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倡言求是 培育英才张彬著本书卷前收有大量珍贵照片,全书编为五章:奋斗人生、治校方略、办学理念、人格魅力、“东方剑桥”。附录:竺可桢学术活动纪要。
-
胡适与《自由中国》汪幸福著本书讲述了胡适与《自由中国》的各种鲜为人知的内情。胡适创办《自由中国》,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业绩,而且其活动长达11年,仅是往来书信就达147封,他晚年的病痛、悲愤及其死,均与《自由中国》有很大的关系。本书让读者真正认识、了解胡适,并且为你揭开胡适猝死之谜。 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现代作家亲缘录郭可慈,郭谦 编著本书正是一本以描写百年文坛内著名作家之家奇特的文学关系和爱情故事为特色的趣味性文学读物。书中以夫妇作家写作生涯里的重大记事和趣事为线索,从鸳鸯蝴蝶派作家、五四新文学作家到知青作家、新生代作家;从内地到港台,再到海外,各种流派,兼收并蓄。采用合传的形式,着重描写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体现亲情、爱情在文学创作中的纽带作用。
-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著《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 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之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敏感和淡泊——或者说执著和超脱——构成了我的性情的两极,这本书描述的便是二者共生并长的过程,亦即我的性情之旅。
-
容庚容肇祖学记东莞市政协编本书为大学教授、学者容庚和容肇祖人物研究文集,第一部分是容庚及容肇祖本人撰写的传记、学记:第二部分是其他学者对容庚和容肇祖的评述、纪念文集,其中部分材料为第一次披露。
-
岁月匆匆李福钟著我是用一种平常人的心来写平常人的事。书中我没有去刻意描述这个时代惊心动魄、雄伟壮丽的宏大场面,也没有许多曲折怪异、缠绵悱恻的故事情节,我只是写我自己,写我半个世纪的经历,写我的内心世界,写我对一些事物的认识、看法、体察和感悟,写一个知识分子怎样从他的青年走向中年,又进入老年,写他的变化,写他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所留下的历史轨迹,更多地带有感情色彩,也是理性的,这看卢来很普通、却很真实。本书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为了行文方便,书中的主人公以及所涉及的许多人名和单位名称都不是真名,而是假名,但主要内容基本是真实的。当然,作为故事,有些情节也难免有一点作者的即兴之笔,不一定与原形完全相同。
-
王国维传陈鸿祥著本书以崭新的人文视野,凝重的历史笔触,从新旧世纪之交的广阔背景上,再现了王国维“五十之年”中经历的时代风云、事变沧桑。书中记述了王国维怎样从清末“诸生”、“寒门”布衣,通过“独学”成就了融会中西,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师;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比较全面而翔实地展示了他作为新文艺理论的先导、新史学的开山和甲骨“四堂”、清华“四大师”之一的学术巨子,对近代中国文化学术多方面建树极世界性贡献;同时,从思想上揭示了他在帝制到共和的大变局中,追求、苦恼、矛盾、徘徊,最后“自沉”的悲剧性结局。这是作者在潜心研究王氏生平学术、所撰多部专著的基础上,参酌海内外最新成果写就的,是王氏去世近80年以来,第一部气势恢宏、跌宕多彩的“全传”。
-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抓住了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本质特征,视角新颖,说服力强,成功地写出了一个贴近历史真实的北大校长,以及其对北京大学和中国文化教育、社会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在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改革,急切呼唤当代蔡元培出现的今天,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学术界一桩值得庆贺的喜事。
-
留德十年季羡林 著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本书循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藉其间。季羡林先生是当今公认的学术泰斗。他出身农家,幼时家里没有一本书;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由此命运有了转折;旧式家庭给了他一个包办婚姻,而在离家求学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当年他同时考上的清华和北大,为了出国的梦想梦想决意选择了清华;在哥廷根也曾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思恋故土,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朴而不乏智慧灵光的语言讲述了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罗文,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
-
潮落潮生——王国维传陈铭著浙江省省级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出版。本书记录了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学的开山鼻祖王国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