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
-
郁金香花开的雨夜戴维·伽特森 著雨打在郁金香盛开的花瓣上,划过女孩冰冷的面庞。女孩死在离自家后门几英尺的地方,嘴里满是泥巴,裤子脱到脚下,浑身伤痕。她的养父母被指控犯了谋杀罪,可他们却极力声称自己无罪,理由是他们深爱着女孩……我的父亲年近八旬,是一名刑事律师。在他漫长职业生涯的后几天,负责为这起谋杀案中的被告作辩护。父亲为了案件四处奔波,我开车接送——可我不知道,父亲正在走向自己的人生终点……
-
伊豆的舞女(日)川端康成 著本书收录川端康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伊豆的舞女》,以及经典中篇《彩虹几度》《温泉旅馆》。《伊豆的舞女》:作为大学预科生的“我”与舞女“熏子”三次相遇——在伊豆旅游与一伙江湖艺人邂逅相遇,被那个美丽纯洁的小舞女所吸引,便结伴而行。舞女天真无邪的品性净化了“我”的情感,互相爱恋。但“我”出于爱和同情,倾囊相助别人,用光了旅费,只得与舞女分别,割断了令人心醉的初恋之情。《彩虹几度》:该篇探讨建筑师水原常男与三位不同女人所生的女儿百子、麻子、若子的情感经历,来反应日本战后人们的心态变化。死亡和感情是其着重探讨的。《温泉旅馆》:讲述了温泉旅馆招待女们的生活与斗争,每个人都有她们的悲剧,无论选择如何,终的结局似乎都如撞在竹竿上的酒瓶一般,碎了一地。川端的美学观点是特别的,他说,美只存在“少女、孩子和濒于死亡边缘的男人”。《伊豆的舞女》这本就重在在战后女性命运的探讨,无论是身处下层的舞女、旅馆招待女,还是身在上层的女性,她们身上蕴藏的原始的生命力,可终似乎却总是被外界所扭曲破碎,我们可以想见,“薰子”日后的生活走向是如《温泉酒店》里的阿泷、阿清一样嘛……弥漫在其中的,虽然也不乏喜悦的瞬间,但归根结底还是浓浓的悲情。本书由新锐翻译家崔蒙翻译。在贴近原著、致敬经典的同时,力求为读者带来更符合当下语感、贴近时代的川端康成作品。
-
初恋总是诀恋[摩洛哥]塔哈尔·本·杰伦作为当今世界至为重要的法语作家之一,塔哈尔·本•杰伦的创作深得欧洲文学的滋养,这使得他的短篇小说既有浓烈的摩洛哥地域色彩,在构思和立意上又极具现代性。初恋总是诀恋,诀恋总是梦幻,《初恋总是诀恋》用梦幻般的诗意语言,记录了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十六个爱情故事,十六段恋人絮语。这些故事既关乎爱,也关乎孤独、误解、秘密和伤害。
-
豹(意〕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豹》是一部长篇小说,兰佩杜萨的代表作,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全书共八个章节,讲述了西西里一个古老贵族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中经历的衰亡史,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见证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小说以加里波第登陆马尔萨拉为切入点,展开了萨利纳家族在这一动荡时期发生的故事。除了社会变革这一条主线外,书中还有一条支线,那就是爱情,从侧面展现了新旧两个阶级间互相利用、互相渗透的现象。它是一曲时代的伟大哀歌,叙事悠长、大气,语言生动诙谐,完美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令人耳目一新。小说《豹》被改编成电影,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震惊影史的杰作。兰佩杜萨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留下的长篇小说《豹》却是不朽的。
-
诠释与过度诠释[意大利]翁贝托·埃科 著,王宇根 译一九九零年,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坦纳讲座”上,翁贝托·埃科与理查德·罗蒂、乔纳森·卡勒和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就有关“诠释”的问题展开生动热烈的辩论,这场社会文化胜景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批评家和剑桥学子。埃科是所有这些辩论与演讲的主角,作为小说家和符号学家,探讨所谓“诠释的极限”具有双重意义,因为他本人的小说极其引人入胜的复杂性恰恰激起了读者和文学批评家对意义的各种猜测。埃科以“神秘主义”的漫长历史为起点,从但丁的《神曲》谈到《玫瑰的名字》《傅科摆》,再延伸至乔姆斯基和德里达,幽默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带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三位世界哲学、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接受了与埃科就“诠释”问题展开辩论的挑战,各自为这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添加了独特的观点,促成了该领域理论家之间令人兴奋的思想交流。
