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和解(日) 志贺直哉著 刘立善译“如果说死亡是永远的黑暗,那么,人生就是高原上寒冷的薄暮。” 本书是志贺直哉久负盛名的自传性中篇小说集“和解三部曲”,收录了《大津顺吉》《和解》《一个男人·姐姐的辞世》。《大津顺吉》承前,《和解》启后,从第一人称视角阐述了主人公与父亲从冲突走向和解的纠葛历程,而《一个男人·姐姐的辞世》则从他人的视角重新看待这段复杂的关系,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文体笔风,都堪称典范。主人公渴求父爱而不得,同时又因父子观念相异而生出嫌隙,痛苦不堪,虽然渴望和解,却也深知只有从内心深处生出和解的意愿,自己先与自己达成和解,才能真正跨越父子之间的鸿沟。也因此,到最后和解终于到来时,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次彻底的、从里到外的、不会再生变故的和解了。而通过对父子关系的剖解,作者/主人公也实现了对自我道德的剖解。
-
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俄罗斯)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著 ; 李英男, 尹城, 连星 译.美狄亚•西诺普里膝下没有子女。她虽然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巫美狄亚同名,但她却是整个大家族的守护神——她不像女巫那样杀戮,而是倾尽心血在脆弱的家庭内部维持联系,用她的操劳和博爱将亲人们聚集在她所居住的克里米亚半岛上,不论亲疏远近。俄罗斯人、立陶宛人、格鲁吉亚人、朝鲜人、北方少数民族乃至来自海地的黑人儿媳,这些亲戚都是美狄亚的孩子,都属于受她庇护的大家庭。而她的侄孙女玛莎则在爱情的驱使下,冲破了传统道德的束缚,最终跌入痛苦的深渊。几代人迥异的生活围绕着小小的克里米亚半岛展开,折射出二十世纪这片土地上一段段引人回味的历史。
-
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日]川村元气《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三十岁、和猫相依为命的普通邮递员“我”的故事。从医生那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日不多后,我绝望地回家了,却意外遇到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的男子,他提出了一个听起来荒诞却极具吸引力的交易:世上每消失一样东西,我就可以多活一天。我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因为这世上没必要的东西太多了,然而,事情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决定权不在我,是由他提出要消失的东西。于是,电话、电影、时钟陆续消失,此时我才真切感受到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原来我的内心一直有个黑洞,只知向外索取,却从未真正珍视自己拥有的。交易还能继续吗?还有什么东西是我可以坦然放手的?直到他提出下一样要消失的是猫,我才忽然发现猫身上承载了我一直苦寻的东西:珍贵的回忆、被唤醒的亲情。往事如潮水涌来,围绕内心黑洞的迷雾渐渐拨开,我走出困惑,奔向父亲的钟表店……
-
变形的人[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寒冷雪夜,土地测量员来到村中,在以后的岁月中发现自己的目的地永远无法抵达;三十岁生日的清晨,银行高管突然莫名其妙地被捕,而他为审判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旅行推销员从睡梦中醒来,变成一只甲虫,整个世界变得如此陌生……在卡夫卡笔下,世界的荒凉与荒诞,个人生存的孤独与恐惧,将现实的困境前所未有的暴露于所有人的面前。这套卡夫卡作品精选集共五本,即《美国》《审判》《城堡》《变形记》《卡夫卡谈话录》,收入卡夫卡各类经典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谈话录及家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虚实并重,是读懂卡夫卡的首选。
-
奏响吧,我的乐章!反田恭平 著,竺祖慈 译“抓住梦想的那一刻,我的人生便奏响了新的乐章。”——当代“爱乐青年”的追梦《技术指南》。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怎样避免沦为“毫无感情的练琴机器”;如何看待同学间的巨大阶级差异?留学时遭遇种族歧视怎么办?一句俄语不会,独自到莫斯科上学会怎样?大赛当前,高手也会精神崩溃?如何调整?怎样把专业和商业结合,为自己点亮更多可能性……书中披露的很多事实,颠覆了普通人对音乐家生活的想象;作者语言亲和流畅,文章不失幽默感和悬念刺激,即使是古典音乐的外行人,读来也毫无障碍。
-
学徒之神(日) 志贺直哉著 刘立善译“我时常独自享受自己的心灵自由。同时也时常为如此心灵自由所折磨。从这个意义来看,又可以说,没有谁的心比我的更不自由。” 本书收录了志贺直哉创作前期的二十篇传世名作,包括《菜花与小姑娘》《去网走》《清兵卫与葫芦》《在城崎》《赤西蛎太》《学徒之神》等。其中《学徒之神》一篇便是志贺直哉“小说之神”之誉的由来,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一,讲述了衡器店的小学徒仙吉生活贫苦,因某位贵族官员A的善心而大吃了一顿梦寐以求的寿司,仙吉心怀感恩,而A却生出“宛如背地里做了坏事后产生的那种心情”。A因施以恩惠而感到不安,但一体两面,受了恩惠的仙吉不因这份不明来由的恩惠而心生惶恐或贪欲,反而更进一步地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作者以精细写实的笔触描摹出了人性的幽微变化,通过一次偶然的善行,不仅写出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反差,更蕴含了对传统与现代、道德与文化的对立思考。
-
次要人物〔俄〕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著 赵振宇 译《次要人物》为乌利茨卡娅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七个短篇。故事灵感来自俄罗斯传统散文,它对“多余人”和“小人物”给予了关注和同情。作者用微妙而清晰的视角,切入命运的肌理,突出了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起伏和转折,探索错位人生的起点。在作者的写作才华之下,这些小小的情节变得尖锐深刻,有时甚至令人后怕,但总的来说,这些故事都充满了象征意义,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
双面人生[英]阿莉·史密斯这是一部双螺旋结构的小说。生活在当代的女孩乔治正和弟弟一起面对母亲去世的现实,她回忆起和母亲的最后一次旅行是去意大利费拉拉看壁画;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德尔·科萨为了进入绘画领域,从小扮作男孩生活,她正被一个十几岁女孩的奇怪幻象所困扰。两人的故事如同藤蔓一般复杂地缠绕、交错,似乎一个人的记忆在另一个人的故事中延续了完整的生命。死亡会是终结吗?在不同的时空中,爱与记忆透过艺术得以永存。在阿莉·史密斯笔下,时间被永恒之物消解,一切虚构之事都变得如此真实,每个人在小说中都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
女人们的谎言(俄罗斯)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著; 赵振宇译《女人们的谎言》为乌利茨卡娅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六个短篇。作者在这些故事中冷静剖析女性心理,提炼着生活的虚实。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或青春年少,或正当壮年,或垂垂老矣,她们用谎言编造(或者说补写)着自己的生活:那些不曾存在的孩子、虚构的情爱事件、借来的声名与才华、对底层生活的美化幻梦……这些谎言贫乏简陋,而它们所包装的真相更是贫乏简陋到让人疑惑她们编织谎言的动机。或许,甘心为谎言俘获的,从始至终都只是她们自己。
-
布鲁克林有棵树[美国]贝蒂·史密斯 著,方柏林 译20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过着五彩斑斓的生活。同样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历经寒冬,春天必将到来。终于,人生的另一扇大门为她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