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局部陈丹青 著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二季的讲稿,围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铺展开来。历史不是静止的,美术馆收藏的就是重重叠叠的时间。勃鲁盖尔与李公麟对望眼前的麦田,维米尔堆砌起凝结层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将沙龙绘画挤至次席……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没进过大学,古人更不消说——规范永远期待天才的偏离。再完美的规范也无法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此所以美术馆是我的大学,此所以我至今尚未毕业。”
-
班门 地铁《班门》编委会1.特别设计的纸上博物馆,帝都绘大幅海报展现地铁空间 2.特别设计“地铁极简史”,用信息图的方式展现地铁发展史 3.新增“班门辞典”,极速入门相关主题 4. 匠心中营造,涉及工艺、材料、技艺、新知,以一种创客精神,用设计打开世界,读懂世界。 5. 班门前弄斧,实现深度阅读和求学新知的理想。 6. 第四辑全新装帧,裸脊锁线《班门》的结构,一直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学艺;“门”是作品,是“手艺”本身,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与游历。这个结构让我们有了扎实的组稿方法,让《班门》安稳地走到今天。第一辑,“木、砼、铁、石”,以材料构建 “班门”;第二辑,“方、圆、线、角”,以形式勾勒 “班门”;第三辑,“光、声、气、性”,以物性点化 “班门”。第四辑,我们开始新一轮的营造。将日常世界按照经纬两个向度拆分。在经度上,以材料、形式、物性为刻度;将它们汇聚起来,在 “纬度” 上有机生长,形成日常世界的一个个基本单元:家、办公室、商场、车站、广场、公园…… 本期《班门》以地铁为主题,我们关注地铁的日常,更希望以人文主义的眼光重新定义地铁。接受我们邀约的,有北京地铁的资深设计师、有锁定巴黎地铁的人类学者、有将情书写在布拉格地铁上的作家…… “门·内” 继续坚持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内的探讨,只需要稍稍移动角度,站在设计的侧面,甚至是背后看世界。“门·外” 迈出更大步伐,将文学、音乐、电影和生活本身一个个过堂,把地铁看个通通透透!还有UCD公共艺术平台的一群年轻人,将自由的灵魂和鲜活的灵感映射到地铁的冰冷空间上,打出 “地铁是座艺术馆” 的口号,以 “纸上博物馆” 的形式呈现给亲爱的读者。
-
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文集邵大箴,范迪安,朱青生2016年9月,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本文集由各分会主席遴选出来的与会学者论文经过收集、整理、修订之后汇编而成。文集共收入论文300多篇,作者来自39个国家,部分论文配有精美插图。整体的结构框架依照大会分会形制,分为21个部分,并按各分会板块编排,每个部分的开篇都有各分会主席专门撰写的对本分会的介绍或综述。论文按提交时所用语言发表,主要为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的交相呼应也体现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之间的求同存异。本文集全面广泛地记录了此次大会的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再一次强调了此届艺术史大会的主题: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
-
彩陶 中华王炜林 编本书通过“探索研究”“展览巡礼”“彩陶的考古发现考文献目录”三个单元,以渭河流域彩陶发展的纵向脉络、彩陶繁盛期社会的横向剖面,以及对“华夏之花”的探源溯流,展示了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文化大整合的恢宏历程以及这一历程中先民创造的不朽成就。
-
西方艺术史学史陈平 著现代艺术史的写作范式和学科制度于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影响至今。因此,我们学习与研究艺术史,自然需要了解以下问题:在西方,艺术史观念和写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史上出现了哪些伟大的艺术史家和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艺术史是何时在大学中建立起来的?艺术史家的基本研究目标是什么,又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美学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此书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以清晰的历史框架和平实的语言,系统呈现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脉络。本书既可作为艺术史专业的学习参考书,亦可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知识读本。
-
音乐漫游记马辰 著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幅鲜活的游历图,诉说了音乐家自己的生活故事;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次艺术思维碰撞的漫游,描绘了音乐家心中的千思万绪;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录了千百年来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遨游在书中,感知这些音乐作品的美妙,来一场特别的音乐之旅。本书是一本穿越时空的音乐旅行游记,分为时间和空间2个主线。在时间的顺序上,本书分为4个乐章,分别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在空间的顺序上,书中的每一个乐章都记录了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的音乐漫游,读者可以一边听推荐音乐,一边读文字,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在旅行中拍摄的美丽风景,云游那些梦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本书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
