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
永世流浪的犹太人史(法)端木松;罗国林 译永生是一种享乐,或许也是一种酷刑。犹太人阿哈斯韦卢斯因妒忌拒绝善待受刑的耶稣而遭到耶稣的惩罚,被罚永世流浪,永不死去。行去了几个世纪之后,他在威尼斯海关偶遇了“我”,对“我”讲述起他那些奇情诡谲,穿越时空的流浪故事。这个犹太人身上总有足够的钱,他用他不死的身躯成为了拿破仑的信使,哥伦布的传译,他是尼禄皇后的情人,怂恿君尼禄烧毁“永恒之城”罗马,报复了罗马帝国对以色列国民的奴役,他装扮成泰马尔伯爵夫人的随从,并跟随夏多布里昂赴圣地朝圣,见证了两人极为浪漫的爱情传奇,他化为为唐朝西行的玄奘。100多年以前,人们主要乘坐马车出行,时速大约是8千米;今天我们广泛乘坐的喷气式飞机,平均时速已经超过800千米。技术进步使地球变小,使旅程变得舒坦,但也使行走变得庸常甚至轻佻。消费主义时代里的“旅行”,似乎不再具有文明史上的曾有的分量。“旅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酵母之一。它的历史始于类人猿迁居地面,行走向广阔地表之际,与人类进化史同样古老。旅行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流动性”的表现史。正是因为人类没完没了的流动,土地才得以开垦,疆域才得以伸展,物资才得以流通,物种才得以迁徙,技术才得以交流,信念才得以传播,自由才得以体现,文明才得以成熟与蜕变……
-
天上人间溶一泽 著《天上人间》系一部商战言情小说,通过复杂的商场纠纷,展示了人类善良的天性及物欲前人性的丧生。
-
亮剑都梁 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文学发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人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策划出版了这套“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为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丛书,成立了丛书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均为密切关注和深刻了解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动态的资深评论家。委员会从历史评价、专家意见和读者喜好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众多优秀长篇小说进行综合评定,从中选出70部描写我国人民生活图景、展现我国社会全方位变革、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品力作。《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这些作品,大多为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重大***奖项的长篇小说,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代表了中国文坛70年间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成就。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的使命任务,通过《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的出版,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同时,倡导精品阅读,带领和推动未来的中国文学原创出版。
-
心灵的焦灼(奥)茨威格(Zweig,S.) 著,张玉书 译本书是茨威格在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相比他的中短篇,《爱与同情》的情节并不复杂:少尉霍夫米勒偶然认识贵族女子艾迪特。艾迪特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姑娘,霍夫米勒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小说着重于心理层面分析,细腻剖析着“同情”在外界作用及内心意志的互搏下,呈现出来往往是失去控制的两面性。
