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蚕魂余广彤著“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这是我前几年为纪念郑辟疆先生写下的题辞。郑先生是先父的至交,后来又是我的姊夫,我的姐姐是费达生。这是句从我心底里说出来的话,表达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当时还说不清楚。郑先生长我三十岁,与先父同年。年龄和辈分的差距使我很少和他有亲密接触的机会。我对他的印象是从我的姐姐身上得来的。姐姐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是我的表率。我又明白没有郑先生就不会有我姐姐这样的一个人。我敬爱我的姐姐,因而崇尚郑先生的为人。
-
柏杨传韩斌著柏杨这一生,坐过两次牢,有过三个生日,结过四次婚,加上一次同居经历,总共有五位夫人,先后生育了五位儿女。在他坎坷曲折、毁誉交加的生命历程中,他为他的时代和读者,以及他的民族留下了自由而光辉、敏锐而卓越的现代文化思想。
-
哀泣的缪斯(俄)阿纳托利·耐曼著;夏忠宪,唐逸红译这部书的主人公——不仅是俄罗斯,而且是整个西方世界罕见的人物。从传奇式的希腊女诗人萨福到阿赫玛托娃出现之前的二千五百年间,还没有诞生一位如此敏锐、朴实、强大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最平凡的话语表达了爱情和人类关系的最细微之处。阿赫玛托娃早就享有声誉:22岁时她崭露头角;25岁时她的诗歌被人们抄写在日记本上;28岁时她以一位完全成熟的诗人迎接了革命。此后历经半个世纪,她经受了降临在她的国家的一切考验和痛苦,成为英勇顽强和坚忍不拔的典范。这部书不是传记,不是肖像描写,亦非回忆录,而是一部散文作品。书的中心不单描写了安娜·阿赫玛托娃的命运和创作,而且还展示了她生活其问的时代及其波折变故、详情细节。在20世纪60年代与她结识的,关系密切的年轻一代诗人中,有四位列宁格勒人,其中有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和作者本人。回忆——并非意味着去描绘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是去理解它。去理解它,是因为它并非偶然。我们过着我们惟一的、个性的生活,是为了努力去认识全部生活。中俄两国人民对相互的文化的了解尚失之肤浅。我期望,《安娜·阿赫玛托娃纪事》能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你们对我们的生活、诗歌、艺术的认识。
-
雨人阿喜与快乐/不快乐学校费声,颜真著善良而富于幻想的孩子“雨人阿喜”,在奇幻智者的带领下,转学到神秘的呼啦山。山上有两座学校,一个是长年活动在黑暗洞窟中的“不快乐学校”,另一个是在雪山下面,阳光朗照的“快乐学校”。阿喜曾在“严厉教师教室”、“凶猛同学教室”、“讨厌自己教室”以及各种不快乐学校的魔咒中经历了超乎想像的恐怖和悲惨遭遇,终于逃出了“不快乐学校”。在“快乐学校”,阿喜找到了歌谣、米树子、苹果路等真正的伴伙,并在“星光教室”、“飞翔教室”、“早晨教室”等神奇的课堂上,打开了自己的潜能,获得了巨大的宇宙能量,也在这里阿喜懂得了爱和勇气。最后,雨人阿喜和快乐学校的教师、同学们终于挫败了“不快乐学校”的种种毁灭性的阴谋,拯救了快乐学校。从此,雨人阿喜由一个先天体弱、迟钝的“怪孩子”成长起来,并将经历一个又一个神秘而重大的事件。(详见“雨人阿喜”第2册)
-
风情尹慧著找出那个女人——像一部推理小说的名字。一部推理小说的好坏首先是看悬念,悬念贯穿故事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玄机妙算的决定性作用。我要找的这个女人就充满悬念:她一见到蒙娜丽莎,不管何时何地会立即晕倒;她带着被酒精和毒品毁坏的嗓音;她始终跟城市和夜晚有关;她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雨天;她早年被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带向“问题少女”的泥潭;之后她的生活又以最快的速度滑向黑暗;她预感自己将成为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女人……
-
大红大黑周佛海王晓华,张庆军著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最活跃的政治投机分子。其个人政治色彩随着政治投机活动而变化多端,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大”代表之一,一度是政坛大红人物,之后投入蒋介石幕府,抗战爆发后转而又与昔日屡次反击的汪精卫合污,组成汉奸卖国政府,成为历史唾弃的大汉奸。本书主动地勾勒了他一生的投机轨迹与复杂的内心世界,描述了他个人钻营与贪财的本性,也涉及他的风流与婚姻家庭。全书据史、据实叙述,从其三十年的政治活动,反映了民国社会的历史风云,以及诸多历史著名人物个人活动的侧面。 在教科书里,可以站在一定的立场上,给某某人评论与定性,把他们抬到顶峰,或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在本书中,我们就必须从史料中,从周佛海日记中,寻找一些可以说明周佛海多面人生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情,包括他真正的情感与目的。
-
魏星日记魏星著我国首例:一位在校大学生出版5岁-17岁的日记专集。父传子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言教身教,儿子遵循父教,坚持道德长跑,执著追求,奋发向上。教子成龙:魏星考上了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她从5岁开始的功课::天天写日记,记录了他成长、成功、成熟的人生轨迹。家教之道: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我们的参照系。魏家父子的成功之道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
