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独立寒秋刘明华著本书以中国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为描写对象,选取他们的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这些名家大师如何读书、写书、购书、藏书、爱书,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谊等,来展现他们的读书方法、治学特点以及事业成就。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丛书则追求实录性和情景化,着重围绕这些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巨匠们在读书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趣闻美谈、掌故轶事,以见出他们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
-
世纪老人的话林祥主编;张吉霞采访张中行,1909年1月生于河北得河县一农家,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大学系。曾任教于中学、大学,编辑刊。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任编辑先后出版的著作有 《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文言和白话》、《负暄续话》、《禅名说禅》、《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谈文论语集》、《负暄三话》、《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说书集》、《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
吴宓与《学衡》沈卫威著《学衡》杂志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绕该杂志的一批学人,学界称为“学衡派”。吴宓作为《学衡》的实际主持者,在编辑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磨难,但吴宓矢志不移一直把《学衡》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志业。本书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向读者展示吴宓与《学衡》的关系。
-
悠悠长水葛剑雄著遵照先生的嘱托,传记应该完全尊重历史事实,做到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地记录事实,公正地发表议论。所以尽管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之间有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但在撰写传记时我只能将他作为传主,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出于这样的目的,也为了行文的便利,传记中省略了一切尊称。但我并不回避我所经历或与我有关的事实,并大量采用了先生直接告诉我的各种情况,我想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
永远的清华园宗璞,熊秉明主编;杨振宁等著;侯宇燕选编本书收入《王国维在清华园》、《父亲曹靖华的清华岁月》、《情系清华——忆父亲周培源先生》等40多篇文章。
-
王国维陈同著本书讲述了我国伟大学者王国维的一生,主要表现其在学术上勇于突破陈规、探求新知的精神以及他在戏曲和甲骨学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
命运金凤 著这部书这所以对作者如此吸引,首先是因为很久以来作者一直渴望有这样一部书,一部广阔而深刻地反映我们这一代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成长趣来的知识分子命运的书,或者说,一部反映我们这一代人奋头、欢乐、挫折、磨难的合运交响典。这个念头,早在五十年代后期读了A·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之后就萌生了。随着共和国五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和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这部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是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写的。这样就令人信服告诉人们:知识分子意气风发时,总是党的路线正确、国家繁荣昌盛之时;知识分子蒙辱受难之时,总是党的路线正确、国家繁荣昌盛之时;知识分子蒙辱受难之时,也是党的路线失误、国家停滞倒退之时。作者是曾在错误路线下受过大委屈的人,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从来不把这当作个人的恩恩怨怨,而是把自己遭遇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和认识。这是一部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曲,一位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的传奇经历,作者以其自身的经历,讲述了其成长的经历以及事业、爱情、生活的磨难。该书语言质朴、流畅,真实感人非常值得一读。
-
谈恩师邓九平主编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真是如山如海,像一团真火。这团真火要靠无穷无尽的燃料继续添上去,才能继续传下来,感觉到,历来的哲学家、诗人、文学家、学术家都是用他们的生命作燃料以传这团真火。在中国文化学术源流之中,对师承甚为重视。不少名家大师正是在师承和切磋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古来有尊师的传统,《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难然后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二程之师周敦颐所著《通书》说:“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又说:“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是道义由师友有之。”尊敬师长是辩论延续发展的道路。“宏扬师道,永怀师恩”,“民有师尊国有光”,正是我们选编这本书的考虑。
-
吕思勉张耕华著本书以翔实的材料介绍了我国一代史师——吕思勉先生。吕思勉的史学特色是通贯各时代,各领域;一生著有《秦汉史》、《先秦史》等近20本专著。全书史料展现了吕先生严谨治学形象、立身修创、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不求闻达。
-
话筒前的人生姚喜双,苏海珍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