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洋葱头历险记(意大利)姜·罗大里著;任溶溶译暂缺简介...
-
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一场由美女海伦引起的十年鏖战:特洛伊战争!一本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光辉史诗,一部欧洲古典文学的不朽名著:荷马史诗!!!而《奥德赛》更是被美国《图书》杂志评为历史50大冒险书第一位,成为理所当然的冒险文学的开山鼻祖!《奥德赛》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在描述人物和故事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而且,常用重复的手法,重复同样的句段,同样的形容词等。该书是描述希腊各将领,攻陷特洛伊城后凯旋回国途中,所遭受的各种苦难。其中以奥德赛的命运最为险恶,他在回国前,流浪各地达十年之久。本书以平行方式发展情节。一方面叙述因奥德赛流落他国,而使留在祖国的妻儿常常遭受一些恶劣求婚者的骚扰的情形;一方面叙述奥德赛回到祖国伊达卡的经过。这两道平行线叙述至最后便合而为一,在奥德赛父子合力歼灭恶人中结束。本书是古老史诗的最新译本,详尽的注释,吸引了中外的研究成果;铿锵的韵律,表现了原作壮丽的阳刚之美。
-
尼赫鲁的青少年时代袁学哲编著暂缺简介...
-
欧洲小说史龚翰熊主编暂缺简介...
-
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编辑推荐: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著名作家但丁先生的诗歌《神曲》。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
爱的教育(意)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著;夏丐尊译全国优秀畅销书,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爱的教育》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同时,它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是每个家庭的必备藏书,特别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对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爱的教育》在上世纪2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赢得了中国教育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知名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学生们的重点读物。 1929年,美国文学评论家、作家考利同史密斯在《改变我们心灵的书》中,公布了一批由当时美国文化名人推选的书目,其中《爱的教育》被认为是“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本书是一部日记小说,以二十岁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用他的心,他的爱,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发现这个社会温情而可爱。在安利柯与父母,同学,老师以及各色人的感人故事中,有伸张正义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爱学生如子女的先生,……《少年侦探》教导人要爱国《玩具火车》叙述可贵友谊《爸爸的看护者》表现博爱,《少年受勋章》讲述着《雪球》告诉人要诚实,书中的每月例话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寓教育于故事中,读来感来肺腑;还有父母、姐姐劝诫启发的信,教育“我”善施教化,做有志向,有情义的好公民……本书通篇洋溢着爱与人文关怀,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进取而善良的心,爱祖国,爱每一个善良勤劳的人,同情他人的不幸与苦难,同时也展示了如何对孩子进行劝诫启发,培养孩子良好的操守、人格,是青少年励志成长、家长、教师进行有效教育的优秀范式。