吉本自传(英)爱德华·吉本著;戴子钦译编辑推荐:本书是一本传记名著,由《吉本回忆录》和《吉本书简》两部分组成。书中记述了他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蕴藉厚致的一生,重点则是其如何通过一已努力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而吉本与启蒙运动诸领袖的交往及其对当时法国大革命的强烈反感,今日谈来也饶有兴味。
-
传世古王雄著一个古老家庭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是一种:“坚定而不屈、纯粹而勇敢”的追求。小说中构筑的古老家族的宏大叙事,不过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以中国古钱币作为全书的中心意象和精神家园,象征着古老家庭中的一口井,涌出的是泉水与财富,隐喻着人类的自然本性与率真情感,而与之对立的则是世道的阴暗与人性的沦丧。
-
乡村传海男著海男的传记体作品,是一种精神传记,是心灵的探寻和灵魂的拷问。继《男人传》、《爱情传》、《女人传》、《身体传》之后,海男又推出了《乡村传》。乡村几乎是所有人的精神母亲,在它上面所潜藏的情感意义和审美价值远远大于其地理意义。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带着乡村的味道,因为绝大多数城市人都与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男虽然从小就生活在村庄的旁边,但是却算不上真正的“在场者”。作为农技师的女儿,幼时的海男可以无忧无虑地跟在农人和水牛的影子后面,小镇生活给予海男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情感回忆。乡村在海男的成长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清苦的乡村生活更能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更容易使人陷入沉思和冥想状态。凡是在乡村度过童年的人,都会有在田野里看着远处的乌云浮想联翩的经历。乡村生活把人的物质要求压得很低,这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形而上冲动。乡村所赋予人们的那种心灵经验,其实是一种超越身体和欲望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生存等原因纷纷离开乡村,但是,却极少有人敢宣布与它彻底割断。背叛了乡村也就取消了自己的精神根基。海男为了撰写《乡村传》重新用心灵进入乡村,去寻找那些久违的事物。缓慢发生变化的村庄并未给作家恢复记忆带来很大难度。虽然云南那一带的乡村与黄河边的中国有着地域上的差异,但是,看看满脸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看看挂着农具的土屋,你就会不难明白乡村的灵魂是一样的。乡村在风雨的削刻之下,日渐憔悴。时代在不停地变换花样,各种潮流和时尚让人兴奋和疲惫。而乡村却似乎无动于衷。以不变应万变是乡村特有的智慧。即使在海男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作家面前,乡村的面孔依然如旧。为了打破尴尬,海男只好跟随着滚动的土豆进入乡村的梦境。乡村在海男眼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符号王国,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每一块石头,每一把泥土似乎都蕴含着古老的寓言,散发着一种隐秘的气息。在乡民眼里无比熟悉的事物,对于闯入者来说,都是一种美妙的启迪。可见,乡村的现实外面,罩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来访者的诗情与乡村无关。旅者与居者操作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资源贫乏的乡村从来都不缺少的阳光和传说。一头牛,一架纺织机,一条绣花背带,似乎都成了乡村的代言人,他们在农人的手里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工具而已,而在作家海男面前,则分明成了一个深情的倾诉者。《乡村传》一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国家的乡村史》。乡村是国家的母体,埋藏着无数的文化谜语。“面对整个乡村的一张脸,使我们看见了皱纹”。海男企图用想象的方式来完成对乡村文化的解读,她所选取的意象如玉米、土豆、铁匠铺、哑巴、媒婆、泼妇等,代表了乡间的各种声音和情绪,透过它们,海男发现了乡村的灵魂。海男不是以一个观光者的身份来打量眼前的一切的,她的眸子里面闪动着精神的光辉。所以,我们不难明白海男何以写出这样的比喻:“麦子是一个农人的无形延伸的肋骨”。海男怀着寻访祖先的心情闯入乡村世界,她竭力按照乡村的法则去行走和感悟。面对朴素的生活现场,面对清苦的生活处境,有谁还能够无聊而肤浅地抒情呢?乡村哲学是深邃的,是一代代农人智慧和经验的积淀。农人的精神世界被人们所遗忘了,殊不知,农人在漫长岁月所累计的经历和情感蕴含着不可低估的生命能量。海男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一个乡村瞎子用尽她全部的想象力去梦见那座乡村山坡上的桃林,她听见田野向一个乡村孤儿发出呼唤。这些都构成了乡村灵魂世界中最生动的一部分。海男像是一个巫婆,数点着乡村的物什,迷醉在自己所编造的种种神秘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