-
改制王江改制是一次社会裂变,将人的命运铸成交响,舒缓而凝重……《改制》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故事,作者无疑拥有丰沛的经验材料。但经得多,见得就深,王江由改制而思考人——人在这“人间喜剧”中的命运,这种命运由社会、历史,由人的作茧自缚和当局者迷,由人的欲望和人们勇气共同写定。王江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他的思考总是在编整他的经验,他和他的很多同代人一样,从未失去理想主义的社会关切,他们坚信,人之病源于社会之病,因而,对个人境遇和命运的探究,多少总会趋于有关社会的总体性寓言。这即是《改制》的魅力所在,它是一个深明世事之人对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的一次力求超越的把握和表现。——李敬泽小说通过描写官场、商场、情场中的各种纠葛,反映了国企改制进程中的种种障碍和艰辛以及无奈。凯粤公司总经理杨启明跳楼自杀了——一位年富力强、真抓实干,将拥有近十亿资产的上市公司的改制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风云人物,何以流星般倏然而逝?是贪污受贿?是因为女人?是……众说纷纭之中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个神秘的黑衣人——曾与杨启明有过生死之交的郎士群渐渐浮出水面……
-
狼商新朝★销售精英的商战小说★中国顶尖企业间最残酷的销售厮杀,透视中国市场的销售潜规则。 [内容介绍] 销售就像上山打猎,既要技巧圆熟,更需要本能直觉。我不是猎手,我只是一名销售。我在市场的丛林里挣扎着过活。中国顶尖企业间最残酷的销售厮杀。销售的圈子,天天都有人设局,入局,出局;有局就会有变数……做销售就像谈恋爱,靠的就是忽悠……他们是最会设局的狼,是最危险的当局者,却短训班在不经意间掉进别人的圈套……让对手入“局”,给自己下“套”;我为鱼肉,人为刀俎……销售原来只是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斗……华兴、中为是国内众所周知的通信行业巨头。我因向往更优秀的生活跳槽来到华维做了一名普通的销售。在看似风光的工作背后,在令人咂舌的大项目面前,我随即成为别人的炮灰。但是来不及品尝失败的滋味,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接踵而来……假如不能随机应变有力反击,我的人生将会瞬间滑入彻底的黑暗……人情与利益,真情与诱惑,亲情与疏离,生活的大幕缓缓拉开。我周旋于大老板、小主管、关键先生与幕后黑手之间;周旋于亲人、女友与同事之间,迎来送往,辗转腾挪。我有快乐,但也有悲伤;我失去自我,但也赢得尊敬……
-
天使坠落的城市(美)伯兰特 著,杜默 译1996年1月29日晚,一场无名大火烧毁了历史悠久的威尼斯凤凰歌剧院。这是所有威尼斯人的灾难。是疏忽致灾还是人为纵火?本文作者约翰·伯兰特恰在火灾3天后来到威尼斯,和15年前在沙凡纳一样,他扮演起记者兼侦探的角色,渐渐介入这个水上奇都的生活与回忆之中,在复杂如威尼斯城中小路一样的人际关系中,见识到城与人的本相:也许是,在华美中沉沦。 随着作者的探寻,一座座古典宫邸打开神秘的大门,一个个贵族名人、无名小卒说出心里的秘密。 与《午夜善恶花园》一样,这又是一本纪实小说,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同...
-
山水画费明华一个建筑工程师八年的心血,一个年轻人与命运抗争的励志史。 萧寒,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不满足于在出生的小地方过一辈子平淡的生活,那里的人情、世故不能束缚他,于是他揣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一人跑去了沿海的某座城市,开始了人生之旅。外面的花花世界,权势、金钱、人性、真情等统统砸向于他,令他一时无法适从,在商海中滚爬,在政界中摸滚,最后老来终于得到人生的感悟:人生一路走来,如山如水,这是一幅山水画,令人如痴如醉。本书内容根据作者本人的经历历经八年写成,是对自己人生一个阶段的总结,心态犹然。本书内容根据作者本人的经历历经八年写成,是对自己人生一个阶段的总结。萧寒,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不满足于在出生的小地方过一辈子平淡的生活,那里的人情、世故不能束缚他,于是他揣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一人跑去了沿海的某座城市,开始了人生之旅。
