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郑振铎 狂胪文献铸书魂王炳根著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书稿,往往能蕴含比描述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象。这些年来,每次出国访问,总要买上一些图书。在它们中间,我特别喜欢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的人物图书,如《凡高兄弟》、《弗吉丽亚·伍尔芙》等。这些图书,在结构、编排、开本诸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受到这些图书的启发,我产生了编辑一套人物画传类型的丛书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大象出版社诸位朋友的热情支持,这便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由来。说“聚焦”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我想,这样的编排,能够使一个人物的一生,在较小的篇幅中多层次、多侧面、更生动地呈现出来。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这便是我对这套描述历史人物的书系情有独钟、乐此不疲的原因。本书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之一。郑振铎的一生似乎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写书、编书、出书、藏书,一生都离不开书。他嗜书成癖,爱书如命,收藏图书更是到了上瘾发痴的地步。本书向您展示了郑振铎与书相伴、爱国报国的传奇人生。
-
安徒生赖惠凤 主编,谢祖英 编写世界伟人的通俗传记,读者在阅读伟人们的生平事迹时可学到伟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做人的道理,是少年儿童确立人生观的良师益友。安徒生,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以诗意而又幽默的笔调,改变了现代童话的面貌。并开启了创作童话的先河。这位以童话而名扬世界的丹麦诗人,离开人世整整120年了。他的17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世界各国的孩子读他的童话,世界各国的成年人也读他的童话。孩子和大人都深深地被他的童话感动。他的童话故事被改编为话剧、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和舞蹈,在世界各地上演或印行。
-
回望周作人孙郁,黄乔生主编本卷收入关于周作人的争议文章。包括《一个小学生致周作人先生信》、《答周作人先生》、《冤枉》、《隐士》、《青年的需要》等。
-
回望周作人孙郁,黄乔生主编本卷收入有关周作人附逆的文章,包括《国难声中怀知堂》、《论周作人事件》、《周作人遇刺》、《周作人出任伪职的原因》等。
-
描述自我的三作家(奥)斯台芬·茨威格著;张玉书主编;关惠文译在这本书中,斯台芬·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个作家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本书中,斯台芬·茨威格是从心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个角度来研究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他认为这三个作家是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一级高于一级。卡萨诺瓦是原始阶段,他的作品无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白描一番,一一诉之于纸,未加评论,未作分析。而司汤达是心理学阶段。到了托尔斯泰则更进一步,进入道德、宗教阶段。
-
李敖这个人陈才生著他是顽童、是战士、是善霸、是文化基督山、是社会罗宾汉、是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是坦白的思想家、是挖黑的历史家、同时还是黑白分明的文章大家。作为中国人,李敖确有不幸。虽然他曾“二进宫”,却得不到伏尔泰所得的荣耀与辉煌。李敖又是幸运的。当年李贽的著作一焚于万历,再焚于天启,他本人也以血成仁。而李敖的著作虽也曾遭禁,但今天,他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编着自己的文集,自豪地看着他的书一本又一本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了。陈才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自1998年以来长期开设“李敖研究”课程,重点研究李敖的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李敖研究专家之一。李敖,从惨绿少年到玩世青年,从文坛彗星到“人民公敌”,从论战英雄到高墙重囚,从“笑傲江湖”到竞选“总统”,他与之同生,与之共恨,他在这里跋涉、驰骋、呼啸、叫战、口洙笔伐,纵横捭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髦不能动。这位文化思想界的孤星,在蒋介石偏安-隅的孤岛之上,在国民党-党独大的残山剩水之中,在举世滔滔、众神默默的时代,生俱、滋叶、开花、结果、度过了驭风而行的青春岁月,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人生的秋天…………
-
