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
传统相声与中国文学的渊源、借鉴与融合刘小佳 著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书作者群囊括德云社专业相声演员以及大学学者,使本书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相声是我国传统的通俗艺术形式,随着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相声,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相声发挥了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其中的文哏类相声,从内容上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其他曲艺形式和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探讨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与中国文学在叙事、典故、修辞、语言、人物、风俗等方面渊源与借鉴,对于读者了解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的认识,对于传播很好的传统文化和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均具有积极的意义,让观众和读者能够了解传统相声中典雅与厚重的一面,也为专业相声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
悲惨世界[法] 维克多·雨果 著,李玉民 译《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悲惨世界》明面上是写主人公及法国人民的悲惨历程,实则是写人性的光辉。小说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主教感化后一系列感人事迹,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丑恶,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活得有尊严、仁义至善等高尚的道德情怀贯穿整本书,极富感染力。
-
封神演义之哪吒新传代言 著哪吒乃灵珠子下凡,协助姜子牙讨伐商纣。他生性顽皮,除千年妖精建下大功;却因杀死龙王三太子敖丙,且手段过于残忍,险些害了陈塘关百姓。他拜太乙真人为师,屡建战功的同时修炼心性,对于家庭、友情和责任都愈渐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担当。他曾被削去神力,打入凡间,体味人间疾苦不易,而这些都使他能更好地履行神职,也使他捍卫神界之路更具戏剧张力。随着哪吒的成长轨迹,我们得以共同见证一个不知深浅的顽童成长为享誉三界的无双战神,也见证一个侠义、正义的人格在纷繁复杂的争斗关系中凸显出弥足珍贵的英雄本色。 《封神演义之哪吒新传》是一个既尊重原著又注重创新的作品,其角色设定尤为出彩。比如经典角色东海三太子敖丙,在该作中以行恶人间的花花公子的形象出现,而哪吒与他的对决看似内容精简,却成为一条暗线牵动后续反转与复仇。不仅如此,书中哪吒和杨戬等天神关系形同兄弟,诸神配合燃爆肾上腺素!爱与责任、尔虞我诈、迷途知返等故事元素,撑起该作品对于全年龄段读者的吸引力。全书剧情草蛇灰线,反转不断,人物线索清晰并联。
-
红楼梦[清] 曹雪芹,高鹗 著中国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很好之作。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
世说新语[南北朝] 刘义庆 著,马青青 译本书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两百多年间士人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涉及政治、思想、道德、文学、哲学等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鲁迅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是“名士的教科书”。
-
水浒传施耐庵 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各阶层人士被逼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一大批经典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潮骚[日] 三岛由纪夫 著,尤海燕 译早春暮日,忙碌的歌岛海滨上,少年新治见到了一张美丽娴静的面庞,少女初江见到了一双真挚明亮的眼眸,这场无声的邂逅,在他们的心中擦起了恋爱的火花。 海潮滔滔,渔歌唱晚,纯真懵懂的少年少女,在安宁的海岛上相知相思,尽管不远的将来还有重重考验等待着二人,但他们终会凭借善良和勇气收获幸福……
-
罪与罚[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贫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深受尼采与拿破仑思想的影响,蓄意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却被她无辜善良的妹妹丽扎维塔亲眼目睹。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了掩人耳目而杀害了可怜的丽扎维塔,制造了一场惊动全城的凶杀案。此后,深受良心折磨的拉斯柯尔尼科夫才发现自己难以承受,最终在索尼娅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最终获得了心灵的安宁。 陀翁总是将主人公放在极端环境中来考验人的心理,并由此爆发出强大的震撼力。看了《罪与罚》,就能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与夺取生命的巨大罪恶感,同时,作者将生活在惊恐与提心吊胆的逃亡,以及那无尽的懊悔与苦恼描绘得丝丝入扣,带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警醒作用。
-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著《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共五十六回,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生活,作者一方面揭露了科举对时人的禁锢,一方面又歌颂少数人物对自我的坚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儒林外史》不仅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的创作,而且对现代世界文学也有深远的影响。
-
海语黄衷 撰,台海见闻录,董天工 著《海语》三卷,明代黄衷所撰,清刻本。此书成于嘉靖十五年(1536)。由于明代沿海等地屡受倭寇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嘉靖元年(1522),明政府封闭了泉州、宁波等外贸港口,广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通商口岸,黄衷有机会接触来往于外洋的人,包括舟师、舵卒、商人、番客等,并与他们交往甚密,彼此熟悉,甚至结为好友,这样,便于他了解海外情况,有出洋经历的人乐于畅谈海外风物,黄衷便一一录下,久而久之,获取资料甚多,遂把记录稿归纳整理成书。此书是黄衷的一部海外风物志,按其内容分为四类:风俗、物产、畏途、物怪。记述了明代广州与暹罗(今泰国)、满剌加(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之间的交通往来,以及这两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物产等。《海语》所记虽非作者亲历目睹,但主要出自来华番客、舟师、舵卒所亲见,是明代中叶的一部重要的中外交往著作。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台海见闻录》清代董天工撰,二卷,清抄本。董天工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跨海东渡到台湾,任台湾省彰化县教谕,亲自撰文执教台湾百姓,创办学校,广收学生,普及文化教育,改良落后习俗等。此书就是董天工根据自己在台湾五年间眼见耳闻的事实所辑,行文简洁但内容丰富,包括有山川,建置,营制,习俗,物产等方面的记述,对于全面了解清代台湾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