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斯巴达克思(意)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Raffaello Giovagnoli)著;陈国梁译据前苏联儿童文学出版社1976年俄文版译出。
-
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据勒伯古典丛书荷马《奥德赛》1971-1975年版古希腊文译出。
-
洛丽塔(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原著;于晓丹,廖世奇译一次,一个精致的小美人,穿着格子呢裙,在一阵笑闹中将笨重的双足放在长凳上靠近我,又斜伸出她柔软、赤裸的双臂系紧她旱冰鞋的带子,我便在阳光中融化了。我的书成了一种掩饰,她的红褐色鬈发垂落在她瘦削的膝上,叶影在她的肢体上摇,我的脸颊在她的身边幽明不定了。■《洛丽塔》在美国普特南出版社首版,一路飚升《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位。■《洛丽塔》的出版,同时遭至众人的热烈争议与谴责。争议的焦点是艺术创作与社会的责任。■《洛丽塔》开创了现代两性文学伦理上的新视角。■《洛丽塔》虽不乏性爱描写,但它既没有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的那种细腻撩人的感官快惑,也没有乔伊斯《尤利西斯》里的那种满不在乎的猥亵。■《洛丽塔》淡化了常识上的社会内涵与道德是非,完成了"年少的美国诱惑衰老的欧洲"的寓言。这本曾一路窜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的书,带给我们是永远都值得品味的一种人生的哲思。不同的人在读完此书后会有决然不同的想法:一位论者自觉找到了被这种含混性掩埋了的真义,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但另一位论者却在同样的地方有了别的发现:《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但是,聪明的作者纳博科夫劝读者不要在他的作品里寻找象征或寓言,滑稽模仿带来的含混性并不掩盖什么,它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精神,是通向纳博科夫所谓的“严肃情感的最高境界”的跳板。于是,我们的眼光又能回到这本书上,因为,它本身就具有无以伦比的魅力。《洛丽塔》虽说不乏性的描写,但它既没有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的那种细腻撩人的感官快感,也没有乔伊斯《尤利西斯》里的那种满不在乎的猥亵。但是,这并不是小说吸引人的根本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读者对它独到的理解。表面上,纳博科夫既没有挑战社会道德规范的雄心大志,也没有普渡欲海众生的情怀,没有批判和嘲讽,也没有感伤和警喻。可是,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于所谓的社会道德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鄙夷。或许,我们在全神贯注地捕捉最销魂夺魄的欲望细节时,也会不时扯进令我们倍感煎熬的道德困惑。书中的世界充满了矛盾……
-
神曲(意大利)但丁著;王维克译暂缺简介...
-
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暂缺简介...
-
理智与情感(英)奥斯丁著;武崇汉译暂缺简介...
-
人生的枷锁(英)毛姆著;张柏然等译菲利普自幼由当教区牧师的伯父威廉抚养,后来又在附属于教会的皇家公学念书,所以他是在浸透着宗教气息的环境里长大的。然而,他很早就切身体会到宗教的虚伪。他十二岁那年,学校里掀起一股笃信宗教的热潮,菲利普显得十分虔诚。他先是在《福音书》里看到,而后又在大教堂牧师布道时听到关于“信念能移山”的基督信条;圣诞节回到家里,再经过大伯的一番解释,他对上帝具有回天的神力这一点深信不疑。他热烈而虔诚地祈求万能的上帝在新学年开始前治愈他的残疾。随着指定日期的临近,他愈加心诚。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他冒着严寒,赤裸着身子,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向上帝作祷告,可是他的跛足依然如故。他旁敲侧击地询问大伯:“假如你祈求上帝做某件事,心也够诚的,结果事情却没发生,这说明什么?”牧师回答说:“只能说明心还不够诚。”菲利普想起保姆给他讲过的关于捉鸟的故事:如果能在小马尾巴上撤一撮盐,就能轻而易举地将鸟逮住。可惜谁也没法挨近小鸟。想必“信念”也是如此:谁也没法心诚到足以挨近上帝。于是他得出结沦:他大伯一直在耍弄他。如果说菲利普这时还只是朦胧地意识到宗教信仰的虚妄,那么,等他年事稍长,有了选择判别的能力,便自觉发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呐喊,毅然与宗教决裂了。后来他在寓居巴黎习画期间,进一步摒弃了以基督教义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所有这些无不形象地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作者对宗教的愤懑充满了字里行间。毛姆还运用他那支解剖刀似的笔,勾画出作为“社会栋梁”的牧帅的伪善面目和肮脏的灵魂,他们不论对信徒、同行,还是对妻子、亲友,一概冷酷无情,所谓“教义”,始终只是挂在嘴上的骗人鬼话。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其实是“认定上帝是不存在的,在此生结束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他对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宗教,进行措词如此激烈的抨击,这在当时文坛上还不多见。这是《人生的枷锁》不容忽视的现实主义成就之一。菲利普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愿为了“侍奉上帝”而虚度自己宝贵的一生。他不等毕业就断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皇家公学。