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作者:王向远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ISBN:9787563377237
定价:¥32.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是王向远教授的本科生基础课讲义的精炼稿,以“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概念,对以往的本科生基础课的内容与体系作了大幅度的改造与更新。“宏观比较文学”是对各民族文学,各区域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区域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概括性,理论性、前沿性的课程,其基本宗旨是引领,帮助本科生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对已经修过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含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的课程知识加以整合和提升。这个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和步骤:第一、在平行比较中提炼、概括有代表性的国别文学的民族特性;第二,在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横向联系与历史交流中,弄清各国文学逐渐发展为“区域文学”的方式,途径与特征:第三,在了解民族文学特性、区域文学共性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化的“世界文学”的形成趋势。全书一改普通教科书的面目,以富有个性,逻辑张力与学术浓度的、要言不烦的讲演风格写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职,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称号。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研究基金项目5项,主持、主编国家重点图书(丛书)出版项目2项,发表文章110余篇,出版论著17种(含合著4种),文学译作4部,主编丛书4套50余册,编著若干部。学术上的反响文章大多收于《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重庆出版社,2005)一书,主要学术著作收于《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等;有关论著曾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与2002年度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二等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一等奖,入选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比较文学与宏观比较文学
第一讲 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阐释
二、比较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影响
第二讲 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与功能
一、宏观比较文学与微观比较文学的区分
二、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内容及三个层次
第二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文学的特性
第三讲 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
一、官吏作家化与作家官吏化
二、现世主义态度
三、非个性主义倾向
第四讲 中国文学的审美特性
一、诗歌独具意象之美
二、小说追求史传之真
三、戏剧保有讲唱之趣
第三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性(上)
第五讲 印度文学的特性
一、文艺内容泛神化
二、文艺形象泛众生化
三、文艺形式泛音乐化
第六讲 犹太一希伯来文学的特性
一、一本书:《希伯来圣经》与文学的一元化
二、一个神:耶和华的文学抽象
三、一个梦:从亡国到复国的题材主题
第七讲 阿拉伯文学的特性
一、文化的“沙漠特质”:扩张、包容与吸纳性
二、诗人的“沙漠性情”:多变性与极端性
三、作品的“沙质结构”:颗粒化、松散化
第八讲 伊朗(波斯)文学的特性
一、一流诗国:诗人之邦的形成
二、二元对立:祆教精神的渗透
二、四方交汇:文学的“介在性”特征
第九讲 日本文学的特性
一、思想构造:皇国观念与“脱政治”的二元结构
二、情感表征:情趣性、感受性的极度发达
三、审美取向:以小为美的“人形”趣味
第四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征(下)
第十讲 英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一讲 法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二讲 德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三讲 俄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四讲 美国文学的特性
第五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文学的区域性与世界性
第十五讲 亚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六讲 欧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七讲 拉丁美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八讲 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九讲 从东西方文学的到世界文学
附录
后记
第一章 比较文学与宏观比较文学
第一讲 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阐释
二、比较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影响
第二讲 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与功能
一、宏观比较文学与微观比较文学的区分
二、宏观比较文学的学科内容及三个层次
第二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文学的特性
第三讲 中国文学的文化特性
一、官吏作家化与作家官吏化
二、现世主义态度
三、非个性主义倾向
第四讲 中国文学的审美特性
一、诗歌独具意象之美
二、小说追求史传之真
三、戏剧保有讲唱之趣
第三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性(上)
第五讲 印度文学的特性
一、文艺内容泛神化
二、文艺形象泛众生化
三、文艺形式泛音乐化
第六讲 犹太一希伯来文学的特性
一、一本书:《希伯来圣经》与文学的一元化
二、一个神:耶和华的文学抽象
三、一个梦:从亡国到复国的题材主题
第七讲 阿拉伯文学的特性
一、文化的“沙漠特质”:扩张、包容与吸纳性
二、诗人的“沙漠性情”:多变性与极端性
三、作品的“沙质结构”:颗粒化、松散化
第八讲 伊朗(波斯)文学的特性
一、一流诗国:诗人之邦的形成
二、二元对立:祆教精神的渗透
二、四方交汇:文学的“介在性”特征
第九讲 日本文学的特性
一、思想构造:皇国观念与“脱政治”的二元结构
二、情感表征:情趣性、感受性的极度发达
三、审美取向:以小为美的“人形”趣味
第四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各国文学的特征(下)
第十讲 英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一讲 法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二讲 德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三讲 俄国文学的特性
第十四讲 美国文学的特性
第五章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文学的区域性与世界性
第十五讲 亚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六讲 欧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七讲 拉丁美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八讲 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
第十九讲 从东西方文学的到世界文学
附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