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
豆棚闲话(清)艾衲居士编著;张敏校点本书是清代短篇小说集,编著者艾衲居士。关于作者的其它情况无考。从小说内容上可以看出,艾衲居士亲眼目睹了清兵入关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对不屈服的汉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大规模的镇压。所以他正话反说,“莽将甘一史掀翻”,篇篇以冷嘲热讽出之,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以浇胸中块垒。此书值得称道的是其新颖独到的结构。十二则平话,单独成篇,由一豆棚牵系,将各个单篇串接成册。与《天方夜谭》、《十日谈》有异曲同工之妙。
-
洪秀全演义(清)黄世仲著;王俊年校点章序自序例言第一回 穆彰阿惑主害青宫 钱东平访贤游幕府第二回 会深山群英结大义 游督幕智士释豪商第三回 发伊犁钱东平充军 入广西洪秀全传道第四回 闹教堂巧遇胡以晃 论嘉禾计赚杨秀清第五回 杨秀清初进团练局 洪秀全失陷桂平牢第六回 罗大纲皈依拜上帝 韦昌辉乘醉杀婆娘第七回 韦昌辉义释洪秀全 冯云山联合保良会第八回 冯云山夜走贵县 洪秀全起义金田第九回 劫知县智穷石达开 渡斜谷计斩乌兰泰第十回 洪仁发误走张嘉样 钱东平重会胡元炜第十一回 萧朝贵计劫梧州关 冯云山尽节全州道第十二回 洪秀全议弃桂林郡 钱东平智败向提台第十三回 张国梁背义加官 赛尚阿单骑逃命第十四回 李秀成百骑下柳郡 石达开传檄震湖南第十五回 胡林翼冷笑掷兵书 曾国藩遵旨兴团练第十六回 洪宣娇痛哭萧朝贵 钱东平大破曾国藩第十七回 彭玉麟恤情赠军饷 郭嵩焘献策创水师第十八回 左宗棠应聘入抚衙 洪天王改元续汉统第十九回 封王位洪秀全拒谏 火汉阳曾天养鏖兵第二十回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第二十一回 洪天王开科修制度 汤总兵绝命赋诗词第二十二回 向荣怒斥陆建瀛 钱江计斩蒋文庆第二十三回 勇鲍超独救江忠源 智钱江夜赚吴观察第二十回回 萧王纪夺旆镇江城 洪秀全定鼎金陵郡第二十五回 李秀成平定南康城 杨秀清败走武昌府第二十六回 攻岳州智劫胡林翼 入庐郡赚斩江忠源第二十七回 李秀成二夺汉阳城 林凤翔大战扬州府第二十八回 林凤翔夜夺扬州府 韦昌辉怒杀杨秀清第二十九回 钱东平挥泪送翼王 林风翔定计取淮郡第三十回 石达开诗退曾国落 李秀成计破胡林翼第三十一回 韦昌辉刎颈答钱江 李鸿章单骑渴曾帅第三十二回 谭绍洸败走武昌城 钱东平遁迹峨眉岭第三十三回 李秀成一计下江苏 林风翔十日平九郡第三十四回 林凤翔大破讷丞相 李开芳再夺卫辉城第三十五回 李秀成出师镇淮郡 林风翔败走陷天津第三十六回 完大节三将归神 拨九江天王用武第三十七回 陈英王平定江西地 刘丽川计取上海城第三十八回 取桐城陈其芒鏖兵 奉朝旨左宗棠拜将第三十九回 向军门败死丹阳镇 胡林翼规复武昌城第四十回 罗泽南走死兴国州 罗大纲夜夺扬州府第四十一回 李忠王定计复武昌 陈玉成弃财破胜保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温绍原尽忠 战许湾鲍春霆奏捷第四十三回 金陵城大开男女科 李秀成义葬王巡抚第四十四回 张国梁投殁丹阳河 周天受战死宁国府第四十五回 陈玉成大战薪水城 杨制台败走黄梅县第四十六回 李秀成义释赵景贤 林启荣大破塔齐布第四十七回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第四十八回 龙虎战大破陈玉成 官胡兵会收武昌府第四十九回 救九江曾国签出身 战三河李续宾殒命第五十回 战桐城忠王却鲍超 下浦口玉成破胜保第五十一回 何信义议献姑苏城 石达开大战衡州府第五十二回 李孟群战死庐州城 左宗棠捷报浮梁县第五十三回 雷正琯密札访钱江 杨辅清匿兵破庆瑞第五十四回 破曾军魏超成陷广信 降胜保李昭寿献滁州附 录《洪秀全演义》作者黄世仲黄世仲校点后记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传(明)朱鼎臣著;陈新整理(明)杨致和著;陈新整理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西游记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研究特别是《西游记》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资料。
-
古本平话小说集路工,谭天编《古本平话小说集(上下)》由九部刊刻于明清两代的平话小说组成,分别是《济颠语录》、《明刻话本四种》、《牛郎织女》、《清夜钟》、《人中画》、《世无匹》、《钟馗斩鬼传》、《钟馗平鬼传》、《桃花扇》。《古本平话小说集(上下)》最大的特点是版本精良。路工先生是国内著名版本收藏家,《古本平话小说集(上下)》各部份均为明清两代的孤本、善本,还有从日本内阁文库寻找回的版本。其次,《古本平话小说集(上下)》所有故事,均是久已脍炙人口的名篇。
-