-
不存在的女儿(美)金·爱德华兹;施清真 译简介★和《可爱的骨头》一样美丽,只是更加恢宏与《追风筝的人》一样残忍,只是更加细腻★全美销量超过300万册《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洛杉矶时报》畅销榜第一名《出版商周刊》畅销榜第一名 《华盛顿邮报》畅销榜第一名……等全美十四大排行榜冠军★台湾:博客来、金石堂、诚品三大网络书店排行榜冠军上市两个月,印数超过八万册销售势头超过《追风筝的孩子》★《追风筝的人》三十周登上《纽约时报》冠军,《不存在的女儿》七周就办到。1964年,一个大风雪的夜晚,医生戴维亲自为妻子接生。一对双胞胎降临人间,其中的女孩却患有先天性唐氏症。为了保护家人,或者保护自己,戴维欺骗妻子女儿已夭折。这个决定从此让两个家庭变了样……人生旅途当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这种经历:在某个时刻,我们的某个决定,某个动作,当时自己并不能了解。很久以后,经过反复思量,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决定造成了怎样的结果。活着的儿子和“死去”的女儿;物质生活无虞,唯独不能坦诚相对的夫妻,困苦艰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诚勇敢的单亲妈妈……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瞒的人、渴求父母关爱的孩子、因没有子女而感到虚空难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书中每个人与命运挣扎奋斗着,用力背起人生的苦难重担……本书作者是美国女作家金?爱德华兹的长篇处女作。2006情牵欧美,2007感动华语世界,《纽约时报》第1畅销书、《华盛顿邮报》第1畅销书、《出版商周刊》第1畅销书、《今日美国报》年度好书。这个夏天,你如何拒绝?!作者简介金·爱德华兹:生于德州,长于纽约,现为肯德基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常于各地举办写作工作坊,著有短篇小说集《火王的秘密》。《不存在的女儿》是她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她是美国各大文学奖项的常胜客。2002年她获得怀丁基金会的怀丁作家奖(Whiting Award),1998年则人选海明威文学奖。她还得过芝加哥论坛报举办的倪尔森爱格林奖(Nelson Algren Award),全国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等等。 编辑推荐全美销量超过300万册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洛杉矶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出版商周刊》畅销榜第一名 《华盛顿邮报》畅销榜第一名 …… 等全美十四大排行榜冠军 《追风筝的人》三十周登上《纽约时报》冠军,《不存在的女儿》七周就办到 台湾销售成绩 上市两个月,印数超过八万册 销售势头超过《追风筝的孩子》 博客来、金石堂、诚品等网络书店排行榜冠军 疗伤的小说,安慰每一个千疮百孔的心灵。难过的人看完,会觉得世界仍是美好的。伤心的人看过,会觉得明天依旧有希望。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个勇敢的抉择,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以为生命的圆应该完美无暇,却错过了放大镜下缺角所折射出来的美丽光芒—— 一个谎言,从此让两个家庭变了样,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疗伤的小说,安慰每一个千疮百孔的心灵;难过的人看完,会觉得世界仍是美好的;伤心的人看过,会觉得明天依旧有希望。这是一部探究与揣摩人性的书——最为隐蔽也是最为复杂的人性,只显示在非正常状态中。