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 著,刘中桥 改编清时康雍年间,“醇儒”安学海在垂老之年出任河工知县。因不善于逢迎上司,被革职拿问。其子安骥闻讯筹金往救,途中误投能仁寺,险遭凶僧杀害,幸亏立志为父报仇的侠女十三妹弹杀凶僧,始免于难。同时获救的有村女张金凤及其父母。十三妹做媒,将张金凤许配与安骥,并解囊赠金,借弓退寇,使安骥一行人平安到达淮安。此时安学海的案情,已为软差查清,冤屈得以伸雪。但安学海经过这场宦海风波,弃官不做,以“还弓取砚”的线索找到了十三妹。十三妹原名何玉凤,系被纪献唐所害的何将军的女儿。她从安学海口中得知纪献唐已被诛杀,大事已了,心无所系,本想出家,后来经过壮士邓九公等人的劝导,也嫁给了安骥。在安学海的细心指导下,安骥中举,翌春又点探花,从翰林院编修,逐步升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简放山东学政,政声载道,位极人臣。
-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刘庆云标点《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乃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义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原本为五十五回,现在通行的刻本是五十六回。《儒林外史》的批判矛头主要是针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作品塑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字敏杆,安徽全椒人。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
冬梅林杉 原著,大鲁 改编,温勇雄 绘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瑞金北上,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红五团直属连指导员李冬梅因故留下,坚持斗争。在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她随时随地站稳党的立场,密切联系群众,终能从无到有,发展了一支游击队,狠狠地打击了敌人,使革命的红旗永远不倒,一直到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游击队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这个故事,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人心,增强人们的革命斗志。
-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儿女英雄传(青少版)》共四十一回。讲述英雄聪慧的保玉凤的父亲被仇家纪献唐所害,因为纪位高权重,自己老母又须赡养,何玉凤不得不改名为十三妹,投奔了邓九公,避难于青云山上。安骥的父亲也被人陷害入狱,他本是文弱书生,为了救父,只身一人从就城奔赴淮安。……最后,安骥改派山东任学台,一切皆大欢喜,安家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
福楼拜小说全集(法)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著;李健吾,何友齐译福楼拜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本套书是他的小说全集,《全集》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收《包法利夫人》及《萨朗波》;中卷收《情感教育》及《圣安东尼的诱惑》;下卷收《三故事》及《布瓦尔和佩库歇》。
-
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演义》长篇白话小说。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
花间词赵崇祚《花间词》编成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年),是一部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词的总集。全书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与蜀地无关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与西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亦可以把他们称为“西蜀词派”。
-
苦旅汤建元著暂缺简介...
-
海公大红袍全传 海公小红袍全传(清)佚名编撰;李永祜,李文苓,魏水东校点《海公小红袍全传〉是《海公大红袍全传》的续篇,主要描写海瑞晚年的政治活动。本书的校点,以文德堂刊本为底本,以光绪二十七年石印本及上海昌文本局石印本为主要校本。底本有部分回目目录与正文不一致,除个别回目外,原则上以正文回目的准予以统一。对底本个别章回缺叶部分,据校本作了增补;对底本中少量明显的错别字作了订正;增补脱文,以圆括号标识。根据本丛书的体例,上述校理之处均不出校记。另外,将原外14幅文物乡像附印书前,以飨读者。
-
水浒传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