隋炀帝艳史(明)齐东野人著;不经先生评;李悔吾校点历史有时很像一出荒谬绝伦而又合情合理的大戏,使人愁,使人喜,使人忧,使人怒,使人辗转反侧,使人扼腕叹息,沉迷其间,会在光怪陆离和萧萧沉郁中发现令人叫绝的惊喜。本书还原帝王将相的悲喜众生相,洞悉真实历史中的生存玄机。细读浩如烟海的正史典籍和逸史笔记,总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人和事,他们或是湮没在大历史事件的阴影里,或是消隐于纷杂迭起时代的繁琐记叙中,或是为民间艺人的演义传奇所歪曲,或是因其所处王朝并非正朔而遭忽略……加之近年来对历史过分歪曲的“戏说”影视的泛滥,历史的真实被浅薄的臆想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简单、机械得匪夷所思。作者对历史一直有“乐在其中”的沉迷,以及那种“魔鬼在细节”的考据癖,正可以充当一个“趣味历史学家”。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数十位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摘取他们精粹绝伦的人生片断,站在别人所忽略的角度去进行文学的、趣味的观察,回避“人的历史”而更加关注于“历史的人”,特别是聚焦于那些曾经无比鲜活、无比富有个性却又为时光积垢所黯淡的个体,展示了帝王将相在一场场生存博奕中的真实图景。作者写到了许多当时煊赫一时却多被后世忽略的帝王将相作者以流畅灵动的文笔,让读者能享受读史带来的乐趣,并重温那些质朴的音容笑貌,展现出他们未经雕饰的、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精彩一面……小说以隋炀帝一生的荒淫奢侈为主线,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隋炀帝深得先帝、母后宠爱,再加奸臣相助,于是废太子、谋父君得天下,此后便日日在宫中寻欢作乐,北方巡狩,耗尽天下资财,从长发迁都东京,开山为苑,掘地为湖,大兴土木,十六院中精选天下三千美女,不分昼夜,纵淫无坛工,巡游江都,沿途设无数行宫,劳民伤财,再下江南时,又发天下人夫财力,开凿大运河,营造江都,乐而忘返,下人献宫车以为机关,便在车中一夜幸一江南童女,以后越发淫淫,不理朝政,遂激起民心改向,一夜之间,被逼缢死,以谢天下。本书系建国后首次整理出版,国内稀有,文学史家郑振铎称之为一部“盛水不漏的大著作”,影响于后来的小说很大,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小说史上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李清照词鉴赏李清照《李清照词鉴赏》精选了李清照的数十篇经典诗词作品,并对之作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是一本较好的古典诗词读本。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女作家。其词构思尖巧,词句清新,早被公认为名家;其诗虽存留甚少,而英风豪气,不让须眉,亦足令人心折。
-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陈曦钟等辑校本书以目前通行的《三国演义》(即经过整理、标点的毛宗岗改本)为小说正文。本书辑录各本评语,目的在于提供资料,对于评语的观点以及评点者的真伪问题,未予置评,请读者在使用本书时加以必要的鉴别。
-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吕布赵云关羽,官渡赤壁街亭,斩华雄空城计长坂坡七擒七纵,一看三叹,三国风云起,几度夕阳红。该剧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豪强们为攫取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和频繁混战的动乱时代。展示了魏、蜀、吴纵横捭阖、逐鹿争雄的历史画卷!《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各怀心复事,都企图称王称霸。
-
过庭录宋翔凤〖过庭录〗十六卷清宋翔风(1776一1860)撰。此书为翔风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辑于汉皋,皆读书笔记。卷一至三为《周易考异》等,卷四至五为《尚书略说》,卷六为《尚书谱》,卷七至十杂说《诗》、《礼》、《春秋》、《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卷十一至十六杂考诸子及诗文。于经义多所发挥,其论子夏《易传》,据《汉书·儒林传》言韩婴亦以《易》授人,推《易》义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而不显,唯韩氏自传之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汲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沼殿中,曰所受《易》即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而好之,即更从受焉。子夏当是韩商之字,与卜子名字正同,盖韩氏之《易》,至是始显,故传韩氏学者,取传韩氏学者,取最后者题之为《子夏易传》,足备一说。其《周易考异》,谓陆德明《经典释文》凡言某家作某者,多其注中改读之义,非径改经文。其言一本作某者,皆王弼注之别本,皆别白甚精。其《尚书谱》以《尚书》皆孔子所撰集,故《论衡·书须篇》以“钦明文思”以下为孔子篇家之言,而汉时所得古文十六篇,亦未必真。故伏生能引《太誓》之文,而所传《尚书》,仍缺此篇刘欲所引诸文,司马迁不著于《史记》;马、郑亦不为逸十六篇作注,故皆不可信。宋氏专为公羊家言,而不菲薄左氏,于汉学,亦尊西京而多回护郑玄,不偏主一家之言,在本书中都有反映。此书征引繁富,考辨亦精,为清人读经笔记中之重要者。有光绪七年(1881)会稽章氏《式训堂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民间十九年(1930)北平富晋书社影印本。