——曹文轩《不存在的女儿》触及了许多非常根本的家庭问题:父亲封闭沉默,母亲寻找独立,儿子在太多的不确定之中挣扎成长。华人家庭向来压抑,《不存在的女儿》证明这个课题其实举世皆然,唯有爱与温暖可以带来救赎。——豆瓣台湾读者每个人都会为书中那感人肺腑的情怀而动容。故事中的人物像魔咒一样紧紧牵引着你,让你看到一段建立在童话般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如何被最世俗的处世哲学撕成碎片。谎言、秘密、恐惧、悲哀,这本美丽的小说里全都有了。——《华盛顿邮报》爱不释手的畅销好书,感人的家庭悲剧。父亲超乎常理的行为连带影响了每个角色,竟然使得他所爱的人陷入绝境。(情节中的)人性幽微与包容体谅,让故事充满希望,高度推荐。 ——《图书馆》书摘1964年三月一她临盆前的几小时下起了雪。起先只是午后阴沉的天际飘下朵朵雪花,而后大风吹得雪花滚滚飞扬,盘旋在他们宽敞前廊的边际。他站在她身旁,倚在窗边,看着雪花在强风中翻腾、回旋,缓缓飘落到地面。附近家家户户点亮了灯火,树木光秃秃的枝干变得雪白。晚餐之后,他生了一炉火。他大胆走入风雪中,拿取秋季堆积在车库旁边的柴火。冷咧的寒风打着他的脸颊,车道上的积雪已经深及腿肚。他捡拾起木块,甩去上面柔软轻盈的白雪,抱着木块走回屋内。壁炉里的火花马上引燃熊熊火光,他在壁炉前盘腿坐了一会,一面添加木块,一面看着火花跃动,火焰周围带着一圈蓝光,令人昏昏欲睡。屋外白雪在黑暗中静静地持续飘落,积雪银白、深厚而静默,彷佛街灯投射而下的圆锥光束。等到他起身往窗外一看,他们的车已经变成街角的一座白色小山丘,先前印在车道上的脚印已被填满,不见踪迹。他拍去双手的灰烬,坐到沙发上的妻子身旁。她双脚垫在靠枕上,肿胀的脚踝交盘,一本斯波克医生的育儿宝典四平八稳地摆在她肚子上。她读得出神,每次翻页就不自觉地舔一下食指。她双手纤细,五指短而强壮,阅读时心无旁鹜地轻咬着下唇。他看着她,心中顿时充满挚情与惊叹:她是他的妻子,他们的宝宝即将诞生,预产期只剩下三星期。这是他们第一个宝宝,而他俩结婚才一年呢。他拿条毯子盖住她的双腿,她微笑地抬头一望。“你知道吗?我始终想不通那是什么感觉。”她说,“我是说我们出生之前。真可惜我们不记得。” 她拉开袍子,脱下穿在里面的毛衣,露出像西瓜般圆硬的腹部。她伸手抚过它圆滑的表面,火光映着她的肌肤闪动,在她的发际洒下金红色的光影。“你猜那种感觉像不像置身一个大灯笼里?书上说灯光穿得透我的皮肤,小宝宝已经看得见。”“我不知道。”他说。她笑笑,“怎么不知道?”她问道,“你是个医生。”“我只是骨科医生。”他提醒她,“我可以告诉你小宝宝胚胎时期的骨化历程,但仅此而已。”他抬高她一只脚,裹在浅蓝色袜子里的足部细致而肿胀,他动手轻柔地按摩:她脚后跟的跗骨强劲有力,脚掌骨和趾骨隐藏在肌肤之下,密密相迭的肌肉彷佛是把即将展开的扇子。静悄悄的屋子里充满了她的呼吸声,她的足部温暖了他的双手,他脑海中浮现出骨头的完美、隐秘与匀称。在他眼里,怀孕的她显得美丽而脆弱,苍白的肌肤上隐约可见细微的蓝色血管。怀孕过程非常顺利,无需任何医药限制。尽管如此,他已好几个月没有跟她燕好。他发现自己反而只想保护她,抱她上楼、替她盖被子、帮她端布丁等等,“我不是病人。”她每次都笑着抗议,“也不是你在草坪上发现的雏鸟。”虽说如此,他的关爱其实令她相当开心。有时他醒来看着沉睡中的她,她的眼睫毛轻轻眨动,胸脯缓慢而平稳地起伏,一只手伸到一旁,小巧得能让他完全握住。她小他十一岁。不到一年前,他初次与她相逢。当时是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六,天气阴沉,他到市区的一家百货商店买领带,刚好看到她乘坐电扶梯上楼。三十三岁的他刚搬到肯塔基州的列克星顿。她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仿佛美景般,一头金发在脑后盘成优雅的髻,珍珠在她颈部与耳际闪闪发光。她穿着一件深绿色的毛外套,肌肤澄净而洁白。他踏上电扶梯,推开人群往上走,力图让她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她走到四楼的内衣与丝袜柜台,他试图跟随她前进,穿过一排排挂满内衣、胸罩、内裤的货架,件件衣物散发出柔软的光泽。有位身穿白领、天蓝色洋装的售货小姐拦下他,微笑着询问有何需要服务之处,他说想找件睡袍,同时双眼不停地在货架间搜寻,直到看到她的金发及深绿色的身影为止。她微微低头,露出洁白优美的颈线。我想帮住在新奥尔良的妹妹买件睡袍,他当然没有妹妹,或是任何他所认识、尚在人间的亲人。售货小姐离开,不久之后拿了三件质料结实的绒布睡袍过来,他漫不经心地挑拣,几乎连看都没看就拿起最上面那件。