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
-
国色大清红糖美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欣赏到16个传统色背后的文化故事。除此之外,本书还通过各种颜色深入挖掘了清朝代表性的文物与纹样。从服饰到建筑、器物再到画作,每一种文化形式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本书不仅有详细的色彩讲解,还对清朝的用色规制、特点和崇尚的颜色等知识进行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文化背景。每一种颜色的讲解都从严谨而新颖的角度给读者带来启示与思考。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颜色的书,更是一本引领读者深入了解清朝文化的书。本书适合艺术类色彩学研究者、专业工作者及学生,以及对国学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使用。
-
设计作为动力韩湛宁本书以著名设计师韩湛宁先生的海报设计为线索,呈现他20多年海报设计的思考与探索,以及设计背后对社会文化的深度介入和推动。通过三个板块的内容来具体阐述:投身深圳平面设计事业的浪潮澎湃时期作品,整体呈现出对海报图形语言与字体设计的浓厚探索与实验性质;在深圳文化艺术的城市精神感召之下,积极投身于他热爱的城市的一切设计事务之中所创作的作品,与背后的文化推动;为城市与社会主动策划的、以设计为驱动的城市文化发展实践。他的这些海报设计作品与思考成为研究深圳这一优秀设计师群体的标志性样本,也是中国设计师从设计探索走向推动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案例。在他身上,折射出了中国设计的执着、敬业和献身的时代品质,这构成了21世纪中国设计的开始。以设计创新推动文化创新,以设计变革引领创意变革。
-
一稿通过香蕉设计作者以其丰富的经历和成功的案例分享给年轻的设计师们如何适应设计行业、提高设计能力,如何能够快速了解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在短时间建立符合企业文化的视觉形象,设计出瞬间打动人的设计。结合设计经验谈,书中融入了成功的IP形象设计案例的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执行力,系统的阐述了商业品牌IP案例包括色彩搭配、图形设计、卡通形象造型、表情设定、形象三视图及周边设计等,将品牌策划、品牌设计、IP打造与孵化及品牌IP形象设计相关知识通汇贯通,让读者通过实例去学习设计思维。
-
巴黎月色下乔治·巴比尔本书收录了20世纪初一系列重要的时尚插画,并由曼彻斯特时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喆撰文梳理这个时代的时尚插画历史。200余幅插画作品把我们带到20世纪初的巴黎,看装饰艺术、立体主义、东方主义是如何引领时尚和艺术的潮流,它是摄影技术之前的短暂的荣光,亦是永恒的美学灵感宝库。20世纪20年代,巴黎是世界的时尚中心,在美国,VOGUE开始出版巴黎的最新时尚。这个时期同样也是时尚和传媒的转折年代,从1910年开始到整个20年代,插画被频繁使用来表现时尚,但到了20年代末,摄影开始取代插画,所以20年代的时尚插画可以说是20世纪初插画黄金年代最后的吉光片羽。1908年,由保罗·波烈发起了一场巴黎时尚革命,他把女性从束腰中解放出来,带来了更简单和便于行动的衣物。那一年,他让乔治·勒帕普负责插画,出版了他的系列设计。这个作品集不光光是介绍了一种新的设计,更是打开了原本封闭的高级定制的世界,让之前只开放给精英小众群体的时尚进入了大众的视野。1912年,由吕西安·沃热尔牵头,7家当时顶尖的时尚服饰品牌背书,包括乔治·勒帕、乔治·巴比尔、查尔斯·马丁在内的年轻又时尚的插画艺术家加入了《好品味杂志》,这是一本融合了艺术和时尚的给精英阶层的订阅杂志,标语是“时尚就是艺术”。《好品味杂志》的创意在于,一是不给艺术家任何服装设计上的束缚,可以纯粹是艺术创作的想象,二是插画本身是戏剧性的、叙事性的,画中的模特仿佛是戏剧故事中的人物。1912年同样也是《今天的时尚和礼仪》创刊的一年,这些杂志在一战开始前的那几年是潮流文化的领航人,并在一战后加入了包括浪凡、香奈儿在内的更多品牌和其设计师。Bon Ton的意思是“永恒的好品味”,这仿佛是个预言,就算是在100年之后的当下看这本画册,我们也能从中读出时尚和艺术的轮回。
-
品牌重塑 标志再设计全案例解析三度出版有限公司品牌标志象征着一个企业的文化与理念,是企业精神的体现。随着企业、品牌的发展,那些过时的标志需要进行再设计,以顺应时代。本书精选了近400个标志再设计案例,展示了标志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品牌经久不衰的奥秘。全书根据字体标志、具象标志和抽象标志3个类别进行编排,收录了与3个设计公司进行的访谈,深入剖析了标志再设计的方法和原理。本书适合设计专业的师生阅读,同时可供标志设计师、品牌设计师参考。
-
