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郭沫若自传郭沫若著;刘元树主编暂缺简介...
-
普希金朱宪生编著暂缺简介...
-
高尔基汪介之编著暂缺简介...
-
拜伦王捷编著暂缺简介...
-
林家次女林太乙著本书是林语堂次女林太乙的自传,描述了作者充满快乐,又好玩又好笑的童年和成长的过程,以及父亲给予作者的不平凡的教育。
-
钱穆印象李振声编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硕学通儒中,以自学名家,由乡村小学教员、校长而中学教员,而大学教授,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北师大、西南联大、江南大学主讲文史,以后在香港创新亚书院,在台湾任教于中国文化书院……,有这样一番经历的,除了钱穆,大概不会再有第二人。对于中国文化,钱穆先生承担起为往圣继绝学,接会中国学术内在精神血脉,使之与当下的时代境况贯通整合的历史使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源远流长的学术文化资源中开掘提炼,应答时代的课题,坚守中国学术之真精神。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闻名遐迩的学术大师钱穆的文化生命与学术生涯,他的民族悲情、忧患意识、崇高人格和广博学识,以及他民族悲情、忧患意识、崇高人格和广博学识,以及他的学术思想,展现了一代大儒的独特风采。
-
老舍与读书张功臣著此书叙述的是老舍一生的读书经历,对了解老舍和他的作品很有好处,可视为一部老舍的简传。前不久,王朔出了一本《无知者无畏》,其中有一篇单评老舍,爱赶时髦的年轻人,读王朔或许甚于读老舍,所以看到王朔的批评文章,可能不知老舍何许人也,那么正好就有这一本老舍简传供阅读,且做他们走进老舍的途径吧。作为谈老舍读书的书,许多老舍当年的读书理论和心得,今天看来观念可能陈旧,然而对青少年读书,仍有“方法论”的意义。现在文学观念流派纷呈,莫说青少年,即便成年人也莫衷一是,甚至是搞理论的专家,有时问一问他们口中的新名词,也常常解释不清,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所以为了避免迷路,保险起见,还是先接受老舍的观念,走旧路稳妥些。书中列举了许多老舍爱读的古今中外名著,并就其中的三十种一一作了简介。这可以作为青少年读书增识的小资料库,有文学辞典的意义。书的语言自然朴实,很容易理解;篇章短小,便于随手翻阅;全书统共也不过十万多字,薄薄的一本,不至于受纠缠而难以摆脱。关于推荐此书的理由,就说到这儿,现在掉头来说王朔。前文提到,王朔在他的近作《无知者无畏》中,有一篇文章单评老舍,以我的感觉,其中许多话是非常有见地的,比如他病老舍的《二马》:“一个发生在英国的故事通篇用北京话叙述,连小说中的英国人也是一口京片子……北京话的后面总是反映北京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放到英国人身上……真是有些油滑了。”王朔与老舍一样,也是运用北京话写作的高手,不同在于,老舍怀着热爱,构建底层群像,王朔怀着冷嘲,消解现行价值。是什么使人变成冷嘲?值得认真想想,就王朔指摘老舍作品而言,他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富有特色的语言是作家的优势,但是否也会成为创作的局限?王朔最为认可的,是老舍的小说《正红旗下》,然而,偏偏是这么一部作品,却来不及完成,老舍自杀了。王朔大发议论,大意是:假如老舍忍辱苟生,或许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得以完成。这里,王朔又给大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该怎样处理作家人格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这进而引发人们思考作家的社会角色———从前,作家可是被看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王朔谈老舍,所站的是今天的立场,他力求有所超越,所以态度可称积极;而《老舍与读书》,作者却是仍旧站在过去的立场上,在许多文学理论和见解上,是顺着老舍的目光看去的,他全盘接受,不求超越,所以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这里的积极或消极,没有褒贬的意义,仅指学术态度。我所以在这篇推荐文章的后面说王朔,目的也就在于通过比较来表明此书问题所在,表明即使是一本给青少年读的书,在成年人,也是大有发现问题的可能、因而也大有阅读和研究的必要的。
-
世纪风云中跋涉草明著最早知道胡也频、洪灵菲等左翼革命作家的名字,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我童年伙伴的口中。我和这些革命前辈的儿女曾在一个桶里捞稀饭,一条河里打扑腾,冬天穿一样的“真空管”棉袄。草明同志的大女儿、那个满头鬈发的小姑娘欧阳代娜,也是我延安的同学和好朋友。可我从没有同她的妈妈讲过话。一九七三年夏天,我去三里屯看朋友,忽然发现满头白发的草明同志正在马路对过散步。我惊喜异常!
-
梁漱溟印象张岩冰编梁漱溟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界: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里,梁漱溟的名字又往往意味着“不合时宜”,正是这种“不合时宜”使人们或褒或贬津津乐道——由北大任教到山东大学,由访问延安到参与国共和谈,由因顶撞毛泽东而遭批判到重新成为学界的引人注目的热点。林林总总,宠宠辱辱,几乎构成了这一个世纪时事变迁的缩影。梁漱溟生性淡泊,又仗义执言,刚正不阿,一生穿行于儒道之间,执著地宣扬东方文化。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通达的老人;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学问的师长;在有些人的眼里,他常常是一个固执已见而又具有天资的“不合时宜”的“圣人”。
-
我走过的道路茅盾著《我走过的道路》原由我社于1981年10月、1984年5月和1988年9月,分为(上)、(中)、(下)三册陆续出版。后合并为两卷,做为回忆录一、二集编入四十卷本《茅盾全集》时,曾参照初刊文字、作者手稿及有关原始资料进行了校勘,对其中史实有误记及引文错漏处已逐一订正,其较重要者则另作简注说明。现据我社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茅盾全集》(34)、(35)两卷纸型排印,另附录《父亲茅盾的晚年生活》。人到了老年,自知来日无多,回忆过去,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此时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于是便有把有生以来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者写出来的意念。但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之非。我今年实足年龄八十四,如果十岁而知人事,则七十四年的所作所为,实多内疚。幼年禀承慈训,谨言慎行。青年时甫出学校,即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四年后主编并改革《小说月报》,可谓一帆风顺。我是有多方面的嗜好的。在学术上也曾读经读史,读诸子百家,也曾学作诗填词。中年稍经优患,虽有抱负,早成泡影。不得已而舞文弄墨,当年又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①之情势,其不足观,自不待言。然而尚欲写回忆录,一因幼年禀承慈训而养成之谨言慎行,至今未敢怠忽。二则我之一生,虽不足法,尚可为戒。此在读者自己领会,不待繁言。所记事物,务求真实。言语对答,或偶添藻饰,但切不因华失真。凡有书刊可查核者,必求得而心安。凡有友朋可咨询者,亦必虚心求教。他人之回忆可供参考者,亦多方搜求,务求无有遗珠。已发表之稿,或有误记者,承读者来信指出,将据以改正。其有两说不同者,存疑而已。出版社今将已发表部分出单行本,嘱写序言,因草此数行以答,并将回忆录题名曰:《我走过的道路》。此道路之起点是我的幼年,其终点则为一九四八年冬我从香港到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