-
昭明文选译注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主编;于非[等]译注;阴法鲁审订《昭明文选译注》一书是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海业余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吉林社会科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部分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协作完成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梁代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这部总集内容宏富,风格多样,文体完备,辞采绚丽,自成体系。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选萃,而且也是通过选篇体现编选者文学理论观点的批评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对后世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唐以来,研读《文选》蔚然成风,家弦户诵,形成专门的文选学。至清代,《文选》研究达到高峰。校勘、笺证、评点、注释皆有新的发明。此后,除黄季刚、高步瀛、骆鸿凯等少数学者继续惨淡经营之外,“选学”则日趋冷落。最近几年,随着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学术兴旺发达,“红学”、“龙学”勃然昌盛,而“选学”仍受冷落。很多古典名著都有现代的注本译本,为广大读者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供方便;而《昭明文选》这部重要而难读的文学典籍,至今尚无一部今注今译本。我们撰写这部《昭明文选译注》就是想弥补这一空白,为振兴“选学”贡献绵薄之力。《昭明文选译注》共分四部分:题解、原文、注释、今译。题解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中与本文有关的事迹,重点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原文以胡克家本为底本加以整理,包括校勘、分段、标点、简化汉字、统一古今字和异体字等。注释以李善注为基础,以五臣注为参考,并尽力吸收清代和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注文力求简明扼要,对各家之说不旁征博引,就我们的理解择善而从之。对那些众说纷纭或人所不云的疑难之点,我们不回避,就我们的体会做出解释。有的解释也可能是谬误的,但是能从谬误之中引来真理,也是一个进步。至于译文问题就更复杂些。首先是能不能译的问题。我们感到任何古文都可以译成今文。语言有它的可对换性。这是由语言的交际性质决定的。因此中文著作可以译成外文,外文著作可以译成中文。据我们所知,《昭明文选》已经译成日文、英文、德文。中外是这样,古今也是这样。古代文可以译成现代文,古代诗可以译成现代诗,古代赋也可以译成现代赋。当然,译文不能代替原作。这正如文物复制品不能代替原件一样,但是人们还是需要复制品,因为通过复制品也可以领略原件的奥妙。其次是要不要译的问题。《昭明文选》多数篇章是赋和骈文。一般古文有注解就可以通晓,而赋和骈文,只靠注解,普通读者仍然难以贯通文意,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够理解个别词句,却难以贯通全篇。我们是要以译文作津梁,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原作。译和注相比,更有它的难处。疑难之点,注释可以回避,译文却不可能越过。在今译过程中,不求古今文字上的机械对号,力求传达出原文的内蕴和风格,文类文,诗类诗,赋类赋。典故之类,朦胧之处无法直译,则囊括原意,另铸新辞。既要贴切原意,又要流利畅达。北京大学阴法鲁教授在百忙中审阅了部分书稿,提出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陆宗达教授多次询问本书的撰写工作,并为本书作序,王宁教授给予许多具体指导与帮助;上海图书馆顾廷龙研究员为本书题写书名。他们都给本书译注者以热情的支持与鼓励,我们深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