他辗转于欧陆与英伦之间,念书学画,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他在阅历人世的同时,还潜心研读古今哲学著作,探索人生的奥秘。但是他的这些努力一无结果,他只能从落魄诗人克朗肖的玩世不恭的奇谈怪论中寻找精神寄托,为自己勾画出一套所谓“尽可为所欲为,只是得留神街角处的警察”的处世“准则”。事实上,这套“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他进伦敦圣路加医学院学医,爱上了爱皮西点心店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为她荒废了学业,将父亲留下的一小笔遗产,耗费了许多,再加上买卖股票赔了本,一时生计无着,幸亏由朋友介绍,在一家服装店当了个顾客招待员,才免于流落街头。他饱尝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最后得出结论: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说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实质上却毫无意义。尽管在作家笔下,主人公算是摆脱了情欲的纠缠,卸却了人生职责的重负,似乎进入了心清神净的“大悟大彻”之境,最后甚至还有了“否极泰来”的结局,然而我们在这个人物身上,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青年人理想尽遭破灭的可悲命运。菲利普个人的不幸遭遇,无疑有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悲剧命运,应该说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的。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英国急剧向垄断资本阶段过渡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资本迅速集中到金融与工业垄断资产阶级手里,中下阶层在贫困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大英帝国在国外更是疯狂争夺市场,拼命劫掠殖民地的资源。一八九九年,英国殖民主义对南非布尔人悍然发动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侵略战争;“巨人竭尽全身之力”,才算赢得不光荣的“胜利”。接着,各帝国主义之间又在酝酿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严重而尖锐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随着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学的逐渐解体,人们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那种虚假的乐观气氛已荡然无存。西方文明将人类引入了精神绝境。小说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画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既不明其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小说围绕主人公菲利普的坎坷遭遇,冷静而客观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剧命运。这当中有贫病交迫、靠给穷学生授课苟延残喘的“日内瓦公民”迪克罗,他年轻时浴血疆场,为“自由”而战,晚年却对整个人类不寄予任何希望,静等从死亡中得到解脱;有立志献身艺术、却无绘画才能的穷学生范妮·普赖斯,她忍冻挨饿苦度了几个存秋,终于落到山穷水尽、炊断粮绝的地步,只得含恨轻身,悬梁自尽;有悲叹生不逢辰、自诩看穿尘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他靠翻译庸俗小说、炮制无聊诗文为生,借杯中物和酒后清谈消愁,最后以病死在贫民窟内而终其贫困、潦倒的一生;有爱金钱、讲虚荣、头脑平庸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她把嫁人当作终生的衣食之计,结果却被人玩弄、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淹没在伦敦茫茫的人海之中。”此外,更有那些被作家一笔带过的伦敦贫民,他们不少人不堪忍受贫困的煎熬,被迫走上了绝路。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的不幸遭遇,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大悲剧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
-
希腊悲剧故事集(英)丘尔契改写;施咸荣译暂缺简介...
-
欧洲小说史龚翰熊主编暂缺简介...
-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严家炎编一、本郑所录小说理论资料,起1917年,终1927年。其次序均按刊载或出版的时间先后排列。二、收录范围包括有关小说的理论、评论、序跋、专著、创作谈、书信、杂论等凡能反映此一时期小说的观念变化、理论建树与创作面貌的,均予选录。三、所选各篇,于篇末注明最早刊发或出版的处所及时间。四、性质相类的论著,发表较早、学术价值较高者优先收录,其余则酌情精选。五、本卷着重收录文学革命后新文学各社团、各流派和重要作家、评论家的小说理论文字,同时也注意收录学衡派、鸳鸯蝴蝶派告示不同于新文学阵营的作家,评论家有代表性的小说理论主张及文章。六、所收论著,文字均依最早发表或出版者为准。凡原文(包括少量外文)明显有误,经查核崦能订正者,一一作了订正,凡原文明显有误而无法订正,或仅疑有错误者,则一仍其旧。原著文字采用“五四”时期习惯用法者(如第三人称不分男、女或人、物之别一概署“他”而不用“她”、“它”,只用“那里”而无“哪里”,等)一般不予改动,特殊情况下为免除误解,则按今日语文习惯有所改订。七、所收篇涉及欧美同一人名、地名而采用不同译法者,一般不予统一。但同一篇中同一人名前后译法竟不一致者,则按一种译法作了改订。八、原著无标点者,由本卷编者加了标点。九、各篇作者的署名,一般按最早刊出时为准;特殊者则作了必要的考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