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
艺术与错觉[英]E.H.贡布里希 著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
策展行知叶秋 著本书分为实践篇、认知篇及成长篇,分别对应新人们可能遇到的工作问题及成长经历,总结了作者在十多年工作当中的实操方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策展观点与理论,是行业里为数不多的策划工作手册。实践篇主要阐述的是策展的流程,总结了这些年作者的工作方法,并将其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认知篇的主要内容是与策展相关的理论知识,总结出作者对策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成长篇讲述的是策展人自我提升的过程、方法和评价体系。
-
游戏动漫人体结构&类人角色绘画造型技法(韩)朴炯旭本书分为四个章节从不同方面进行讲解,超详细的基础知识,分别从人物的素描关系、解剖学、透视、衣服的画法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绘画技巧。每个单独的部位都有从人物到不同类人角色的变形示范和解说。速写&设计的实操指南,从日常动作到夸张的动作造型,包含超详细的人物、类人角色的画法教程,你能想象到的类人造型都在本书中呈现。海盗船长、小矮人、骷髅兵、半人马、乌鸦士兵、蜥蜴人等电影中常见角色的造型和表现手法,精准描绘不同类人角色的动作和特征。
-
卡莉欧碧的姐妹[美] 理查德·L.安德森 著本书通过对世界各地十个社会的艺术活动及审美观念进行描述和分析,讨论了最普遍意义上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并试图从一个比较的视野揭示艺术的本质问题。应用人类学家的大量民族志资料和档案照片,安德森教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艺术生活的大门,这里既有狩猎采集的部落社会,也有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无论是艺术学、人类学,还是其他专业的读者,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
方寸·惊奇艺术史[美]珍妮弗·达萨尔(Jennifer Dasal)《蒙娜丽莎》曾经两度失窃?《救世主》究竟是不是达·芬奇的真迹?凡·高或许死于谋杀?英国画家沃尔特·西克特是“开膛手杰克”?杜尚的《泉》作者可能另有其人?安迪·沃霍尔留下的“时间胶囊”究竟是什么?……在你熟悉的世界名作背后,不仅有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彩创作,还有许多使这些名作得以存在和流传的神奇逸闻。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艺术策展人&独立播客作者珍妮弗·达萨尔,讲述画布之下的艺术史里,12个充满悬念且令人惊奇的故事。
-
画境与词心王万发本书是一部深入解读宋代词、画关系的艺术史学著作。全书精选约100幅宋画、200余首宋词,梳理山水、人物、花鸟等词、画题材在两宋的传承与发展,阐发词与画中的主体情怀与文化意蕴。多维透视词、画关系,从题词画和词意画这两个类型入手,探讨二者在艺术意蕴、意象意境、表现技法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带领读者领略宋代词画的艺术魅力,分析宋代词与画的寄托情结,体味宋人出尘入世的雅趣。
-
宝山辽墓巫鸿 李清泉 著1993年发掘的宝山1、2号墓,是目前有纪年的辽墓中最早的契丹贵族墓葬,因其独特的基制和精美的壁画,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是对这两座墓葬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且结集相关考古图像近百幅首次公开出版,学术性、史料性兼备。本书将宝山辽墓的壁画放在墓葬整体中进行审视,结合历史文献、风俗、器物等,重点讨论绘画与建筑的互动和画像程序、绘画的风格与画者的身份,以及壁画与墓葬赞助人的文化背景、当时政治环境及辽代风俗的联系。研究区分“内”“外”两个既分隔又联系的图像空间,揭示宝山墓壁画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可能具有的多层复杂含义,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也得以生动反映。除了作为主体的研究专文,本书还收录宝山辽墓的发掘简报及相关的三篇重要文章,方便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思考该课题的研究维度。同时,该书装帧设计精美,尤其是图版印制,质量极高,这是宝山辽墓相关视觉资料的首次公开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促进对这批珍贵历史材料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虚与实程抱一在《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研究》中,程抱一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虚”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
笔法·章法·字结构邱振中 著《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一书作者邱振中先生依凭对有关细节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书写技法放在历史变迁中进行解析,揭示了书法形式构成的种种奥秘,以及汉字书写与生俱来的规定与可能性。本书围绕笔法、章法、结构三个方面展开,构建了相关的形态理论。其中笔法和章法理论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已对书法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字结构研究面对的材料无限复杂,费时尤长,它的完成标志着书法形态学基础部分的完成。作为一部跨越四十年的重要理论著作,《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的出版不仅完整呈现了邱振中关于书法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将为书法领域的创作、教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提供新的众多的可能,有重要学术价值。
-
细读弘一书法赵一新 著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人们对弘一书法常有的评价。在弘一自己眼中,书法是一场“审美游戏”,是“自娱”之物,也是“结缘”之道。为人六十三载,作书五十五年。半生相伴佛门,弘一的书法亦与他对佛法的领悟水乳交融。纵观弘一书法,以魏碑和小篆为骨血经络,化合晋、隋、唐、宋各体精粹,出古入新,炼成独有的理想“弘一体”楷书、行楷。而他如何一步一步达成这一境界,正是本书作者想回答的问题。 本书将弘一的书法作品与人生经历相结合,意在全面展示弘一其人及其书法艺术。作者将弘一一生的书法实践分为五个阶段,用一百余件弘一墨迹串联起他的书法生涯,展现弘一从师古到创新、发展出个人书风的整个过程。同时精选各时期经典作品写成作品赏析十篇,希望为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与对弘一风格的更深入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