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届
-
气节文章陶江 著蒋士铨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其一生诗文词曲无一不工。《气节文章 蒋士铨传》以蒋士铨生平为线索,以饶有兴味的真实故事为表现形式,重在体现蒋士铨先生的人格、信念、气节。以散文体的叙事方式,按照人物命运的走向、脉络,结合蒋士铨先生的戏曲及诗文成就,努力做到全方位展现蒋士铨先生高深渊博的学识素养和学问根基。蒋士铨一生坎坷,早年随父游学山西等地,后归铅山参加科举考试,于三十三岁中进士。其性情刚介耿直,在翰林院编修任上,拂袖而去,遁身扬州等地任教十余年。母亲去世后,回到南昌。后闻乾隆帝传召,古稀之年进京,才三年,因病重归故里,于南昌筑藏园栖身,最后于藏园瞑目离世。
-
孤独的梦想家[奥]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著;吴玉英 译《孤独的梦想家:巴尔扎克》作者以流畅自然,幽默感十足的笔法,详细描写了巴尔扎克真实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作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非凡的文学成就。全书笔调流畅自然,读者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巴尔扎克的了解。
-
大道正果蔡铁鹰 著作品以时间为脉络,以《西游记》的诞生为线索,从生活历程、思想发展、社会生活、人文活动诸多方面,着笔于有代表性的侧面,放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和人文环境中展示,书写了明代小说大家吴承恩的一生。作品思路清晰,人物的生活及文学创作活动顺序展开,描写和论述兼及,事实考证力求有所本,也注重了既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文字表达清楚,有书卷味。
-
鲁迅传 搏击暗夜陈漱渝 著《鲁迅传 搏击暗夜》是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竭尽心力之作。这是一部以资料考证见长的史传,但比一般资料性读物多一些理论色彩,又比一般理论专著多一些文采。作者以时间为经,重要的人生场景、事件为纬,通过对鲁迅先生行迹的考辨、交往的记录,以及时代风气、文学和文化思潮的综述,深入而立体地活化出鲁迅的“本相”“本色”,尤其凸显了真的勇士——鲁迅先生一生与社会的黑暗面和人类灵魂的黑暗面坚忍搏战、从不妥协的精神。《鲁迅传 搏击暗夜》资料翔实,内容言之有据,论述清晰充分、真切感人,在价值观多元的当下,也不妨作为文学青年和文科学生学习鲁迅的入门书。
-
博尔赫斯大传埃德温·威廉森 著《博尔赫斯大传》是完*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部作品的*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作者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博尔赫斯大传》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
现代中国作家面面观翟德耀 编《现代中国作家面面观》(翟德耀主编),概括了本书的特点。现代中国作家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现代中国文学尽管只有100年的历史,但却蕴含丰富、异彩纷呈,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家和名家。而作为在这一领域从事专业研究的研究生,关注作家们的创作个性和文学贡献,以作家论为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取向,正是情理中事。或面对不同作家,或面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侧面,或面对作家们创作的某种文学现象,研究生们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对象的研究状况特别是开拓空间,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而不是拾人牙慧,不是东拼西凑,那么就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确定题旨,着手写作。选题通常是一种自主行为,与个人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和学术方向密切相关。论文撰写,文责自负。指导教师的职责,在于因势利导,拓展深化,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拔苗助长。唯其如此,收在本书中的学位论文才涉猎宽泛,各有观照:就研究时段言,或前期或新时期;就研究对象言,或大家或名家;就研究方法言,或传统或新锐;就研究成果言,或有新进展或有新发掘。现代中国文学是一座由作家们构建的高山,一座“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高山,从多个视角对其进行察看,综合观照,终究是可以见到“庐山真面目”的。
-
