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
-
潮州通花瓷花陈映娜 周惠珊本书是“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从书”之一,为广东省精品出版扶持项目。潮州通花瓷花,是潮州非遗传统技艺的突出代表,也是潮州陶瓷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全书包括四章内容:通花瓷花技艺简述、发展概况、工艺特色以及名作鉴赏。本书立足于弘扬潮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通花瓷花的发展轨迹及其秉承的优秀潮州文化特质,介绍了潮州通花瓷花的技艺特色和文化源流,从而让这门凝聚着潮人智慧和工匠精神的陶瓷艺术,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
-
中日陶瓷术语对照张慧本书以中国与日本有交流的陶瓷相关内容为切入点,通过人工搜集与自动统计两种方式,挑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陶瓷术语。本书以这些术语为范例,通过中日两种语言的对照释义、拓展阐述等直观的表达方式,以点带面,综合展示中国和日本在陶瓷文化交流方面的相互影响与借鉴关系。
-
年轻人的第一件珠宝宝石学家老许随着现代年轻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珠宝作为美的象征,正逐渐成为年轻人展现个性和品位的重要媒介。本书通过分析当前珠宝市场的整体趋势,包括消费者群体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探讨年轻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的心理需求、审美偏好以及预算限制等。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一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珠宝,包括各种珠宝的款式、设计特点、材质选择、价格定位等,从而提供关于选购珠宝的实用技巧,手把手教年轻消费者如何辨别珠宝的真伪、搭配服装以及珠宝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等,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风格,体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非遗刻纸画英雄 李主一的故事袁本超 薛子旖本书以刻纸为载体,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融为一体,是庄行学校与曙光中学合作进行的项目化学习成果。本书选取了项目化学习的36件精品刻纸作品,分为“立志入党”“倾家办学”“舍身取义”三个主题,辅以详尽文字讲解,生动展示了上海曙光中学创始人李主一烈士坚持以教育救国为理想,倾家办学,最终舍身取义的英勇事迹和革命情感。
-
潮州抽纱张玉金本书是对潮州抽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及研究。全书分为上编“技艺与传承”与下编“幸福与守望”,上编是对潮州抽纱工艺、图案、方法、作品及发展前景的论述与总结,图文并茂,讲解详尽,展示潮州抽纱的魅力;下编是对潮州抽纱艺人的调查及访谈,从抽纱工艺及熟练掌握这一工艺的潮汕女性群体出发,并通过口述史访谈,记录了一代抽纱人的抽纱记忆。本书既是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也是对百年潮州抽纱工艺发展历史的一次梳理和回顾;既包含许多默默无闻的艺匠师的口述史料,也包含工艺技术之外各个行业艺人点滴生活的展示。从这背后呈现出来的是潮汕大地社会、人文、环境的百年沧桑变迁史。
-
湘南木雕研究 从刀工到灵魂的对话张育维,陆岚,雷雅彦 著《湘南木雕研究》本书主要分四个章节介绍湘南木雕的地域文化、源流与分类、艺术特征与技艺、传承与展望等内容,详细阐述了湘南木雕被广泛用于民居的厅堂、厢房、牌楼、祠堂、戏楼、门窗等建筑装饰中,雕刻题材涉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宗教礼仪、飞禽走兽等,既有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传统文化的再现。
-
陶艺指南针 陶瓷艺术李君儒 徐昂 马晏宁 主编本书以陶艺基本技法为主要内容,汇总了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烧成等过程中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多种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民族手工艺品牌发展与价值化研究牛乐等中华传统手工艺不仅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成果,在当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领域。《民族手工艺品牌发展与价值化研究》基于作者对多个西部省区民族手工艺从业者、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企业(包括工作坊、非遗工作站)和政府管理机构的调研,通过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分析认为,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得益于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与有效转化,其中智力劳动和文化传统的含量决定了手工艺品的潜在价值及实施转化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活动是推动产品价值化的关键动力,而品牌创新则为其充分价值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
苏州园林机械工业出版社"榫卯结构,无钉无胶,场景丰富,全方位感受传统古建的魅力,品味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秀外慧中。亭是苏州园林中较多的一种建筑景观,有顶无墙,小巧玲珑。既可观景,也可点缀景色。《古建拼装园梦系列——苏州园林-忘忧亭》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文创产品创作中心研发的一款古建拼装模型。旨在欣赏江南美景之时,也让体验者感受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与精神。在拼装体验古建榫卯结构的同时,增加古建筑基本知识,以及内部结构中的榫卯智慧,展现中国千百年的文化精粹,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与精神。产品配套一本知识手册,介绍苏州园林的知识与人文风俗,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建的空间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与营造之美。"
-
食器之美孔铮桢 赵文佳本书为“艺术设计人文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以手工陶瓷餐饮具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展开有关于器具设计思维的论述,其中包含具身认知、乡土情结、在地性和设计的“书写性”等多个着眼点,力图全面呈现与器具设计有关的关键信息。本书着重关注的这批手工陶瓷餐饮具设计者,虽然他们来自国内各地,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和人生态度,但都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于景德镇这个举世闻名的“瓷都”,为这里的传统手工陶瓷餐饮具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也为陶瓷餐饮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新的灵感火花。本书的编写旨在以手工陶瓷餐饮具为媒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日常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引导读者共同思考如何借助日用器具获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如何运用充满设计巧思的日用器具营造独属于自己的个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