盼、首尾呼应、气贯全篇、和谐统一、文彩飞扬。本书以爨宝子碑集联,对联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喜欢的意境优美,积极向上,雅俗共赏的内容,与爨宝子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喜欢汉碑爱好者的首选临摹范本。
-
中国书法一本通任思源 著从汉字诞生之日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不断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注入其中,不断创造着汉字的美,享受着汉字的美。书法是一门表现汉字美的艺术,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舒畅和恬静、浪漫和奔放,更是心灵的自由和美的享受。容貌展现的是人的外在,书法展现的是人的风骨和气质,研习书法,就是淬炼自己的神韵。人们常说“书如其人”,笔迹是一个人的名片,代表肴一个人的素养。练习书法,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写得一手好的书法,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人们看成是文化修养的一部分。一书在手,帮你快速提高书写水平。书法是世人公认的中国文化中一门很高的艺术种类。只有懂得中国书法,才能懂得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正如著名学者蒋彝先生所说:“我们认为书法本身居于所有各种艺术之首位,如果没有欣赏书法的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美学。”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法常识,掌握书法练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鉴赏书法作品,我们特推出这本《中国书法一本通》。《中国书法一本通》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和基本特征,并以石刻、墨迹等历代书法杰作作为根据,细说中国书法的风格演□,详解历代书法大师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和书法技法,同时通过实例生动展示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等书法练习技巧。怎样才能写出笔锋?怎样理解力透纸背?各种书体有何特色?写狂革怎样才能写出狂态?是否可以同时临习多种不同风格的碑帖?临古代碑帖不得要领,怎么办?如何写出自己的书风……《中国书法一本通》将一一为你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力图将理论讲解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帮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书者可将《中国书法一本通》作为指导与参考,教学者亦可作为辅助与教材。
-
宋拓集字圣教序孙宝文唐代玄奘取经归来,便开始翻译经文。唐太宗亲为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后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计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宽一点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圣教序」。现此碑存于西安碑林。因此碑由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出,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亦是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
赵孟頫书洛神赋孙宝文《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
-
名家书画入门伊秉绶伊秉绶是清代隶书大家,书风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影响甚大。本书搜集伊秉绶隶书代表作品,分为古文辞、碑文、对联等种类,供读者学习临摹之用,这些作品是伊秉绶隶书风格的鲜明体现,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对读者提升隶书的学习水准能起到较大的助力作用。
-
智永真书千字文孙宝文智永,山阴永欣寺僧人,名法极,人称“永禅师”,陈、隋间著名书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他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与刻本两种,刻本虽然“颇极精工,无复遗恨”,但与墨迹本相比,锋芒等特点上要含混许多。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真书有王義之《乐毅论》《黄庭经》的意味,笔意精熟、气骨清健、圆劲古雅、柔中带刚,结构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严整中有活泼之态;草书则字字独立,丰美匀适,没有太大的收放、起伏,也没有明显的墨色变化,显得平静、安稳,结构也相对平正,疏密没有太大的夸张,用笔精熟、委婉,字的内部线条流动感强,用笔以曲、圆为主调,有章草笔意。此帖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真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自身的范本地位。
-
曹全碑孙宝文《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