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
曹全碑陆有珠暂缺简介...
-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精选·篆隶卷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本书将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篆书、隶书名品15种汇集为10册1函,所选作品多为汉晋篆书、隶书名品,如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西狭颂、曹全碑、天发神谶碑,另选汉晋墓志六种,其中多为明代、清代淡墨拓精本,经楞伽山民、张廷济、罗振玉、启功等名家递藏、题跋。本套图书所选所有拓本均高清原大影印,保留题跋信息,在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上好的临摹学习范本同时,亦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陆有珠唐代初期,玄奘法师赴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唐太宗为了表彰玄奘法师的贡献,为之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撰《述三藏圣教序记》,高宗朝将序、记刻石立碑。最初由唐代初期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两碑立于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通称《雁塔圣教序》,又称《慈恩寺圣教序》。后来僧人怀仁借助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摹集刻制成为碑文,又将玄奘法师所译的《心经》一并瑰集,称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或称为《集王书圣教序》。因碑首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人,对于书法艺术有深厚的造诣,加上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终于集摹而成此碑。王羲之一生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但由于朝代更替,战火频发,至今已难以看到其真迹。《集王书圣教序》使王羲之的书迹得以大量保留。前人有言:“欲观右军真面,无如《圣教序》,其集字摹刻,皆出一时国手。”其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体现了王羲之书艺的特点和韵味。其与《兰亭序》一样被誉为学习的最佳范本。
-
书法哲学陆祖鹤本书立足于从哲学范畴上找寻书法的源流、历史及审美特点。内容包括:书法哲学研究的初衷和目的、书法哲学思考的范围和方法、书法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三大部分。旨在通过探讨书法背后深层含义使大众通过哲学理论层面更好地了解书法这一艺术门类。本书是在哲学的框架下探讨中国书法独特的审美价值,将长于形象思路而行于涣散的古老的书法理论生成为逻辑严密的书法理论体系,视野开阔,理论独到。对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将会有很大的价值。
-
书法的故事魏晋南北朝文师华本套书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册,通过精选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名碑名帖,对每一件作品和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名家、技法、师承、书法趣闻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等诸多方面立体解读,为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基本的书法艺术常识。
-
苏轼·赤壁赋陆有珠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苏轼生于宋景祐四年(1037 年),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苏轼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坎坷曲折。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写作《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因被诬作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他在狱中饱受折磨诟辱,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幸亏亲友的奔走营救,免于一死,结案出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佥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仍然过着“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 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次经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赤壁赋》为苏轼的行楷书长卷,纵 23.9 厘米,横 258 厘米,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赤壁赋》用笔丰润沉雄,笔法自然流畅,楷书中多带行书的笔意,在沉厚之中见灵动。王羲之的潇洒飘逸,颜真卿的沉雄浑厚幻化成了《赤壁赋》的曼妙多姿。其结体左右伸展,横向大于纵向,形体较扁,左低右高,自有一种欹侧之势,又把四平八稳的扁平打破了。这种气势欹侧而豪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明人董其昌评之为“是坡公之兰亭也”。《赤壁赋》在章法上也很有特色,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密,行与行之间距离比较疏,疏密得当,体度端庄,雍容华丽。苏轼在《和子由论书》所说的“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正是《赤壁赋》书法艺术的写照。
-
楷书规范字通用教程陈健 毛剑立 张军军本书根据书法中笔画结构规律及特点开发出“以绘入书”的教材教学体系,通过趣味闯关的模式,将枯燥的书法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汉字故事、童谣、古诗的加入,让少年儿童可以感受到知识背后的汉字文化,以文化反哺练字,以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树立民族自信为宗旨,让少年儿童可以简单、高效、快乐地习得一手好字。本书分为五篇,分别是笔画篇、基础篇(上)、基础篇(下)、提高篇(上)、提高篇(下),这五篇可以为少年儿童的楷体规范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适合少年儿童及对楷体书法有兴趣的其他年龄段读者学习。
-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刘海宇暂缺简介...
-
书法的故事先秦两汉文师华本套书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册,通过精选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名碑名帖,对每一件作品和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名家、技法、师承、书法趣闻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等诸多方面立体解读,为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基本的书法艺术常识。
-
中国书法史话倪文东、吴诗影本书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开篇始于先秦,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至近代,将各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的特征、流派、发展状况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书中介绍了书法艺术随着文字的产生,经过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端,在隋唐五代日臻成熟,至宋元明清时期守成中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中,书法艺术家们所获得的突破与成就。本书行文流畅,史料翔实,对代表性作品配以图片,通过阐述书法理论,鉴赏名家碑帖、摩崖等作品的方式,将书法艺术的起源、发展、兴盛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书法艺术之精妙。此外,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还着重强调了书法的文物观念,阐述了书法的文化性,在整理书法遗产,保护书法文物,弘扬传承书法文化,以及普及书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