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
读词常识夏承焘,吴雄和著夏、吴二位词学名家合著这一本小册子,就是要向最广大的读者讲述“词”的常识,以普及中国文化。唐宋词是中国文学的辉煌篇章,用不足六万字的篇幅讲得如此清楚真是不容易。老一辈学人传授知识的良苦用心和深入浅出的功力非常值得今天的知识分子好好学习。
-
三国演义(明)黄正甫刊本;张志和整理暂缺简介...
-
词学概说吴丈蜀著本书是有关词的基本知识的概论性著作。全书共分十章,综合各家之说,对词的起源、流派、分类、体裁、名称、用语以及韵律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论述,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有益读本。本书是一部知识性作品。除了词的写作和欣赏方面的知识不属本书讨论范围,没有涉及,其余有关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本书里几乎都谈到了。其中还以较多的篇幅介绍词的格律。由于词律和诗律有密切关系,所以附带也扼要地介绍了诗的格律。而词韵和诗韵也有密切关系,因而在本书中也简要地介绍了诗韵。但是本书不是为了教人作词而写的。作词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除了需要懂得词的格律,还要具备相当的古汉语知识和历史知识,也要懂得写诗词的特殊修辞方式。这三者缺一不可。可是这三项条件中的任何一项,都木是轻易能够掌握的。所以,在没有具备这三项条件以前,最好不要写旧体诗词,以免浪费精力。词这种文学体裁是前人创造的,而从事词的研究工作,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前代词人及其作品。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本书所举的词例,都是前人的作品,其中包括从唐代到清李的作品,主要是宋代作品。前人的作品中,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内容虽有比较健康的,但多数是抒写个人的得失,或是茶余酒后、春花秋月的无聊吟咏,缺少社会意义;许多作品还夹杂糟粕。本书为了举例的需要,虽然尽可能选取较有思想内容的作品,但其中也不免有情调不健康的作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前人研究词学得出的比较合理的论断。书中另有一部分论点,不敢苟同前人的说法,而是个人的见解。书中也引用了经过前人整理的一些资料。
-
红楼梦(清)曹雪芹,(清)高鄂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清朝的“乾隆盛世”。流传二百多年来,其影响之深远、广泛,是我国任何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都必须难以与之相比的。《红楼梦》不但受到千千万万读者的珍爱,而且一直有许多学者潜心研究它,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甚至外国也出现了“红学家”。《红楼梦》的中心内容是描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这一悲剧是非同凡响的,它突破了“花园幽会,私订终身,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大团圆”陈套。宝黛悲剧只是《红楼梦》中心动魄的主要一幕。与其相映的,如晴雯、尤三姐、鸳鸯之死于抗争,妙玉、惜春之遁入空门,平儿、香菱之沦为婢妾,甚至连元春之晋封贵妃,又何尝不是一幕幕悲剧。通过并围绕这些悲剧,展开了种种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展示了一幅森罗万象的封建末世的历史画卷。
-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作者文康,姓费莫,字铁仙,自号燕北闲人,满洲镶红旗人。该书约成于清道光年间,原有五十三回,后因辗转散失,到刊行时仅剩前四十回。该书民间版本较多,流传甚广。本次出版在文字上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了整理。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十三妹何玉凤智勇双全、嫉恶如仇的豪爽性格和狭义品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曲折。语言为较纯正的北京话,生动活泼,细腻风趣,是古典侠义小说中写得较为出色的一部。但该书结构松散,何玉凤形象与性格亦略显不够协调。另外,由于作者受时局限,书中宣扬和美化了封建伦理道德,掺杂了一些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读者当自可判辨。
-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三国全传》、《三国英雄志传》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生于杭州,祖籍太原。该书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是作者根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遗闻佚事等丰富资料创作而成的;是在戏曲、平话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加工、丰富、提高的。罗贯中吸收了群众艺术的营养,又考据史实,把纷乱的三国历史按年代、事件、人物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写成这部巨著。 