售货小姐说有三种尺寸,下个月还有更多颜色可供挑选,但他已经走向货架之间,手臂上披着那件珊瑚色的睡袍,皮鞋在地砖上发出刺耳的声响,焦急地迈过其他顾客朝她走去。她正检视一迭昂贵的丝袜,丝袜细致的色彩映着光滑的玻璃柜台闪闪发亮:灰褐、天蓝、还有像猪血般深暗的红栗。她绿色外套的衣袖扫过他的袖口,他闻到她的香水,气味淡雅却弥漫各处,好像他以前在匹兹堡学生住处窗外浓密、洁白的紫丁香花瓣。当年他住在地下室,低矮的窗户外面一片灰暗,总是蒙上钢铁工厂的煤灰,但到了春天紫丁香盛开,洁白与淡紫的花瓣紧贴着窗面,香气如同光线般飘进室内。他清清喉咙,几乎难以呼吸;他举起天鹅绒睡袍,但柜台后面的店员正在讲笑话,没有注意到他。他又清清喉咙,这下她才不耐烦地瞄了他一点,然后对她的顾客点点头,对方手里拿着三包薄薄的丝袜,彷佛是大张的扑克牌。“抱歉,阿舍小姐先来的。”店员冷淡而傲慢地说。他们的目光再度相逢,她的双眸有如她的外套一般深绿,他看了深感震慑。她上下打量着他:端整的斜纹软呢大衣,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颊冻得通红,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她绕有兴趣地笑笑,略为高傲地指指他手臂上的睡袍。“买给夫人的?”她问。他注意到她讲话带着一丝优雅的肯塔基州口音。在这个仕绅望族所组成的城市中,这些特点满要紧的,虽然仅在此地住了六个月,他已经知晓这一点。“琼,没关系,”她转头对店员说,“先帮他结帐吧。这位可怜的男士置身成堆蕾丝之中,肯定感到不知所措。”“帮我妹妹买的。”他对她说,极力想扭转先前给人的坏印象。他在此地经常犯错,讲话不是太直接,就是太坦率,老是得罪人。睡袍从他手臂中滑落到地上,他弯下腰拾起,脸红得跟玫瑰花似的。她的手套平摆在玻璃柜台上,光溜溜的双手轻轻交握在旁。他窘迫的模样似乎让她心软,因为当他再度迎上她的目光时,她的双眸流露出和蔼的光芒。他再试一次。“对不起,我似乎不晓得自己在做什么,我赶时间。我是医生,到医院快迟到了。”她的微笑随即起了变化,逐渐带着严肃。“原来如此,”她边说边转头面对店员,“琼,真的没关系,请先帮他结帐。”她答应他的邀约,同时用娟秀的字迹写下了她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学会写一手好字。班上的老师以前是修女,循循告诫学生们写字的艺术。她对大家说,每个字都有形状,而且形状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大家必须将之表现得完美无缺。这个八岁,瘦小白皙,日后将穿上一袭绿色大衣,成为他妻子的小女孩,用她细小的手指紧握着笔,独自在房间里练习草体,直到写出行云流水般的优雅字迹为止。日后听到这件往事时,他想象她的头低垂在台灯灯光下,手指费尽地紧握着笔,心里不禁佩服她的毅力、对美的坚持,以及她对权威师长的信赖。但那天他对这些往事一无所悉,那天他把小纸片放在白医袍的口袋里巡视一间又一间病房,只记得字母在她笔下流畅而出,组合成她完美的姓名。他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给她,隔天晚上请她出去吃饭,三个月之后,他们就结婚了。如今,在她怀孕的最后几个月,那件质料柔软的珊瑚色睡袍,她穿得合身极了。她先前发现睡袍好端端好摆在那里,便举高了给他看,但你妹妹好久以前就过世了,她惊讶地说,忽然大惑不解。在那一刻,他整个人呆住了,脸上微微一笑,一年前的谎言像只黑鸟似地猛然飞过屋内。过了一会,他不好意思地耸耸肩,我得说些什么吧,他对她说,我得找个法子问出你的名字。她听了微笑,走过房间拥抱他。雪花从天而降。接下来的几小时,他们阅读、聊天,有时她拉起他的手,把手摆在她的腹部,让他感觉宝宝的蠕动。他不时起来添加柴火,瞄瞄窗外的积雪从三英寸累积到五六英寸。街道柔软而静谧,仅有几辆车。……
-
最后一课(法)都德(Daudet.A.);郝运 译《最后一课》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生平中三部重要作品的合集,包括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和长篇小说《小弗罗蒙和大里斯勒》。作品以美妙的笔触、精巧的构思,展现了生活在法国底层社会人们的真诚、守信、善良和坚强的品质,描绘了法国南方美丽如画的风光,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作者的终极人文关照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