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
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肖珊珊 著本书试图从“世界的旅行者”“中国文明的观察者”“亚洲的诠释者”三个身份来把握和认识冈仓天心。作为世界的旅行者,冈仓天心穿梭于东洋与西洋之间,体验了西方世界与现实亚洲,从而构筑起东洋觉醒的思想框架。作为中国文明的观察者,冈仓天心就中国文明展开历史的阐释,从而得出“在中国、无中国”的结论。这一结论无疑带有深刻的问题,但是却为日本此后的中国认识提供了一种范式。作为亚洲的诠释者,冈仓天持续地探讨着日本在亚洲、在整个世界的地位,从中亦不难窥见其积极提倡“亚洲一体论”的潜在意图。本书就如上多重性的身份认同进行了阐释与剖析,对于当下批判性地认识与把握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无疑具有极为积极、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
扬州大学教授耕耘录胡效亚,陈章龙,郭荣 编百十年沧桑砥砺,二十载聚变升华。2012年,扬州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在扬办学60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的华诞。回望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梳理流转的文脉,览阅前辈的足迹,总结办学的经验,续写明天的辉煌,是校庆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扬州大学,通州溯源,六校聚合,屹立苏中。”《扬州大学校歌》开篇浓縮了学校一个世纪的变迁史。1902年,近代有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通海农学堂和中国历目前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后发展演变为南通学院,成为扬州大学这条百年长河的源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农科和其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合并组成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在此前后,其他四所大中专院校也相继在扬建立或由外地迁来扬州,各自书写了一部光辉的创业史!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六所驻扬省属高校联合组建成扬州大学,奏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曲。在“坚苦自立”校训精神的洞照下,在“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校风的熏染下,扬大人走过了一条“联合一合并一调整一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学校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扬州大学校史稿》讲述的正是风雨变迁、百年树人的故事。
-
唐文治年谱长编刘桂秋 著《唐文治年谱长编(套装上下卷)》是“晚清以来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专著”之一。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和国学大师。曾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及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执掌私立无锡中学(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及无锡国专(苏州大学前身)校政。著有《茹经堂文集》《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唐文治年谱长编(套装上下卷)》以记述唐文治生平为主,兼收与其活动有关的文献。文献征集包括旧谱、日记、信札、文录、诗词、奏折以及回忆录等大量第一手资料。谱后附录唐文治主要著述、人名索引、征引文献等。书中对谱主有关资料、事迹多有考证,并引述学界成果,是研究唐文治完整的编年资料。
-
方志初祖傅德岷方志初祖——常璩内容简介:要了解、学习、研究巴渝文化、蜀文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优选的推荐阅读之书就是《华阳国志》。《华阳国志》是晋代史学家常璩毕其一生心血撰写的我国现存很早的一部较完整的地方史志,它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文化,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之后,南朝宋时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膺的《益州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崔鸿的《十六国春秋》,甚至北宋时司马光有名的《资治通鉴》等书,均部分取材于《华阳国志》,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赞为“传诸不朽”之书,常璩之《华阳国志》“议论忠笃,乐道人之善,蜀记之可观,未有过于此者。”([北宋]吕大防《华阳国志序》),“自周代列国到现代的方志,一万种不止,莫不推《华志》为典型”(任乃强《〈华阳国志〉简介》),《华阳国志》为“中国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之一。”([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故常璩被誉为“中国方志的初祖”。常璩是巴蜀人民的骄傲!《华阳国志》是巴蜀地区的一张光辉的文化名片!《华阳国志》是怎样撰写出来的?《晋书》中常璩无传,亦无其他史料可寻,成了一千六百五十多年来的悬案。本书作者以八旬之身经过三年研读《华阳国志》及有关著作,三次去常璩故里晋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调查采访,结合他曾在云、贵、大凉山、羌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体验,以充分的史事、民间传说,创作了这部传记文学《方志初祖常璩》,生动展现了常璩历经磨难,撰写《华阳国志》的艰苦历程,形象解答了一千六百五十多年来的历史悬案,生动再现了文化巨人爱国励志的崇高精神。常璩生于仕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深厚,幼承家学,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和爱国爱民的情怀于一身,从小立下撰写益、梁、宁三州史著(《华阳国志》)的宏愿。