-
遇见你之前[英]乔乔·莫伊斯 著吗,苏心一 译露·克拉克是小镇姑娘,工作普通,家庭简单,有男友却爱得并不深;她的穿衣风格总是被人嘲弄,心藏伤痛往事却常常微笑。如果不是突然遭遇失业,露会以为人生就是有点迷糊又有点窘迫的日复一日。威尔·特雷纳是商界精英,年轻有为,人人称羡,他把工作和业余爱好平衡得很好,从不缺爱人和友伴。一场车祸终结了威尔本可以波澜壮阔的未来,他从此关上了心门。直到露在一个清冷的日子里穿着她五颜六色的衣服,勇敢闯进了这肃穆的世界。一纸契约;一种机遇;一路哭哭笑笑的陪伴;一次次大大小小的征程……露·克拉克以为她能够改变故事的走向,而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写定。这本书说的绝不是爱情。有的相遇,会打开一整个明亮广袤的世界。
-
背对世界(德) 埃尔克·海登莱希 (Elke Heidenreich) 著 ; 丁娜, 杜新华 译《背对世界》是德国短篇小说大师埃尔克•海登莱希的代表作,收录了七个短篇。故事时代背景跨越了二战后到二十世纪末,正是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年代。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便成了一座山。小说抹去宏大历史的尘土,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琐碎:爱情与激情的幻灭、职业生涯的辉煌与失落、信仰挫败与自我背弃、对青春的缅怀、对衰老及死亡的抗争或淡漠……面对社会的喧嚣动荡,作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反思或出走的可能性,驱动一次次对自我的追寻,揭示当我们不再直面世界时,会发生什么。 “我愿意继续做冰山,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白色、可爱的一角,人人都能看见;但我那些巨大而黑暗的部分却隐藏在下面,既坚硬又危险。”
-
钻石广场[西]梅尔赛·罗多雷达以主人公自述的形式,《钻石广场》讲述了西班牙内战前后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女主角娜塔莉亚是一家糖果店的售货员,在钻石广场的一次露天舞会上与木匠乔相识并在不久后结婚,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过得紧绷。1936年内战爆发,他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男人出去打仗,女人留下来承受日常,在一如既往的付出中辛勤地活着。面对爱情渴望又胆怯,面对生活抱怨却坚韧。她是那些灿烂发光的、敢爱敢恨的女人的反面,是被历史遗忘的女人,但我们仍会为她的故事感动落泪。
-
狐狸(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凭借着独特的智慧和叙事的力量,杜布拉夫卡带领我们从俄罗斯穿越到日本,从巴尔干雷区到美国的公路,从1920年代到当下,探索了叙事和文学创作的动力、移民的身份与处境、女性及其写作、战争后遗症、当今时代文学的处境等诸多命题。全书分为六章,在历史和地域之间交织跳跃,却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杜布拉夫卡以各个文化中古老神话都具备的“狐狸”为原型,逐层揭示了“故事之为故事”的奥秘。
-
疼痛部(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我像童话里的龙一样吐出舌头,然后它就分叉了: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一门如此令人痛苦的语言,一门从来没有学会描述现实,与人对于现实的内在体验同样复杂的语言,能够讲故事吗?一开始都是这样。或者那样。他们做了那件事,去了那里,然后来到荷兰。流亡者的叙事是没有日期的。短短的“战后”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们的心理时钟在重压之下坏掉了。一切都坏掉了。地点和时间分成了“以前”和“后来”,生活分成了“这边”和 “那边”。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证人、父母、家人、朋友,乃至借以重构生活的平常见到的人。没有了这些可靠的中介,他们被抛回了自身。在媒体化的世界里,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记忆经过许多个中介,以朱丽叶·比诺什或红白蓝编织袋的形式出现,将我个人的疼痛翻译成我的语言。只有这一件事是真实的。疼痛是无言的、无用的,却真实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