悲情女作家萧红肖凤著萧红在世时说过,她对“爱和温暖”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本书讲述一段凄美坎坷的人世间生经历,印证一个天真浪漫且多愁善感的人性特征,一个追求爱与温暖的女人。肖凤(1937-)女,北京市人,1937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方文学系。现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授。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获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称号。1992年9月至1994年2月被韩国高丽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代表性作品有:《访隐传》、《冰心传》、《韩国之旅》、《肖凤散文选》、《幸福家教》、《文学与爱情》、中篇小说《父母双全的孤儿》、《悲情女作家萧红》等等。在萧红的所有作品中,最吸引人们的是那些带着明显的自传性的散文和小说。她在里面描述了自己的身世,把自己的处境和感受毫无保留地倾诉给读者,有时字里行间流淌着血泪,而却矜持地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它们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这些是萧红作品中最感动人的篇章。《商市街》是如此,收在散文、短篇小说集《桥》中的《过夜》、《初冬》是如此,中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如此,完稿于香港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也是如此。应当说,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相信这样的作家是不应该也不会长久地被人们遗忘的。因为从萧红的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女性,她既脆弱又倔强,具有一颗特别需要冷爱的多愁善感的灵魂,却又能够坚强地面对坎坷而又不幸的命运……
-
少女万岁王炳根著王炳根,生于江西,居于福建,先从军后从文。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于现代作家与作品研究,爱好和兴趣却广泛,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影视文学都有尝试,尤爱摄影。著有《特性与魅力》(评论集)、《永远的爱心·冰心》(长篇传记)、《林语堂:山地的孩子》(图文画传)、《慰冰湖情思》(风评传)(专著)等15种,曾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为国家一级作家,现供职于福建省文联。权威评论说,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在每一个年代(从50年代到“文革”中的70年代直至21世纪的初年),都留有传世之作的诗人,没有一位能与蔡其矫匹比!纵然是艾青。蔡其矫,作为一个青年诗人,出现在50年代的新中国诗坛,很有一点不凡。他来自解放区,是个三八式的老革命,但他的诗却没有一点老革命的姿态。他特立独行,真实自我,却神奇般地避过了许多政治风浪。在极左的60年代,他大声呼喊:让我高举订盟的酒杯,为永驻的春天欢呼;太阳万岁!月亮万岁!星辰万岁!少女万岁!爱情和青春万岁!他大胆表白:为了一次快乐的新吻,不惜跌得粉身碎骨。这两句诗是他生命的格言。在惊叹诗人坦城的同时,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在他诗情喷发的时候,身边的女性也像走马灯一样旋转。诗人没有粉身碎骨,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诗人没有放弃诗歌,更没有从异性造成的旋涡中急流勇退。艾青问他,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后悔?他说,不后悔。他不但不后悔,到了八十有六的今天,仍雄风犹在,春心依旧,诗情不绝,而且,还把一切火一样地公开了。蔡其矫,一位大情真爱的世间男儿。蔡其矫,一名敢说能爱的诗坛独行侠。
-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景戎华主编;王青峰,刘海南,何爱英编著徐志摩是民国时代新兴知识阶层的代表人物,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徐志摩以其诗文和爱情经历成为一道可资品鉴的风景线,让后人无尽地回味。他的诗文和人生态度都备受争议,他的诗文被解读为中国“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他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咀嚼是非。在与林徽音感情纠缠不清时,徐志摩万分痛苦。陪同泰戈尔离开北京访问日本时,前来车站送行的人很多,鲜花堆满了车厢。林徽音也亭亭玉立于送行的人群之中,徐志摩看见了她,心在流泪。“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如徐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如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他们两人,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首抒情的新诗,干柴碰上烈火,怎样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梁思成则在出事地点捡了一块收音机残骸,带回北京。这块残骸就一直挂在林徽音的房间里,成了徐志摩的化身和她对徐志摩思念的凝结。
-
李白批评论康怀远著本书为有关李白诗文的研究专著。在充分占有李白诗文材料的基础上,就李白的气质、心灵、人格、童真、生命意识、法度、思想及其作品的宗法自然、豪放、幽愤等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不乏独到见解,颇具学术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