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里斯本夜车[瑞士]帕斯卡·梅西耶中学教师戈列格里斯游荡街头时,无意间在书店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随笔《文字炼金师》。书中的语言振聋发聩地敲击着戈列格里斯的心,使他从井然有序、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瞬间醒悟并迫切希望改变。他搭上前往里斯本的夜班火车,去一一拜访普拉多书中的亲友,一步步重新拼合这位非凡医生与天才作家的生命图景,构建天赋异禀但难逃生命孤独的普拉多形象。治愈一个孤独的人,需要另一个孤独的人。戈列格里斯一路跟随着文字以及文字里的人生逃离忙碌不变的庸常,延展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可能性存在,呈现帕斯卡尔式的哲学省思与蒙田式的深度思辨,探究生命的幽微与感动。
-
变形记[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著 赵登荣 译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但身为打工人的萨姆沙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剧变,毕竟,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工作不能耽搁,而且身后还有公司的人在督促。然而,难以适应萨姆沙之变的却是外界,上司吓得落荒而逃,父亲不惜下手伤害,妹妹从怜悯变得难以忍受……终于,心身俱伤的萨姆沙悄然而逝,这对于家人而言却是难以言喻的解脱。这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精选跨越卡夫卡整个文学生涯的短篇佳作46篇,包括《变形记》《判决》《在流刑营》《乡村医生》《在法的门前》等经典名篇。这些作品多发表于卡夫卡生前,难得地体现出作家对自己创作的肯定与喜爱。
-
趁生命气息逗留[美]罗杰·泽拉兹尼;读客文化 出品末日之后,人类灭绝,统领半个地球的AI浮罗士德却想变成人。它精通修辞语法,却读不懂一首简短的诗;它分析一幅画的色彩、线条、风格,却猜不透画中少女的情绪;它在晨昏分界处一遍遍观赏日出日落,却仍感受不到什么是美。它孜孜不倦地学了亿万年,真正成为人时,只感到无限的恐惧、寒冷。他流下一滴眼泪。
-
明信片(美)安妮·普鲁 著 黄宜思 译《明信片》是开启美国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安妮·普鲁文学生涯的**长篇小说,收获好评如潮,并获得福克纳文学奖,使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作家。小说讲述了罗亚尔·布拉德为逃避一桩罪行,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一路去往西部,在外漂泊四十年的经历。为了生计,他度过了百种不同人生,捕猎、放牧、种植、开采金矿、勘探铀矿、寻找化石,可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无法让他停留。他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是寄回家去的一张张明信片。他想象被自己抛下的家园是不变的归宿,而实际上,布拉德一家人的生活早已天翻地覆。《明信片》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群像小说,更以其离奇的情节、大胆的想象、丰富的细节、巧妙的伏笔,为普鲁此后一系列作品奠定了基调。
-
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俄罗斯)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著 ; 陈方译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库科茨基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上天赋予他异于常人的医学天分(他私下里称之为“内视力”),整个故事也由此开启。在个体层面,他每天都在面对深渊,也就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界限,而它同样也是生与死的界限、真理与谬误的界限。身处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他也不可避免地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经历了诸如遗传学遭打击、爵士乐兴起等历史的变迁,而他的养女塔尼娅虽然始终对家庭怀着真诚的爱,但在变迁当中与父母渐行渐远,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作者无惧于对身体进行医学式的描写,在字里行间铺陈了大量生理学知识,这些段落与“命运”这一主题紧密交织在一起,孕育出近似于古希腊悲剧的崇高意义。
-
谢谢你和我在一起(埃及)伊扎特·卡姆哈维中年律师杰玛勒·曼苏尔与年轻貌美的女博士海迪彻在埃及偶然相遇,身份、地位、年龄、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前往意大利开启了一段浪漫的旅程。从埃及到意大利,两颗经受煎熬与期许而惺惺相惜的心,做着在一起的美梦。但在外人看来,所有的一切多少有些不合情理。这究竟是纯真的爱恋,还是一场感情游戏?一切只能交予世人评说。
-
像素托特·克里斯蒂娜《像素》可以被看作一部由30个看似独立的短篇构成的中篇小说。华沙犹太区孩子的手、希腊移民的舌、布达佩斯检票员的脚踝……这些器官属于一个个普通的欧洲人,他们在近一个世纪的时空里时隐时现,有时以同样的名字上演着全然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分别以身体器官命名,在黑色童话般的语言里,讲述着现代世界里的失落和苦涩。那些或平凡或边缘的人物,正如身体器官一样,彼此关联而不可替代。
-
理性的疯狂梦[智],本哈明·拉巴图特1933年,纳粹当权德国,爱因斯坦的好友、奥地利物理学家保罗·埃伦费斯特在枪杀儿子后自杀;1957年,匈牙利裔数学家冯·诺依曼去世,他奠定了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参与研制原子弹,发展博弈论,并创造第一台现代计算机;2016年,韩国围棋圣手李世石对阵AlphaGo五局,仅惊险赢下一局,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
红与白[法]司汤达 著 王道乾 译“难道我真是命中注定非在自私却又彬彬有礼的顽固的正统派王党和高尚却又令人生厌的顽固的共和派之间度过我这一生不可?”主人公吕西安是银行家之子,但对继承父业不感兴趣,从军当了骑兵团少尉,开进南锡城时不慎坠马,偶遇当地贵族德·夏斯特莱夫人。二人心地单纯,突破重重阻碍,爱情在他们之间得以诞生和滋长。吕西安后来回到巴黎,成为内政部长的秘书,见识了政界的种种内幕……《红与白》以吕西安在不同群体中的经历为主线,把个体融入更为宏大的时代历史进程当中,呈现七月王朝整个法国的社会面貌,写出了整整一代青年在新旧交替之际的彷徨。“司汤达代表作”精选司汤达最具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红与白》,集中反映了这位文学大师的小说创作成就。《红与黑》塑造了于连这个复杂多面的经典人物,以他的激情、野心和悲剧的爱情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巴马修道院》被巴尔扎克誉为“一部只有真正杰出的心灵和认识才能欣赏的作品”,围绕主人公法布里斯的遭遇探索了生存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既活得幸福又不丧失个人尊严。《红与白》是司汤达的遗作,把主人公的感情纠葛嵌入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折射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
-
灰色的月亮(日) 志贺直哉著 刘立善译“他从中感受到了美,纵然做的是丑事,却也不觉得丑了。” 本书是志贺直哉创作中后期的代表作精选结集,收录了他的十一篇代表作品,包括《雨蛙》《护城河畔的住宅》《邦子》《灰色的月亮》等。其同名篇《灰色的月亮》是典型的反战文学,有“日本战败纪念碑”之称。反对不义战争的志贺,以这篇小说揭示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举国大饥饿的惨状。他以空袭后的东京为背景,描写了电车上的一个饥肠辘辘快要饿死了的少年。主人公目睹少年的惨状,却又爱莫能助,生出了一种人道主义者的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