-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集(法)梅里美(Prosper Merimee)著;张冠尧译一张梅里美的照片。高高的前额,薄薄的嘴唇,尖尖的鼻子,两只狡黠的眼睛充满了幽默和嘲讽。给人总的印象是:一个不寻常的小老头,精明强干,能说会道(不见他的嘴唇那么薄吗?),风流倜傥,洒脱风趣。梅里美的幽默感在他步入文坛时就表现出来:他在22岁时就给当时的文学界和读者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把自己写的几出短剧拿去出版,冒称为从西班牙文翻译的作品,书名题为:《克拉拉·加索尔戏剧集》,作者署名“西班牙著名女演员克拉拉·加索尔”,书前还附有作者小传和肖像。这本书伪造得天衣无缝,不仅没有被人识被,还博得一片赞美声。两年以后,他又出版了一本伪造的伊利里亚民歌集,题名为《单弦小提琴》,假托作者是一个意大利政治流亡者,是从巴尔干半岛西北地区搜集到的民歌。梅里美的伪造充满了地方色彩和符合民歌风格,以致人们都信以为真,歌德曾撰文向德国读者介绍这部诗集,普希金也将其中一部份译成俄文。这种玩笑只有在作者不愁吃、不愁穿、不求名、不求利的条件下才能开得出来,而梅里美当时正符合这些条件。梅里美于1803年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画家、化学家兼历史家,母亲是18世纪童话作家波蒙蒂夫人的孙女。1812年,他进入父亲任教的拿破仑中学,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学校改名为亨利四世中学。1819年,他进入巴黎大学学法律。在大学期间,他学习并掌握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以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他还广泛钻研各国的古典文学、哲学以至巫术,使他成为一个既有点迷信又学识渊博的学者。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即进入商业部任职,同时出入于巴黎文化名流聚集的文艺社团和画室,结识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作家夏多布里盎、斯丹达尔等。当时他既有官职,写作不过是业余爱好,文学上浪漫主义正在兴起,他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别出心裁地用游戏笔墨步入文坛,是完全符合他的幽默天性的。1828年,他在莎士比亚的影响下,创作了历史剧《雅克团》。当时25岁的梅里美,接受了反复辟王朝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以法国14世纪著名的雅克团农民起义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反封建的激情。于1929年他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查理九世时代的轶事》,写的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作者站在启蒙思想的立场,对宗教进行了批判。这两本书都是历史题材,虽然写得有声有色,但终缺少个人的经历,作者的天才未能充分发挥,可以说,梅里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学道路。从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更多内容]
-
人都是要死的(法)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著;马振骋译年轻漂亮而又有才华的女演员雷吉娜从巴黎到外省去演出,出人意料地在旅馆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怪人,并且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个身体健壮、气宇轩昂、有着高高的鹰钩鼻子的年轻人。雷吉娜看见他静静地躺在旅馆花园里的折叠椅上,睁着双眼,不说话也不移动,下了雨也不躲避,简直像个活死人。女服务员说他住进旅馆后一直是这个样子,从不离开,也不去吃饭。雷吉娜好奇地溜进他的房间,发现房间里空空如也,找不到一点食物。她在他的衣服里找到一张精神病院的证明书,证明此人自称名叫雷蒙·福斯卡,患了健忘症,是在一个多月以前出院的。雷吉娜结识了福斯卡,和他做了朋友,后来又做了他的情人。雷吉娜回巴黎的时候,也把福斯卡带回了巴黎。福斯卡在雷吉娜的关心照顾下似乎“活”了过来,开始像普通人一样地吃饭、睡觉、恋爱了。但是他的眼睛深处有时会闪出一点令人不安的光芒,说明他和别人还是有区别的。在雷吉娜的追问下,福斯卡终于透露了他的秘密:他是个永远不会死去的人,在世上已经活了六百多年,福斯卡告诉她:“我活着,但是没有生命。我永远不会死,但是没有未来,这是一种天罚。”福斯卡说自己是不会受伤,也不会死的,为了证明,他拿起剃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鲜血涌了出来,福斯卡倒在了床上。雷吉娜吓得脸色苍白,急忙拿一条毛巾堵住伤口。但是过了一会,福斯卡睁开了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取下毛巾。血已经止住,伤口也愈合了,只留下一条鲜红的伤疤。