昌耀评传燎原 著;李宏伟 编昌耀是当代重要的一位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一位大诗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昌耀的重要性,他的写作对汉语诗歌的塑造与贡献必将为更多人认可。昌耀堪称苦寒的一生,其在高原之地、近乎隔绝之所,如何以一种孤决的斗士之心进行创作,他敏感、细腻、自尊的心灵,如何在婚姻与爱情的波澜中起伏,他又是怎么以操之在我的决绝,做出一次腾跃,把死亡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都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评论家燎原是昌耀忘年挚友,《昌耀评传》是他对老友的还愿,也是他对中国诗歌的卓越贡献。本书将昌耀的经历、作品相结合相对照,将诗人昌耀和他的经历纳入到中国的剧烈动荡、变化的时代中来观察与考辨,文中涉及到知识分子的自主性与时代选择机制、地理环境对诗人创作决定性的影响等等,都极具洞察力。燎原的文字斑斓,运思深远,情感丰沛,可以说,《昌耀评传》不但是一个诗人的评传,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精神样本。本书是修订版,主要修订工作为:一是增补了部分资料,二是强化了相关评述,其余工作则是文字上的微调——以使表述更为干净、精确。
-
中国籍犹太裔女诗人朱白兰生平与作品选林笳 著朱白兰(Klara Blum,1904—1971),原名克拉拉?布鲁姆,出生于富裕犹太家庭,1937年与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戏剧运动先驱朱穰丞认识并相恋。朱穰丞失踪后,她辗转来华寻找恋人,后加入中国国籍,取名朱白兰,长期在高校教授外语。终其一生,朱白兰没有再见到朱穰丞,也不知道恋人因为莫须有的“间谍罪”已于1943年死于西伯利亚劳改营。朱白兰主要从事诗歌、小说的创作和翻译,以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反法西斯为主题。来华后,其创作围绕着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进行,对中国有着热烈深厚的感情,以中国为第二故乡。朱白兰其人及作品的研究、出版,国外正方兴未艾,但在国内尚属空白。本书是朱白兰生平与作品的结集,对朱白兰的传奇人生、作品艺术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撷选朱白兰的诗歌35首、一首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4篇(含节选)译介以飨读者。全书分四章,同时附录朱白兰翻译成德语的毛泽东诗词两首和朱白兰年谱。第一章详细勾勒了朱白兰的传奇人生,讲述她成长于富裕犹太家庭,但同情穷人、反对封建传统,支持工人运动,并逐渐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来流亡苏联,认识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话剧先驱朱穰丞,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朱穰丞失踪后,朱白兰辗转来华,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以此为创作题材,在世界文坛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第二章对朱白兰的作品艺术进行了剖析,指出朱白兰的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家园、战歌和中国情,中国题材、中国形象是其作品的独特魅力。第三章选译了朱白兰的诗歌35首,涵盖朱白兰创作的各个阶段,题材涉及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革命建设等内容,让读者对朱白兰的诗歌成就有清晰的了解。第四章则选译了朱白兰一首长篇小说和4篇中篇小说,小说题材范围覆盖中国社会农、工、商、学各个领域,贯穿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让世界人民通过她的作品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
-
程抱一[法] Madeleine,Bertaud 著;李佳颖 译《程抱一:走向开放生命的旅程》涉及了程抱一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整个精神历程,它们从各个角度,采取不同的理论方法,揭示了程抱一先生所创造的多姿多彩的艺文世界的整体面貌和深层意义。这两次会议在巴黎和上海都引起广泛的兴趣,《程抱一:走向开放生命的旅程》精选了这两次会议的论文,编成这部论文集,献给国内的读书界,让广大的读者都能好地了解这位在中法文化的交汇处辛勤创作的文化使者。收在这个集子里的论文按照巴黎会议和上海会议发言顺序的先后排列。
-
上海鲁迅研究2015冬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上海鲁迅研究2015·冬》主要包括“鲁迅生平研究”、“鲁迅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及相关研究”、 “史料·辩证”、“综述”、“读书杂谈”、“鲁海漫谈”、“海外鲁研”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下,计有20多篇相关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国内外特新特前沿的国内外鲁迅研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