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人物
-
难忘的岁月程季华王为一,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演奏员和艺华影业公司场记。后去香港全球影业公司任剧务。1935年回上海,翌年入新华影业公司,在《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同时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的演出。抗战爆发后参加救亡演剧三队。1938年在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1939年与赵丹等人赴新疆开拓话剧工作,被军阀盛世才逮捕 ,系狱五年。抗战胜利后回沪,入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与徐韬合作导演《关不住的春光》。与赵丹、蓝鸟、吕班合称“影坛四杰”。1949年在香港南国影业公司独立导演粤语片《珠江泪》,于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建国后相继在北影、上影、珠影任导演,拍摄《山间铃响马帮来》、《铁窗烈火》等影片。后与蔡楚生联合导演影片《南海潮》,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文化大革命”后导演《三家巷》、《阿混新传》等影片,后者于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
-
走近他们上海市委宣传部《走近他们:大型人物访谈(第1辑)》收录了27位闻名世界的上海人,通过解放日报、上海东方卫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三家媒体的联合报道,运用新闻采访、媒体链接、记者感言等形式宣传上海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人物访谈录。
-
昭德晁氏家族研究何新所宋代的文化大家族为数众多,在学术、文化、文学各方面贡献巨大,表现出了和以前迥然不同的新特色,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宋代家族和宋代学术、文化、文学之间复杂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色,亦很有裨益。《昭德晁氏家族研究》以昭德晁氏家族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因为昭德晁氏在宋代的文化家族中极具代表性,他们以科举起家,家族出现了著名的政治人物,使得家族迅速崛起壮大,他们通过科举上的成功保持了家族声望的延续。晁氏家族有自己鲜明的家族传统,在学术传承和文学创作方面均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家族绵延十几代二百余年,家族资料保存比较完整,是研究宋代家族与文学学术关系以及宋代家族文化和社会关系的绝佳案例。本文通过对于晁氏家族基本资料的梳理,力图将家族的世系、成员、婚姻、交游、著作等基本情况搞清楚,然后探讨晁氏家族的家风家学、学术传统、文学成就,以整个宋代家族文化为背景,以宋代学术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为参照,给晁氏家族的贡献进行较为客观的定位。期望通过个案的研究,映射出整个宋代文化家族的家族文化特色。
-
20世纪的伟大女性盛永华广东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岭南并非“南蛮”,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岭南人树起的丰碑,如惠能开创的中国禅宗、陈献章开启的明代心学、康有为和梁启超引领的近代维新思潮、孙中山开拓的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道路,等等。《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对广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领域或学科,曾经取得卓越的业绩,或其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杰出人物做了总结和归纳。编写了《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这套丛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坚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反映传主的生平与思想。本册为《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之《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
-
我是金龟子刘纯燕暂缺简介...
-
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刘圣宜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近代改革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又是一位著名的从事近代企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前驱。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是他一生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他的改革思想,由于有自己亲身实践的丰富经验作基础,较多地避免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和空想;而他的企业实践,由于有追求国家富强的目标指引和开阔的思想视野,坚定地走上了振兴民族经济的道路。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构成了郑观应坐言起行的鲜明个性,也造就了他独特的历史地位。他首发商战思想和开议会的民主建言,洞见治乱之源、富强之本,开启了国人心智。郑观应的重要著作《盛世危言》,是一部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中国改革思潮的代表作品,流传于当时和后世,并直接启迪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领导时代潮流的两位伟人:孙中山和毛泽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追述郑观应一生的主要思想与业绩,并对其历史地位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
上海技师的高招绝活华建芳《上海技师的高招绝活》汇集了上海市115位高技能人才的高招绝活。这些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高招绝活,代表了上海航天、钢铁、造船、机电、港口、建筑以及首饰设计加工等各行各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经验。阅读《上海技师的高招绝活》,可以深切感受到高技能人才锲而不舍、创新攻关的精神,也可以直接从中得到技能上的帮助。《上海技师的高招绝活》适合中、高级技术技能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参考。