福斯卡出现后,对前途充满希望的雷吉娜开始发生了变化。她曾经想做一个最出色的女演员,她曾经为自己演出的胜利而狂欢自豪。现在,她开始用福斯卡的眼睛看她自己,她想到,自己总有一天要变老,总有一天要死,要被人忘掉。于是她失去了自信,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福斯卡看出了她的这种心理。为了让雷吉娜摆脱悲观失望的心情,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他决心把自己的经历告诉雷吉娜,让她知道,即使处于不死的地位上,他也曾经不知疲倦地奋斗过。他想让雷吉娜知道,人都是要死的,可是对于每个人,生命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么一个生命是永远不会重现的,在每个人身上,生命没有一点一滴不是崭新的。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充满信念,愿为自己的信念去献出宝贵的生命,人生就有了价值,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人的一生充满了希望、理想、有爱、有恨、有微笑,也有眼泪。下面就是雷蒙·福斯卡讲的故事:雷蒙·福斯卡于1279年出生在意大利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那时,卡尔莫那只是意大利众多城邦中的一个,它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卡尔莫那公爵专横残暴,使他的子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热那亚等较强大的城邦又虎视耽耽,觊觎着这个小城邦,经常出兵犯境。雷蒙·福斯卡怀着振兴城邦的雄心大志,推翻了统治暴君,自己当上了卡尔莫那的君主,从此有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的机会。然而,福斯卡很快就认识到,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他还等不到卡尔莫那强大起来,就要命丧黄泉,他的一切努力也将化为乌有。他不禁祈祷道,“我的天主!让我活下去吧!”一天,他偶然从城邦里一个穷苦的老乞丐那里知道,老乞丐拥有一瓶从他父辈传下的来自埃及的长生不老药水。这个老乞丐虽然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却不愿喝下药水,因为“一个过不完的生命”对他来说是太长了。雷蒙·福斯卡不顾亲人朋友的劝阻,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喝下了药水,从此他便拥有了神奇的能力,永远不会变老,也不会死去了。为了振兴城邦,抵御外侮,福斯卡实施了残酷的专政。为了拯救被围的卡尔莫那不致失陷敌手,他把老弱妇孺统统驱赶出城,好节约城里的口粮,又雇了一支外国雇佣军来打仗,并且勒令老百姓献出财宝支付军费。卡尔莫那解围了,热那亚人退走了,但是,那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牺牲了全城无数老弱妇孺的生命换来的。在福斯卡统治下,卡尔莫那的人民,男子必须当兵,女人则生儿育女,织布耕地,全体人民过着清苦的生活。经过多年努力,卡尔莫那欣欣向荣,在别的城邦发生大饥荒的年代,卡尔莫那没有饿死一个人。但是仿佛上天要进行惩罚,一伤瘟疫袭击了卡尔莫那。福斯卡日以继夜地照顾病人,埋葬死者。城里到处呻吟和哀哭声,没有染病的男男女女吓得慌张地逃出城去。福斯卡的妻子卡特琳和心爱的孙儿西吉斯蒙都死于这场瘟疫。福斯卡的儿子唐克雷德是个贪婪自私的人。他早已跃跃欲试,想篡权夺位,自己做卡尔莫那的君主。他没有给母亲卡特琳送葬,却在父亲送葬回来时突然派刺客刺杀福斯卡。福斯卡的亲密朋友和侍从罗杰用身体挡住了刺客的刀剑,倒地死去。而唐克雷德也死在父亲的剑下。现在,福斯卡完全孤独了。他的同时代人:朋友、妻子、儿子、孙子……全部死去了。他没有了牵挂,没有了爱情,没有了义务,在一群要死的人当中,他自由自在,昂然而立,成了自己的主人。在后来的年代里,福斯卡继续统治着卡尔莫那,他东征西讨,征服了热那亚,卡尔莫那城邦繁荣起来,人口也增加了。福斯卡又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安托纳,他无比疼爱这个孩子,怀着满腔热忱为安托纳安排一个光辉的前程:他为安托纳建立了一座带有花园的大理石别墅,请来了最杰出的人才给安托纳上课,教给孩子弓马刀剑,他又从城邦挑选了一些漂亮聪明的孩子,陪安托纳一起读书游戏。在这些孩子里,有一个女孩子叫贝娅特丽丝,她是安托纳最喜欢的玩伴。二十年过去了,安托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一切他想要的东西,长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贝娅特丽丝也长成了一个独立不羁、性格深沉热烈的女郎。福斯卡爱上了贝娅特丽丝,而贝娅特丽丝却不爱福斯卡,她知道他不死的秘密,不愿意爱一个“死人”,她全心爱的是生气勃勃的安托纳。