内田派的品牌设计心法内田喜基在品牌推广中,除了针对市场等因素的理论和分析外,关于商标、商品包装、宣传广告等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好的设计不仅能够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增加销量,更是能让人体会到该品牌的内涵,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品牌未来发展。现在,通过设计进行品牌推广的能力对一个设计师来说十分重要。日本设计师内田喜基是近年来的新锐品牌设计师。在本书中,内田列举了他为地方小品牌、大型企业的产品所做的品牌设计案例,例如日本传统糖果的包装设计、京都抹茶品牌的logo设计、和纸制品在国际上的宣传广告设计、知名品牌花王的商品设计等。在列举案例的同时,内田还会对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讲解,并加入了与产品公司代表的对谈,颇具趣味性,且有对品牌、设计、推广方法更深的探讨,从而总结出用平面设计进行品牌推广的方法。在他看来,设计师不能只着眼于设计,还要去探究品牌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内田在本书中引导设计师用“设计思维”去思考品牌推广。这些灵感与方法对设计师、经营者等都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也对设计师在其他领域的设计有所帮助。另外,图文并茂的内容也让人读起来轻松、易懂,乐趣十足。
-
版式设计一点通孙圣朝版式设计是设计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尽管本书作者非科班出身,但在经过近20年的设计实践后积累了大量的版式设计经验,已成功带领众多设计爱好者成长为专业设计师。本书依托于作者多年的设计经验编写而成。本书首先介绍了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告诉读者如何判断版式设计正确与否;然后通过引导读者实操的方式,将前面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包括名片设计、海报设计、画册设计等。知识分享结合案例应用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
设计调研戴力农设计调研是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师在信息时代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设计调研(第 3 版)》全方位地就这一主题开展讨论。首先定性地介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如观察法、单人访谈法、焦点小组、问卷法、头脑风暴法、自我陈述法、现场试验法和AIGC赋能设计调研,然后阐述常用的调研分析方法,如数据对比分析、知觉图、鱼骨图、卡片法、情景分析法、人物角色法、故事板、可用性测试、A/B测试、用户点击行为分析及口碑净推荐分数、流量/转化率/跳出率、网站数据分析。最后介绍设计调研的一般流程,并通过3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案例(基于大数据的设计调研与设计、社交聆听设计调研案例、场地空间设计调研案例)展现不同的领域设计调研与设计洞察的实践的发展过程。《设计调研(第3版)》新增了很多内容,如AIGC赋能设计调研、如何推广设计调研、设计调研中的沟通与汇报、基于社交聆听(以小红书调研为例)的设计调研和海外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调研等。本书由知名用户体验设计师社群“鱼缸”组织撰稿,大部分作者也来自“鱼缸”,是群体协作的成果。作者来自企业和高校,都是活跃在设计第一线的设计专家,如SAP、德勤日本、阿里巴巴、腾讯、蚂蚁金服、思科、太平洋人寿、渔水源咨询、岱嘉医学等企业,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本书的案例大量引用中外企业的实际产品和高校课堂实践,与当代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本书也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系硕士课程《设计调研》教材,已经使用了10年。
-
造物之门许平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平第一本研究文集。本书收录了许平25年前发表的一些研究性的文字与评论、随笔等等,它涉及传统工艺、民艺、现代设计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艺术评论等我主要从事的理论研究范畴。这些文章都是许平教授悉心思考的结果,但他认为这些基本上还只能算作‘入门之作’,将这本书命名为《造物之门》。读者可以从这些文字看到我国对设计认知发展与许平个人研究轨迹的见证。
-
DK艺术设计百科英国DK出版社为什么有些画会让我们产生某种错觉?艺术应该是美的吗?透视是如何工作的?谁偷走了米开朗琪罗的画?水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梵高是怎么画出富有质感的作品的?新古典主义与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关联?从石器时代艺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古罗马艺术、中国艺术,到巴洛克艺术和波普艺术,本书介绍了艺术的定义、媒介、分类、构成元素,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流派和思想,以及你想知道的关于艺术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