《三国演义》的内容,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近百年的历史故事。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的总危机,人民生活无着,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农民大起义。接着写了董卓恶毒凶残引起了其他军阀的不满,十七镇诸侯联合起来对他声讨。董卓被杀,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力量,并进兵江南。孙、刘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自此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也各有胜负,最后西晋灭蜀、伐魏、灭吴,复归一统。
-
镜花缘(清)李汝珍著《镜花缘》所反映的时代下不是作者生活的清朝,而是假托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统治的时期。作者虽然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的是在一个虚幻的海外世界,发生的种种离奇神异的故事,但这个奇异的幻想世界反映的却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现实。 全书的线索十分单纯而又明晰。在结构安排上,全书可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四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弟,心存失落忧郁之感,既跟随妻弟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四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一卷。后五十四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又在人间重聚,后唐小山又重进仙山。结属写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又下招明年重开女试。
-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著《封神演义》意义最大、表现得最成功的是对暴君、暴政的揭露和批判。描写纣王荒淫无耻,并设炮烙、虿盆等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刊,残害忠良,涂炭生灵,其罪恶罄竹难书。于是,像杜元铣、梅伯、比干、闻仲等忠臣,也都冒死挺身反对纣王的暴虐,大骂“昏君无道”。这是从殷商内部发出的批判斥责之声。而外部,更有周武王、姜子牙和各方诸侯兴兵“吊民伐罪”,对纣王进行摧毁性的武装斗争。本来,商、周在历史上并无君臣之分,而小说却把武王伐纣说成是“以臣伐君”,“以下伐上”。姜子牙也再三鼓吹“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而且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敢于违抗父命,蔑视统治者的权威,表现了“犯上”的反抗精神。这种思想倾向,和小说中也曾反映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封建伦理,是完全悖逆的。这种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作者一方面以悲惨的结局,批判了愚忠愚孝的行为,但同时又表示赞赏;一方面将阐教与截教之争表现为正义与邪恶之争,但末了不分善恶黑白,连恶贯满盈的纣王及申公豹等截教神魔的灵魂,也都登上了封神台。矛盾调和,皆大欢喜,使小说的积极意义有所冲淡。
-
中华名赋集成郭预衡唐宋元明清卷选名赋八十一篇。唐宋文人立于庙堂之上与功名对话,激昂慷慨,从容而自信;此后赋家缅古伤今,从容旷淡到远到纤细精巧。赋如潜流流淌千年,佳作名篇不绝如缕。魏晋南北朝卷选入魏晋南北朝名赋五十八篇。赋体纷呈,音韵谐畅。伤家园之悲,叹田园之美,嗟忧生之情,显魏晋风度。超前启后,是赋章流布影响最为广远的作品群。先秦两汉卷选入先秦到汉末十三篇,精粹之作尽在此中。先人站在天地之间与神灵对话,气象万千,浑涵汪茫,显磅礴大气,有云水襟怀。贳通赋史,精华尽收。权威版本,学人必备。赋曾是“文学恐龙”,统治文坛数百年并影响了此后所有的文学样式。国学名家郭预衡先生主编,共精选历代名赋一百七十二篇。卷卷厚重,篇篇精粹。字字珠玑,是三千年的文学长廊,潜藏着古人不曾变易的文化基因。辞赋研究专家释义精当,自出机杼。
-
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程毅中辑注宋元话本代表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遷,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階段。这已为不少文学史家所论定,然而还有一些问題有待于深入探讨。这一个问題是话本是不是说话人的底本,有人增提出「话本一词根本没有「说话人的底本」的意思」,「话本」就是指故事,那么说来,话本这一文体是否存在就成问题了。可是,说话人曾有底本是无可怀疑的。话本指说话人的底本,这只是一种比较概括的说法。如果对具体作品作一些分析,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提纲式的简本,是说话人准备自己使用的资料摘抄,有的非常简略,现代的说书艺人称之为「梁子」,另一种是语录式的繁本,比较接近场上演出的格式,基本上使用口语,大体上可台说是新型的短篇白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