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著;祝庆英译据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年版本译出。
-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莎士比亚(Shakespeare,W.)著;卞之琳译自十九世纪以来,《哈姆雷特》、《奥瑟罗》、《里亚王》和《麦克白斯》,被世人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中《哈姆雷特》是莎翁37个剧本中,最受剧场与学术界厚爱,《奥瑟罗》是莎翁悲剧中结构最严谨的剧本;《里亚王》被20世纪评论家认为是莎翁最伟大的悲剧;《麦克白斯》则是四大悲剧中节奏最为紧凑凝□的作品。这四部悲剧虽然不足以概括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的全豹,但已可见它的精粹之一斑。这四部都是发生在上层社会(三部是在宫廷内部)的善与恶的冲突。其中善往往摆不脱固有的单纯、轻信、踌躇、退让等弱点,以致让恶化身为欺诈、阴谋、卑劣、残忍,而逐一得逞。这里所谓“善”无非是作者所信奉的人文主义理想,而“恶”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现实,以人为本位,集中反映性格与性格的矛盾,这是社会发展必然造成的区别。今天,离开莎士比亚又是几百年,悲剧的个别因素越来越细致,其整体概念越来越广泛,后人将更有条件深入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历史功绩和超前意义。因此,我们阅读这几部悲剧杰作,有必要联系情节,细致研究人物性格及其冲突,从而认识艺术,认识人生;否则只满足于知道一点表面故事而不求甚解,那实在是“买椟还珠”式的憾事了。《哈姆莱特》创造了又一个几百年来令人叹为观止而又莫测高深的光辉典型。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过来”的豪言壮语到“是活下去还是不活?”的绝望叹息的全部心理背景,历来就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研讨课题。哈姆莱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但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那项他承担不起、又不能推卸、使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复仇重任。在哈姆莱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如此相反而又相成,以致这个独特性格不仅在内涵方面密致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但是,我们把本剧读上十几遍,每遍都会觉得若有所获,仍然未必认识了哈姆莱特;也许我们和他共有一个根,他仍是个乘幂不明的未知数。正由于主人公的性格如此扑朔迷离,几乎超越了悲剧的美学范畴的界线,观众的同情往往不得不倾斜于处于配角地位的悲惨的奥菲利娅。她是柔弱的、沉静的、腼腆的北国姑娘。她爱人,同时渴望被爱,却往往觉得自己爱人胜过被爱;她说得很少,所说一切与其是为了表白,毋宁是在掩饰;她不幸而无助,不是由于任何可以视作原因的品质上的弱点,完全只是由于自己也不理解的天真无邪;她像一个游荡的儿童,不觉走出了自己,离...[更多内容]
-
白痴陀思妥耶内容说明本书男主人公梅什金公爵自幼在瑞士一个农村里养病,长期生活在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中,因而没有沾染上流社会的庸俗与虚伪。他纯洁、善良、坦率,对不幸的人们充满同情,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强烈不满,主张实现基督式的“普遍的爱”,总之,他是作者心目中的一个“正面的、美好的人”,是作者宗教理想的体现。但是他并不了解人间痛苦与不幸的真正原因,因此在他来到彼得堡以后并不能解决任何矛盾,也无力对周围的人施加任何影响,凡是他想帮助的人最终都得到了不幸的结局,这说明了他的理想彻底破产。女主人公纳斯塔霞·菲利波夫娜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的父母早亡,被贵族托茨基收养,成年后成为他的外室。她聪明、高傲,具有非凡的美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玩弄和蹂躏她的贵族地主怀着强烈的憎恨,同时她又感到自己是“堕落的女人”,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为此她向周围的人进行报复并折磨自己。她的悲惨结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恶的有力控诉。
-
母亲高尔基暂缺简介...
