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书法临创·王羲之行书集字 唐诗龙红本系列图书遴选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书家,采用集字形式把名帖名作与经典诗词文学结合一起,以便学书者参考借鉴之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学书者大多受其影响,故当作首选。本册内容以五言、七言唐诗为主,唐诗家喻户晓,朗朗上口,自古是书家常写的素材。本书所选字形来自于《兰亭序》《集王圣教序》《淳化阁帖》《大观帖》以及羲之手札等中。在保持原帖面貌的基础上选取用笔和结字相对一致的字形来进行排列组合,基本达到了集字作品的和谐统一。
-
名家教你写 赵孟頫《三门记》韦斯琴本书立足于视频讲解,方便读者扫码观看名家的讲解和示范,从中看到如何用笔、如何结字、如何把握字的结构,相当于把名师请回了家。此本为赵孟頫《三门记》。赵孟頫是元代书坛的教化主,对明清书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代表作《三门记》是一篇碑文的墨本,其书法特点为笔画厚实,结体宽博,有横张之势。并对其字进行逐行的临摹演示,讲解和分析,生动形象,直观方便,比以往出版过的图书更具实用性和学习性。
-
名家教你写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韦斯琴赵孟頫是元代楷书大家,其小楷书法《洛神赋》为其代表作,其书法风格清俊雅致,笔力瘦劲,结体疏朗,笔画之间映带相连,可谓真淳天真,趣味无穷。 本书将赵孟頫的《洛神赋》裁成一整行,并对其字进行逐行的临摹演示,讲解和分析,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生动形象,直观方便,比以往出版过的图书更具实用性和学习性。
-
欧阳询楷书临摹精讲字帖王炜,张慧君 编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欧体书法学习者书法临摹练习使用的精讲放大字帖,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按照书写技法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楷书七种主要笔画的书写方法、例字解析,并精选符合训练学习的部分例字供大家临摹。同时对书法常识进行简单介绍,从工具的使用到基础技法与章法,以及集字创作的方法,以便读者在自学过程中更容易学习、理解、提高。例字放大到10cm×10cm的尺寸,能够清晰地观察每个字的笔画结构,也更适合直接用于摹写练习。
-
碑传集补闵尔昌 编,王兴康 等整理闵尔昌编纂的《碑传集补》,共六十卷,是继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之后,清代又一部重要的碑传汇编。闵尔昌花费十年功夫搜集资料,以补辑《续碑传集》以后的碑传文,收录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二百余年八百余人的碑传,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碑传集补》不仅可以考订传主生平事迹,而且有助于考察晚清社会的发展,作为清代碑传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深入认识清代碑传文集的史料价值。此次为首次点校整理出版。
-
中国青少年书法教学武千嶂,陈岭本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楷书书法教学方法,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活泼的灵动性。本书作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创作实践,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以简易中国数字为载体的递进式快速入门教学方法:数字书法。这一书法学习系统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将传统的楷书严谨而刻板的规矩,化为简单的十个数字直接入门,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多道沟坎,以直通车的方法快速进入文字训练。掌握了十个数字,就等于掌握了所有的楷书笔画。在学会了数字的同时也练好了类似的很多字,数字入门很好地缩短了初学者的基础学习周期,将初步学到的文字,叠加发展,可以直接而快速的进入学习书法艺术的层面。新版将加入视频二维码, 每个字都由作者亲自书写演示,便于学习者直观模仿和书写练习。全书扫码即看,更加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
-
名家讲创作硬笔书法创作示范60幅·典雅类田智勇暂缺简介...
-
道在途上王鉴伟《道在途上:艺术家行迹》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观照世间,在广阔的国际视阈中,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浮影。共收录散文28篇,文笔从容洒脱,文学意味浓厚。书中并附47幅书画精品,展现了艺术家高古凝练、雄浑苍劲的风格与现代创新精神。
-
肥致碑金天文 编《肥致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的碑刻,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又称“许孝苌为肥致及其父置神坐碑”,无撰书人姓名,隶书书法作品,一九九一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南庄乡一汉墓,现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肥致碑》高98厘米,宽48厘米,厚9.5厘米,碑首刻隶书6行,共28字;碑身有界格,刻隶书19行,行29字,共484字,叙述肥致籍贯、官职,赞颂肥致仙风道骨、神通广大,在皇帝身边的传奇事迹,以及广交古今仙人、教授门徒、声名远播的史实。其碑整体风格以方正整齐为基调,收放自如,控制适度,章法行列整齐,字形大小统一,囿于界格形成一种秩序。据碑文记载,肥致自幼即不同凡俗,长而奉道,隐居乡里,作屋于枣树上以居。师从魏郡张昊学道,齐之晏子、海上黄渊、赤松子皆曾与之为友。道行高妙,浮游四海,闻名于当世。本套丛书,书法作品均辅以释文。释文保留部分异体字、音借字、俗体字,以保持书法作品原貌并方便读者学习临写。
-
西清古鉴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南书房又称西清,此书编定于清宫南书房,故名。原书共40卷,附录《钱录》16卷,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本书仿效宋《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书中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图绘精审,毫厘不失,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记载详明,对古器物的铭文均钩摹注释。由于本书所收器物一向深藏清宫,且数量很大,对研究古代青铜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本书底本清晰、细致,分上下两卷进行编排,并编制了目录,方便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