-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王璜生 著这是一本珠江流域独具特色的考察记录。1984年,作者王璜生先生和好友李毅从汕头出发,经珠江入海口,横贯珠三角的河汊村野,深入广西的荒山老林,登越云贵高原莽岭,骑行70多天,行程3300多公里,通过写生、拍摄、写作等方式,留下了大量带有个人独特视角的资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文字、影像和写生作品被集结成书,读者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到80年代珠江沿岸的风土人情,更可以感受到一名艺术家对生活的不懈探索与实践。
-
口袋博物馆[英] 大卫·迈克尔·史密斯 著,宣奔昂 译希腊艺术对西方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将希腊艺术称为完美艺术的典范。从古罗马精英阶层对希腊文物的渴求,到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艺术传统的再发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古希腊的关注从未止息。本书精选来自全球各大博物馆的近200件古希腊文物,时间跨度上至史前时期,下到希腊化时期,涵盖社会与家庭、艺术与个人装饰、政治与战争、葬礼与仪式等不同主题,展现了20万年来希腊世界的文化发展与变迁。
-
秒懂西方艺术史[日] 山田五郎 著秒懂西方艺术史!一本书厘清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通过通俗风趣的语言,分别从绘画风格的特征、代表画家,以及兴起的时代背景,同时介绍代表性的作品和其他领域同一风格的艺术品等角度,按照先概括后展览的顺序,逻辑清晰地介绍代表西方艺术的29种风格,配合书中丰富精美的图片以及西方绘画史索引附录,将错综复杂的艺术史帮你整理出清晰的脉络。这本书不仅可以学到西方艺术史的基础知识,也可以找到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还有使你忍不住立即分享给别人听的名画/画家逸闻趣事。
-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法] 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 著| 低音出品 著,成砚 译1、 多国认可的儿童艺术启蒙经典读物:作者为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曾在多所法国大学担任过艺术史讲师。多次受邀担任俄罗斯、美国等诸多博物馆的顾问,并被邀请至世界各地多所学校举办讲座。在法国艺术界颇受认可。 2、 5~13岁儿童的艺术素养,需要你亲自提升:本书前半部分收录63条务实指导,让大人了解孩子所想,设身处地地解决孩子遇到的艺术困惑。讲太多不耐烦,讲太少会误导,讲太深听不懂,泛泛而谈孩子没印象。讲好艺术得成为专家?对艺术一窍不通的大人也能激发孩子兴趣。带孩子的家长、艺术培训讲师、艺术馆讲解员都能通过本书收获与5~13岁儿童讨论艺术话题的有效方式。 3、 收录29件艺术大作,畅游辉煌艺术史: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毕加索、透纳、康定斯基……本书共收录29件艺术大作,涉及绘画、雕塑、摄影等多门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读者将深刻体会艺术发展趋势与细微变化,以及艺术品中包含的社会历史、背后故事,还有创作者经历等精彩丰富的信息。孩子也会随着看懂一件艺术品触类旁通,逐渐具备与更多艺术品心灵交互的能力。 4、 全彩印刷、高清配图、人性化排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学龄段儿童:书中配以29件艺术大作高清大图,边阅读边观察艺术品,切实提升品味艺术时尤为重要的观察力。作者将孩子划分为5~7岁、8~10岁、11~13岁三个学龄段,根据不同观察力和理解力,总结出孩子的高频提问,并给予通俗、日常化且风趣的解答,是向孩子讲解艺术的范本。 5、 本次中文版特别增加别册:书后附赠别册“艺术家小传”,以专业的艺术视角解读29件艺术大作创作者的生平,在原书基础上更好把握创作者风格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只要施以真正适合的指导,孩子将通过艺术具备更敏锐的观察力、更自发的好奇心,并获得系统的艺术欣赏能力。大人也会同步获得艺术上的启发,并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对话。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毕加索、透纳、康定斯基……每个孩子对艺术都有旺盛的好奇心,与他们同游艺术馆时,你是会束手无策,还是直接抛出你的知识积累?孩子愿意听你的讲解吗?他们的疑问你有妥善解答吗? 本书是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第一部分收录63条小贴士,引导读者如何放下成年人的见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展开艺术对话,并详尽解析孩子看待艺术的方式、恰当激发孩子艺术兴趣的方法;第二部分精心挑选29件风格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作,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本版还特别增加了“艺术家别册”,帮助大人更好把握29位艺术家人生经历与其艺术风格的关联。 直观的体会与日常化的沟通是培养孩子艺术爱好的理想途径。只要施以真正适合的指导,孩子将通过艺术具备更敏锐的观察力、更自发的好奇心,并获得系统的艺术欣赏能力。大人也会同步获得艺术上的启发,并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