-
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著;杨苡译当年轻、富有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下附近一处庄园——尼日斐花园时,有五个成年待嫁女儿的班纳特一家顿时为之激动起来。轻浮的班纳特太太立即开始筹划该将哪个女儿许配给没料想到将发生这种事的彬格莱,可是长期忍气吞声的丈夫却提出,彬格莱先生对此事也许会挑三拣四。但不久,班纳特先生终于被妻子说服,正式到尼日斐花园去拜访。在梅利顿举行的舞会上,班纳特家的女儿们结识了彬格莱先生。出席舞会的还有彬格莱的贵族朋友费茨威廉·达西,他对班纳特太太的粗俗嗤之以鼻,还怠慢了她的女儿们。伊丽莎白在班纳特家姑娘中是最活泼、最聪慧的一位,她无意中听到这位新来者十分高傲地贬评当地庸俗的社交界。当他拒绝由别人介绍给她时,伊丽莎白对他顿生偏见,尽管他相貌英俊,家财万贯。在舞会上较成功的是和蔼可亲的彬格莱先生和伊丽莎白的秀美动人、性情温和的姐姐洁英。伊丽莎白十分喜欢她。不久以后,彬格莱和他的姊妹跟洁英·班纳特成了朋友,彬格莱与洁英之间的恋情似乎热乎了。终于,达西对伊丽莎白稍许随和了一些,两人也相互嬉谑嘲弄起来。一天,洁英冒雨走访彬格莱兄妹,因而患重感冒病倒,只好留在尼日斐花园。伊丽莎白穿过泥泞的道路,步行三英里去看望并照料她姐姐。她到达时的狼狈相,为卡罗琳说长道短提供了话柄。而班纳特太太则将这一插曲看成是巩固洁英同彬格莱之间关系的大好机会。在伊丽莎白照料她姐姐期间,达西更是对她大献殷勤,卡罗琳争风吃醋,大发脾气。彬格莱的妹妹卡罗琳本身对达西颇感兴趣。她竭力破坏他对伊丽莎白的好感,却未能成功。阻挡他们相恋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障碍是,达西讨厌伊丽莎白那粗俗而喜欢算计的母亲,还有班纳特家好些年幼的姑娘们:轻浮而狂热追求军官的丽迪亚和吉蒂,以及平庸乏味的玛丽。在此同时,牧师威廉·柯林斯前来拜访,他是班纳特姐妹的一个表兄,按顺序该轮到他继承班纳特先生的财产。十分自负的柯林斯先生多次谈到其女庇护人富有而傲慢的凯瑟琳·德·包尔夫人,她是达西的姨母。由于她催促他结婚(她的话对他来说即是命令),他便向伊丽莎白求婚,举止浮夸,滑稽可笑。伊丽莎白当即加以拒绝,这使得她母亲很不高兴,却让喜欢她甚于其余女儿的父亲感到十分满意。遭拒绝后,柯林斯先生并不感到羞愧,再次求婚,但最终不得不自认失败。紧接着他就和伊丽莎白的女友夏绿蒂·卢卡斯订了婚,她性情温和而头脑缺乏想象力。达西的一位熟人是个浮华的年轻军官,名叫...[更多内容]
-
斯巴达克斯(意)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著;李俍民译据苏联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译出。
-
橙园春梦(西)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anez)著;申宝楼译这是享誉世界文坛的现实主义作家维·布·伊巴涅斯最重要的早期作品之一。作品描写的是西班牙农村贵拉斐尔·布鲁尔。此人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是他伪善、专横、跋扈、野心勃勃的母亲贝尔纳达夫人手中的玩物和牺牲品。著名女歌唱家莱昂诺拉曾多次拒绝拉斐尔的追求,但终于在一个春天的夜晚顺从了他,因为这天晚上,那出描写斯堪的纳维亚神话的主神沃丁神使女们歌剧的二重唱在她的心灵中激荡起回响,而那盛开的橙花的馥郁芳香也令她动情。但是最后拉斐尔却在母亲的强迫下抛弃了莱昂诺拉。几年后,当拉斐尔力图重新恢复与她的旧情时,遭到了后者的拒绝和鄙视……作品的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景色优美如画,因而读者在阅毕掩卷之后,不管人物或画面,都仍历历在目。
-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马(Alexandre Dumas)著;韩沪麟,周克希译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为拿破仑送了一封信,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还在临终前把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他设法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他的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
猎人笔记[俄] 屠格涅夫 著;丰子恺 译《名著名译丛书: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著名译丛书:猎人笔记》就是屠格涅夫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题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所以《名著名译丛书:猎人笔记》一出版,便引起举世瞩目,其影响所至远远超过了文艺界而扩及于整个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它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它的思想内容立刻激起沙皇政府及统治阶级的惊恐和愤怒。揭示农民的悲惨命运,也是《名著名译丛书:猎人笔记》的基本主题之一。《名著名译丛书:猎人笔记》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作家从前人所没有接触过的角度去展现农民生活的新的方面,那就是去表现农民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
永别了,武器海明威 著;汤永宽 译《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带有浓郁自传色彩的作品,在距离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十年后,他完成了这部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总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在作品中,海明威谴责的并不是参加战争的人,而是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以及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即使是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力跃入大河,受过死亡的威胁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最终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相信“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永别了,武器》和《老人与海》最具代表性。这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为:孤独的主人公及其内心独白;形象富于动作性,感情深藏,情景交融,尤其擅长缘情写景;对白简洁,有“电报式”之称;自然、清新、精炼的叙述文字和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其表达方式的特点是: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用具体鲜明、真切形象的画面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让读者去体味凝聚在形象之中的思想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