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闲堂书简程千帆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教授生前教学著述之余,也常以书信形式和朋友、学生谈古论今。千帆写信喜用草书,有时甚至用古体字、异体字。这些流传在海内外的书信,经其夫人和弟子的努力,终于汇成一集,与读者见面了。这不仅是对程千帆教授最好的纪念,而且也不啻为今人提供了一种文风儒雅的书信范本。书信集中最早的一封信是1949年6月1日写给孙望先生的,最晚的一封则是2000年5月9日写给郝延龄先生的,时间的跨度长达半个世纪。108位收信人中既有赵景深、黄焯、施蜇存、夏承焘、杨明照、缪钺、张舜徽、金克木、王利器等老一辈学人,又有林继中、王小盾等新一代学人。全书的编排方式是把致某位收信人的书信都编在一起,排列次序则是依千帆致某位先生收到千帆的第一封隹的时间为先后。
-
我亲历的文坛往事茅盾等著;《新文学史料》编辑部编选《新文学史料》距创刊已有百期之遥了。她创刊于十年浩劫之末,当时的种种磨难,历历在目。所谓“历劫常新”,虽略带苦味,“柳暗花明”也让编者存留了一阵阵的欣喜。百期“史料”正是三代编辑的共同努力的结晶。这里全部是文坛大师们的心路自述:茅盾自述“我的家庭与亲人”、“我的婚姻”、“创作生涯的开始”;徐懋庸自述“我和鲁迅关系的始末”;徐光耀自述“忆一段头朝下脚朝上的历史”。
-
冯亦代冯亦代著大家文丛。这套书以境界为标准囊括了老一代学人艺术家们的作品。有朱正、吴祖光、冯骥才、冯亦代、黄宗英、黄永厚……等等,老人的东西,学不来,但至少应该知道,有这样一批人,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热血和最有理想的一代人,也是最受磨难的一代。国家,艺术,在老人的心目中,像吃饭时拿在手上的一双筷子一样自然。那么,他们将告诉我们什么呢?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不就知道了。
-
朱正朱正著《朱正》收入的文章多与鲁迅有关,有:回忆文的可信程度、“木瓜”其人其事、“政客”这顶帽子、小人张凤举、鲁迅死因“正、反、合”等几十篇。
-
茅盾章骥,盛志强 著茅盾,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1938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1940年5月到延安。1940年底到重庆。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1946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此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散文、杂文、历史故事等。文学论文集《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杂谈短篇小说》、《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还翻译了几十种外国文学著作。文化大革命后写成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茅盾生前为团结广大作家,培养青年作者,促进文学理论建设,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其作品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表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章骥、盛志强同志合撰的纪实性长篇小说《茅盾》,将茅盾同志的一生艺术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将茅盾同志生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历程作了比较生动的描写,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示。读者从可可以看了这么一条真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
红颜无尽张弦,秦志钰著赛金花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历经了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和日本侵略中国等重要历史时刻,她的年龄、籍贯、经历、为人等等留给后人一个个难解之谜。可以说,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赛金花堪称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身处乱世,几度出入京城,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少年时嫁与状元,出使欧洲,名扬异邦。交游广阔使之在庚子年间发挥了特殊作用,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文艺界、新闻界的“赛金花热”。几十年后,回眸旧事,再次见出种种新鲜,这是南京出版社出版《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一书的主要动因之一。 该书第一次以6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形式全面描述了赛金花传奇的一生,还赛金花一个平常人物的定位。在过去所有关于描写赛金花的书籍中,不是将她捧上天,就是将她骂下地狱。《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套装上下册)》与同类题材图书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人性及女性的立场重新描述和评价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书稿从一个底层小人物的遭遇,引申到对整个民族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 二是在大事件及人物的塑造上既没有脱离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的局限。书稿大胆发挥艺术想象,合理地虚构了重要的人物及情节,以更好地塑造主要人物。 三是无论是对正面人物或是反面人物的描写刻画,都没有受历史的局限,更没有脸谱化处理,而是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红颜无尽??赛金花传奇》第一作者是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弦,他以《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先后获1979、1980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后又以女性命运为题材的《未亡人》《银杏树》《挣不断的红丝线》等小说深受文坛好评,并被译成英、日、德、法、俄等文,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创作和改编了十多部电影剧本并拍成电影。《苦难的心》《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湘女潇潇》《青春万岁》《井》等在海内外获奖并反映均佳。张弦因《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创作,获1981年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写的《唐明皇》《双桥故事》均获“飞天奖” “五个一工程奖”等优秀电视剧奖。 该书的另一位作者、张弦的夫人秦志钰,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作为名门之后和国内知名导演,创作过《杨开慧》、《北京人》、《下次下船港》、《双桥故事》、等多部影视作品,曾获“85童牛奖” “92飞天奖”、“92五个一工程奖”、“1980全国优秀歌曲奖”等。她所写的《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词,成为最欢迎的群众歌曲。 1994年,张弦用了一年半时间写出《赛金花》,其妻秦志钰一直帮助收集资料、参与创作。张弦去世后,作为十分关注女性问题的导演编剧和作家,秦志钰参阅了大量的资料,根据自己对中国女性的地位和现实中的生存状态深刻的认识,对该作品反复修改,十年磨一剑,在不断的改编和创作过程中,她把自己对许多问题的思考都留给了读者。 赛金花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经二位名家的审视剖析和悉心塑造,终于活脱脱地站到了读者面前。该书可读性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该书出版的消息刚一传出,各地书商纷纷前来订货。市场反响非常热烈。
-
舒芜舒芜著《舒芜》收入的文章大都是回忆亲人、朋友的,有:白色的飘飏、家馆滋味忆吾师、敬悼王组人师、忆台静农先生、遥祭吴白匋教授、悼念楼适夷先生等几十篇。
-
青莲谪仙王定璋著;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清莲谪仙诞生于江油,成长于蜀中的文学家,伟大诗人李白,重点探讨阐述李白浓厚的故乡情结、四海为家的漫游生涯、豪放飘逸的神韵气质、清新俊逸的审美趣尚、异常可贵的独立人格与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其诗人创作的艺术魁力。其中对李白个体尊与主休意识开掘颇深,而对李白文学创作艺术造诣归纳中肯,无疑为此书中之亮点。此外,还对巴蜀文化的杰出典型如李白之前的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陈子昂,牛白之后的欧阳迥、孙光宪、苏轼、杨升庵也有所论及。《清莲谪仙》自然以李白为主干展衍全书,重点探讨剖析李白的浓厚家乡情结,四海漫游的创伤生涯,异常可贵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等内涵。
-
苏门三杰邓卫中著;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二十年前作者写过两篇关于苏洵和苏轼的文章,感到“三苏”的人品崇高、遭际不幸,而学识博大精深,很值得深入研讨。这本《苏门三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要求改写和补充的。本书吸收了包括曾枣庄先生在内的诸多研究成果。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眉山学者伍中一老先生、“三苏祠”博物馆、“景苏楼”宾馆和本机关以及民革四川省委,都给了作者很大的帮助。《巴蜀文化走进千家户》丛书。这套丛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黄宗英黄宗英著大家文丛。这套书以境界为标准囊括了老一代学人艺术家们的作品。有朱正、吴祖光、冯骥才、冯亦代、黄宗英、黄永厚……等等,老人的东西,学不来,但至少应该知道,有这样一批人,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热血和最有理想的一代人,也是最受磨难的一代。国家,艺术,在老人的心目中,像吃饭时拿在手上的一双筷子一样自然。那么,他们将告诉我们什么呢?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