安托纳一点也不注意贝娅特丽丝,也不爱她,他一心只想挣脱父亲对他的关心爱护,想放开手脚去创立英雄业绩,为卡尔莫那建功立业。他要求福斯卡让他来统治卡尔莫那,他说,“您给了我一切,又不许我使用这一切来做些事,这有什么意义?”福斯卡明白,安托纳是对的,他爱卡尔莫那,福斯卡无权阻止他去履行个人的命运。于是福斯卡把统治权交给了安托纳。安托纳主张扩大卡尔莫那的势力,他联合了法国,对里维尔发起进攻。安托纳攻下了里维尔,全城邦人民兴高采烈,唱歌跳舞,高呼“卡尔莫那万岁!安托纳·福斯卡万岁!”但是安托纳已经看不见庆祝盛况了,他在攻城时受了致命的伤,肚子上打了个窟窿,他对福斯卡说,“爸爸,你为我感到骄傲吗?”于是脸上带着幸福的表情,闭上了眼睛,光荣而满足地死去了。他到死也是个征服者,他完成了他的英雄业绩。福斯卡想道:“而我却永远没有个完。”福斯卡再次向贝娅特丽丝求婚,但是贝娅特丽丝要求离开宫殿,回乡下去和母亲一块儿喂养奶牛,干干家务。她责备福斯卡说,在他身边,人没法呼吸,因为他扼杀了人的一切愿望。他给了安托纳一切,然而,那些都只是哄人的玩具,也许就因为这缘故,安托纳才选择了死,因为福斯卡没有留给他其他的生活方式。贝娅特丽丝后来还是被迫嫁给了福斯卡。她对福斯卡的爱始终无动于衷,她无法爱一个不会死的人。她终身爱着安托纳,因为他是个活生生的人。福斯卡为了使卡尔莫那称雄,凌驾于热那亚等城邦之上,不得不寻求法国人的帮助。然而这便导致法国势力入侵,意大利城邦从此四分五裂,无法建立统一的国家。福斯卡感到自己犯了大错。为了实现他统一宇宙的雄心大志,他终于决定去投靠德国的马克西米连皇帝,把卡尔莫那献了出来。福斯卡被马克西米连委以重任,辅佐他的孙子查理。1519年10月23日,查理五世在古老的查理曼教堂正式举行登基仪式,登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宝座。福斯卡正是想借他的手来统一宇宙。在这个时刻,他心潮澎湃,内心响起了一个声音:现在宇宙永远属于我了;这是我的采邑,无人能与我分享。查理将统治几年。我前面则有无穷的岁月。我要重建人间天堂。然而事与愿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建立起一个按照基督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而陷进了诸侯叛乱、战火纷纶的混乱中。基督教分裂成了新旧两派,马丁·路德的言论在人们心中燃起了寻求真理的火焰。路德被定了罪,但是帝国内的骚乱并没有平息下来。农民暴乱者揭竿而起,他们焚烧城堡、教堂、屠杀教士、贵族。而贵族在最初的惊恐过去之后,立刻集合力量,残酷地把农民暴动镇压下去,参加叛乱的乡镇、村庄都被付之一炬,抓到的农民被活活烧死。福斯卡这时已经明白,建立统一帝国的努力是徒劳的,战争永远不会停止。刚刚摆脱了法国人,又要向土耳其进攻;刚刚平息了西班牙的叛乱,德国又发生了另一次叛乱。打不完的仗,筹不完的军费,机器一开动起来,就无法停止。“我们永远没个完,我们的两手永远闲不下来!”这时,欧洲的统治者开始对海外扩展,巨大的船队驶向美洲大陆,去征服新世界。福斯卡对新大陆产生了兴趣,1550年,福斯卡登上了一支船队,前往美洲大陆。他认为在这块大陆上,他不会陷入无益的战争和残酷的镇压,他可以从头设计,创造一个新的帝国,这是福斯卡最后的希望。然而,他看见的岛屿却都已被执行种族灭绝政策的殖民者夷为平地了,贪婪的殖民者驱赶印第安人为他们干苦工、开银矿,不到他们劳累而死是不让他们休息的。吕凯斯岛已经荒无人烟,它的居民不是被白人捕杀便是逃亡了,古巴岛上原来生活着一个懒洋洋的、赤身裸体的民族,如今也不复存在,牙买加原来生活着六万印第安人,如今只剩下二百人了。从早到晚,装着银子的骡队朝海岸走去,一两银子是用一两鲜血换来的。欧洲殖民者摧毁了一个世界。福斯卡心灰意懒了。1555年查理五世宣布退位,他的帝国梦想破灭了。福斯卡和他告别以后,开始在世界上漫游。时光又过去了一百年。一天,他在南美洲一条河的岸边和迷了路的法国探险家比埃尔·卡利埃邂逅相遇,成为好友。这位探险家抱着百折不挠的决心,正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道路。福斯卡从好友身上获得了鼓舞、汲取了生存的欲望。福斯卡参加了卡利埃的探险事业。他们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卡利埃的超人毅力和福斯卡不会死的神奇力量帮助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后,在寻找一条他们久已向往的,沟通新大陆的大河时,卡利埃终于再也无力支持了,大河的源头呈现在他们眼前,卡利埃却无法回去把好消息告诉大家了。卡利埃倒在地上,他向福斯卡最后告别后,举起枪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比悲痛的福斯卡也想像卡利埃那样结自己的生命,他端起枪朝自己胸膛开了一枪,又朝自己嘴里开了一枪。但是他只是头晕目眩了好一阵,并没有死掉。他慢慢地离开,被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子收留下来。