-
阿蒙森金涛 著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记述了著名极地探险家阿蒙森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少年时代,阿蒙森在《富兰克兰探险记》一书的影响下,立下了极地探险的远大志向。成年后,他多次到北极地区探险,开辟了从大西洋经北冰洋到太平洋的航道,是唯一实现沿水北冰洋海岸线航行的环球航海家。以后,他又向南极点发起冲击,在与英国极地探险家斯科特的竞争中,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后来,为了营救遇险的抢险者,他长眠在波涛汹涌的北冰洋。
-
潘光旦图传吕文浩 著查阅过很多西南联大时期学者的资料,经常看到的照片上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穿长袍,架双拐,胖胖的,戴一圆圆的黑框眼镜。面部的山水有庄严佛相。这就是潘光旦,以译注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而为人们熟知的社会学家。读《潘光旦图传》时,先翻到“西南联大:学术人生的转折”这一章。潘光旦曾两任西南联大的教务长(南迁前为清华大学的教务长),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编译《优生原理》,从民主教授的论政到学人参政。黑名单上的闻一多为争取民主、支持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枪杀在家门口,同样在黑名单上的潘光旦、费孝通不得不躲入美国驻昆明领事馆避难。潘光旦在西南联大这一章,不仅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群像,也提供了更多丰富、饱满的生活细节,对那个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了解潘光旦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思想的同时,也从多个侧面获得了潘光旦的直观形象,他的性情、风度、趣味、交游和思想倾向,都在吕文浩的文笔下,得到展现。1942年,潘光旦在赠赵文壁的诗中表达了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的心态:知吾不作稻粱谋,避地五年一敝裘。未信文章赠命达,只将身世寄鸥游。应怜士道衰微甚,莫为师门贫病忧。爱汝囊中无浊物,买薪权当束修收。这首诗可看作潘光旦的精神写照、生活自画像。有论者这样评潘光旦的旧体诗“辞藻平易,意境深远”。仅此一首,可见一斑。潘光旦去世后,后人整理他的诗作《铁螺山房诗草》出版。《潘光旦图传》以图片为线索,展示了这位思想家的学术成果和精神轨迹。可以看出,潘光旦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科学到人文的发展过程,他是一个将科学和人文结合的社会学家。《潘光旦图传》复活了潘光旦求学、治学时代的生活图景,既做到了“知人论世”,对传主的经历和思想同情之了解,又做到了“以人观世”,潘光旦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植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读《潘光旦图传》,时而是沉静的,时而是热烈的,但是,难以掩饰悲凉之情,是对他所处境地的体察,这大概就是《潘光旦图传》染上的一层悲剧性之美。晚年潘光旦是寂寞的。潘光旦被打成右派之后,不怨天尤人,坚持编中国少数民族史料与翻译《人类的由来》。这时,潘光旦的视力很差,看书时眼睛几乎贴于书面,小孩们看见了,说他在“闻书”、“舔书”。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文革时被抄家、批斗,在医院,潘光旦已经成为危重的病人,却得不到任何治疗,为了尊严,他坚持回到自己的家里。“1967年6月10日晚上,老保姆看到潘光旦情况不好,急忙请隔壁的费孝通过来。潘光旦向费孝通索要止痛片,费孝通没有,他又要安眠药,费孝通也没有。后来,费孝通将潘光旦拥入怀中,他遂逐渐停止呼吸。声誉卓著的硕学大儒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潘光旦的悲剧是那一代学人的普遍性境遇。《潘光旦图传》的作者吕文浩是研究潘光旦多年的社会学博士,书中有不少篇章是对潘光旦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的评析,因为书中收录了很多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照片,加上吕文浩的文笔有文人的性灵和意趣,比起其他学者写的思想家的评传,更能吸引读者。一本书在手,读读,想想,一天多的时间过去了,曲终人散之际,立体、丰满的潘光旦形象在心中挥之不去。
-
忆丽尼郭梅尼 编,巴金 等著《忆丽尼》写得较多的是丽尼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包括他的婚姻恋爱。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全景,了解当年左翼作家的思想和生活。丽尼的主要作品——三本散文集和七部译著,几乎都是在那几年中写出来的,当时他仅二十多岁。现在一些青年不理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些青年作家为什么那样才华横溢,文思喷涌。读了这些回忆文章,你就会理解,当时一些左翼作家为什么能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出那样火红、炽热的作品。 这里要特别讲一讲《忆丽尼》中收入的丽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给文学青年英子的十九封信。这是当年两位文学青年的心灵对话。写信人绝对没有想到,这些信件会完好地保存至今,七十年后会公开发表。这些信件可以说是写信人的内心自白,非常真实地反映出写信人的思想感情。这《忆丽尼》中的回忆文章和这十九封信,对了解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思想和生活,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忆丽尼》中的回忆文章,不仅反映了丽尼一生的曲折经历,同时也折射出他的好朋友巴金、荒煤等一群知识分子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七十余年的变迁,反映出七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中各自经历的曲折道路。捧读这一篇篇的回忆,就像在观赏中国知识分子七十年来的人生画卷,真可谓风风雨雨,波澜起伏,气象万千。这部纪念文集记录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诗人丽尼一生的步履。有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亭子间艰难的写作生活,也有他抗日战争时期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有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欣喜和压抑,也有他“文革”中惨遭迫害的辛酸场景。这些回忆文章,让人看到一位中国老知识分子苦难的历程,特别是经巴金、荒煤、王西彦这些大作家的大手笔刻画,丽尼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