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2009申论命题原理分析及训练

2009申论命题原理分析及训练

作者:孙秀秋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ISBN:9787040245295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录用公务员考试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考试技术也不断提高,试图通过笔试、面试、模拟操作测试、心理测试等不同形式,来综合判断和评定考生的知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性格及品德等是否符合国家机关有关职位的要求。由于录用公务员考试试题的独特性和竞争的残酷性,使得选择一本科学、实用的备考教材成为广大考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参加2009年中央及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尽早熟悉录用公务员考试的内在规律,了解最近几年的命题思路和考试范围,从而达到更积极、更有效的备考效果,我们编写了本套丛书。改变了传统公务员教材的固有模式,严格按照公务员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知识的形成规律,探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思路、命题角度、命题规律和命题原理,让考生通过真题演练形成答题套路,了解中央和地方录用公务员考试的出题规律,然后通过题库深化训练,帮助考生较好地适应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职位要求。本套教材共分7册,即《2009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原理分析及训练》、《2009申论命题原理分析及训练》、《2009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题套路剖析》、《2009申论真题及答题套路剖析》、《2009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2009申论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2009面试技巧与案例》。各册内容严格遵循最新的命题趋势与规律,采用理论讲解、真题评析、全真模拟、热点专题“四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以及灵活性强、容易失分的试题进行应试训练。其特点是:第一,紧扣考试大纲。公务员考试大纲不仅规定了当年的考试性质、测评目标,而且还给定了题型的种类与说明,更为重要的是每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试卷都是按照当年的考试大纲来制定的。为了帮助考生从根本上准确地把握2009年的考试动态,避免盲目备考,紧扣中央、地方考试大纲编写了本套丛书。第二,组织名师编写。本着对考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邀请了在公务员录用考试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李如海、孙秀秋两位教授和面试专家谭林妃编写,他们严谨、负责的态度赋予了本套丛书更多的内涵与价值。第三,突出答题方法。本套丛书在着重讲解每一个考点时,更多的是讲解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在真题的训练基础上来演练和规范考生的答题模式,使考生形成独有的多角度的答题套路,从而快速突破公务员考试的“瓶颈”。第四,突显中央题型。通过各地方与中央试卷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试卷,地方与中央大致相同。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虽然有些地方略有不同,但也只是在结构、顺序和称谓上的变化,如北京、浙江、黑龙江等地把数量关系考查放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首位,而上海把资料分析归入数理能力当中来考查,其考查的性质、测试的知识并无实质性变化。因此,本套教材首先满足中央录用公务员考生的需要。第五,综合地方新题。为了兼顾地方录用公务员考生的不同需求,本套丛书还综合了地方大纲及最新题型的命题特点,对体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采取了明显的“二元”结构,即从中央和地方命题角度、命题方法异同等方面进行了适度对比分析,让考生通过使用本套丛书,无论是参加中央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都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简介
暂缺《2009申论命题原理分析及训练》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申论考试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申论及申论考试
一、申论的含义
二、申论考试的要求
三、申论考试的目的
四、申论考试的特点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内容
一、申论备考方略
二、申论考试的命题特点
三、申论考试的题型
四、申论考试的命题方式
第二章 申论考试的应用文体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体裁
一、什么是申论考试的体裁
二、申论考试与公文考试、作文考试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常用文体
一、议论文
二、讲话稿
三、演讲稿
四、意见
五、报告
六、批复
第三章 申论考试的命题变化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一、中央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二、地方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
一、中央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
二、地方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
一、中央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
二、地方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
第四章 申论考试的能力要求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一、怎样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四步骤”
三、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实训一2007年云南省申论试卷
实训二 2006年秋季福建省申论试卷
实训三 2006年江西省申论试卷
第二节 归纳概括能力
一、怎样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二、归纳概括的原则与要求
三、归纳概括的方法与步骤
实训一 2007年浙江省申论试卷
实训二 2006年江苏省申论试卷
实训三 2006年吉林省申论试卷
第三节 提出对策能力
一、怎样提升提出对策能力
二、提出对策的原则与要求
三、提出对策的方法与技巧
四、对策有效性分析
实训一2007年湖南省申论试卷
实训二 2006年安徽省申论试卷
实训三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申论试卷
第四节 论证分析能力
一、怎样提升论证分析能力
二、论证分析的原则与要求
三、论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四、论证分析的主要方式
实训一 2007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申论试卷
实训二2007年上半年天津市申论试卷
实训三 2006年山东省申论试卷
第五章 申论考试的评分原则
第一节 概括给定资料的评分原则
一、中央申论考试概括给定材料的评分原则
二、地方申论考试概括给定材料的评分原则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评分原则
一、中央申论考试提出对策的评分原则
二、地方申论考试提出对策的评分原则
第三节 论证分析的评分原则
一、中央申论考试论证分析的评分原则
二、地方申论考试论证分析的评分原则
第四节 其他题型的评分原则
一、中央申论考试其他题型的评分原则
二、地方申论考试其他题型原则
附录 社会热点问题
热点一 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热点二 聚焦“大部制”改革
热点三 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热点四 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问题
 热点五 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热点六 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
热点七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问题
热点八 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
热点九 浅说“e时代民意”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