许多年过去了,这已是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法国。福斯卡出现在巴黎,成了德·蒙泰松夫人的座上客,生活在纵情享乐的上流社会之中,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他觉得自己不过是位穿上戏装的过客。福斯卡结识了蒙泰松夫人的朗读女伴玛丽亚纳·德·辛克莱。玛丽亚纳信仰理性、进步和自由,她避开蒙泰松夫人,团结了巴黎社会上具有先进思想和智慧的人们,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进行启蒙思想活动。玛丽亚纳用自己的热情唤醒了福斯卡的良知,他的心中燃起了火焰,他对自己说,“现在我爱,我能受苦,我又变成一个人了。”他积极参加了玛丽亚纳组织的活动,后来他和玛丽亚纳结为夫妇,幸福地生活了许多年,有了两个孩子。而在最后,福斯卡生活中最爱的这个女人终于衰老了,死去了。福斯卡仍然活着,关怀着玛丽亚纳女儿的女儿留下的男孩阿尔芒。阿尔芒年轻英俊,像多少年前福斯卡的儿子安托纳那样英勇无畏,他参加了1830年的群众起义,波旁王朝被推翻了,但是共和国被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成果。阿尔芒和同伴们编报纸,从事宣传活动,同时组织暴动,起义失败,阿尔芒和同伴们被判入狱,福斯卡也和他们在一起。他自告奋勇,牵制狱卒,让阿尔芒和其他二十几个起义者逃出监狱。福斯卡被囚十年,遇大赦得以被释放,又回到阿尔芒身边,在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工作。福斯卡目睹了1848年革命的爆发。阿尔芒宣告说这是一场胜利。但是福斯卡知道,这胜利不属于他,而属于阿尔芒他们,因为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曾经冒着生命的危险而奋斗过。福斯卡觉得,自己没有冒生命的危险,他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他不属于他们,他们活着,而他是个陌生人,是个死人。他从此离开了他们。福斯卡走上通往乡村的大路,进了一座森林,在那里沉睡了六十年。他后来被人叫醒,世界还是原来那个样。他被人送进了疯人院,他在那里又过了三十年,后来他从疯人院出来,在旅馆里遇到了雷吉娜。福斯卡讲完了他的经历,对雷吉娜说,“我要走了。”他迈开大步,走得非常快,仿佛在天涯深处,有什么东西在等他:一个埋在冰帽底下的世界,没有人,没有生命,白茫茫、赤裸裸。雷吉娜望着福斯卡远去。“让他走吧!”她想,“让他永远消失吧!”好像他一走会把妖术带走似的,这个妖术曾使她失去了她的实质。
-
牧童与牧女阿斯塔菲耶夫暂缺简介...
-
名利场萨克雷(英)在《名利场》中,作者主要塑造了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女冒险者的典型。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小说中,作者频频与读者交流,叙述中夹杂着议论,时而冷嘲热讽,时而严肃说理,时而歪理歪推,喜剧效果强烈。读者在参与思索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也颇受教益。《名利场》的故事以两条线索展开,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相互交织,最后到达同一个终点。其中一条线索讲述善良、笨拙、生活在富有家庭中的女子阿米莉亚·塞德利;另一条线索讲述的是一个机灵、自私、放荡不羁恢穷的孤女丽贝卡·夏普。两人于1813年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平克顿女子学校。两人都在遭到家庭反对的情况下,于1815年结婚,分别嫁给即将参加滑铁卢战役的两名英国军官。新婚不久,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打响了。阿米莉亚的丈夫战死疆场;丽贝卡的丈夫战后生还。接下来的十年中,而贝卡生活一帆风顺,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攀升,直至有幸觐见国王,而阿米莉亚却因父亲破产承受着极大的不幸。到了1827年,命运发生了逆转,丽贝卡的生活落入毁灭的深渊,这其实是罪有应得;阿米莉亚却转而变得富裕幸福,可归因于善有善报。但是,作者以灵活的讽刺手法,使两位女主角最后的命运归于平衡,仿佛在一个大的轮回之后,回到故事开始时两人命运的起点。故事中,滑铁卢战役是两人命运的重要分水岭。战役之前,故事的焦点是两位女主角的婚事。两人的婚事分别受到男方家庭的反对,也都因此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两位丈夫的遗产继承权均被取消。滑铁卢战役之后,故事的焦点是两个女主角的贞节问题。两个三角关系分别展开。丽贝卡对丈夫不忠,与放荡好色的贵族富豪斯泰思侯爵勾搭;阿米莉亚对自己去世的丈夫信守贞节,拒绝与十几年如一日忠实爱慕她的多宾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