他命运坎坷,遭流民之乱和成汉王朝分裂割据之苦,但他矢志不移,以史学大师司马迁为榜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巴蜀、南中(黔、滇),历经艰险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困窘的考验;入成汉王朝任史官后,坚守秉直据实的史德,坚持“弑君”之说,惨遭酷刑,流放南中;入东晋江左后受冷遇,又被诬参与反晋,贬为庶民,生活无着落,仅靠妻子做饺子卖艰难度日。艰险的自然环境考验,政治迫害,经济压迫,生活困窘,使他贫病交加,但他不屈不挠,矢志不移,很终以毕生之力写出了少有的《华阳国志》一书。“传记”作者以深沉浓郁之情,深入细致的描绘,赞美了常璩这种“博考行故,总阙旧闻,班序州部,区别山川,宪章成败,旌昭仁贤,抑绌虚妄,纠正谬言,显善惩恶”,“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旌贤能”,阐明中华一统是历史的必然,分裂割据必将失败的历史发展规律,弘扬巴蜀文化丰厚悠远的坚韧不拔、励志奋进、爱国爱民的创新精神。“传记”以常璩的一生发展为线索,结合两晋的历史和成汉王朝的兴废,将常璩和成汉王朝的命运紧密结合,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佚闻趣事。书稿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既有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爱国爱民忠孝节义高洁的家国情怀和潜心治学、百折不挠、矢志圆梦的奋进不息的精神,又有患难与共的坚贞不渝的爱情,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实明晰,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对我们今天学习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
己亥余世存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研究和深刻理解,也有余世存本人面对世道人心的感悟与激情。龚自珍的古典诗歌与余世存的白话演绎,被别具匠心地设计为在同一个页面中交汇,仿佛两颗心灵穿越一百八十年时空的促膝交谈。从这部超时空的心灵传记中,有心的读者得以明见,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龚自珍,是如何在*困顿的状态之下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当代学者余世存又是怎样通过龚自珍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明心见性,走出油腻中年的困境。
-
引领交通学科,镌刻时代印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著本书以同济大学交通与运输工程学院发展过程为主线,讲述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教授杨佩昆先生在同济教学、科研的经历,以及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反映同济大学交通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交通学科的发展脉络。
-
新时代交大名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新时代交大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事迹汇编》由获得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教书育人奖”个人奖一、二等奖和集体奖一、二等奖获奖个人及团队先进事迹共35篇文章汇编而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7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启动了首届“教书育人奖”的评选工作,每年一届,2019年为第三届。为充分展示获奖个人及团队的先进事迹,上海交通大学主页推出了“交大名师”专栏,对获奖教师的事迹进行展示,《新时代交大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事迹汇编》将其汇编,旨在充分发挥获奖教师或团队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进一步坚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加快中国特色世界大学建设。《新时代交大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事迹汇编》适合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阅读、参考。
-
图海乡愁袁秀华,郑勇 著陈振孙是我国宋代著名藏书大家、目录学家,成就了我国*部以解题之名著称的解题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且其著录的书籍较之叶梦得、郑樵、晁公武等更多更广,对后世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书作者从2014年开始收集陈振孙的相关资料,一路研读。试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厘清陈振孙从邸阁山下走出安吉、走出湖州、走向世界的一些印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为人仁慈、心系于民、博学多才、学问渊博、治学勤谨、全心育人、为官正直、执法公正的先贤形象。
-
八八沈公脉望 编为庆祝著名出版家沈公(沈昌文)的八十八岁寿辰,沈公的旧识、好友、徒子徒孙纷纷奔走相告,共收集了三十四篇关于沈公的趣事文章。在这些出版人、学者、媒体人的文字中,一个天真、狡猾、机智、幽默、随心所欲、放浪形骸的沈公形象跃然纸上。沈昌文 著名出版人,作家。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任校对员、秘书、编辑等。1986年1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1980年3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任副主编、主编,迄1995年12月。
-
孔子评传与教育思想解读孔祥骅黄河清 著在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进步,那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人物和教育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教育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