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论小丑(罗)马内阿 著,章艳 译诺曼•马内阿让我们看到了超出我们二十世纪想象力的东西……马内阿对历史的深刻见证,使他不会把笔墨浪费在记录耸人听闻的故事上……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在这个奇怪而又恐怖的统治下整个民族的命运。与其说《论小丑》是一本关于专制统治的书(虽然它也会让你冒汗),不如说它讨论的是一颗勇敢追求内心自由的灵魂。在这些震撼心灵的散文里,我们看到了心理的抗争、唤醒灵魂的嘲讽和道德的基本原则。
-
琴棋书画(日)青木正儿 著 卢燕平 译 王晓平 编《琴棋书画》是青木正儿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主要讲述中国文人生活及其趣味之谈,也收入了几篇回忆师友的文章。
-
一星一世界(美国)达娃·索贝尔 著;肖明波、张朵 译通过《经度》和《伽利略的女儿》这两部畅销全球的《纽约时报》畅销书,达娃·索贝尔向读者展示了她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编入精彩故事中的稀世才华。如今在《行星》中,索贝尔又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极致,瞄准了也许是她迄今最大气的题材——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不管是揭示隐藏在金星酸性云层“茧壳”后面的景象,还是回忆自己遭遇月球尘埃的往事,一经作者如花妙笔的细腻叙述,都显得魅力四射、美感十足、新奇万分。《行星》是一部具有达娃·索贝尔特色的优雅散文,是一支献给太阳系的绝妙的原创性赞歌。它为我们认识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萤窗小语②刘墉著名美籍作家、画家刘墉从事写作近30年,素以雅致、细腻的文风闻名于世。近日,他把最得意的作品——成名作《萤窗小语》重新修订出版,以纪念他逝去的青春年华。《萤窗小语》是刘墉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书”(刘墉语)。这是一本心灵散文合集。刘墉用细腻、睿智的笔触,记录日常的点滴感触和心得。那些蕴含智慧与哲理的小语,教会世人如何面对喧嚣、摆脱困顿,感觉亲切而真实。作品中也充满了年轻时的理想主义。刘墉曾表示,一种年纪有一种年纪的状态和思考方式,这本书就记录了他年轻时的思想转变过程,对刘墉成长经历好奇的读者也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
家有猫狗(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著;吴忆帆 译本书在恰佩克所有的作品中,可以说是属于行云的小品,但是在轻妙中,却依然保有深入、尖锐和温馨的美妙风格,恰佩克一流的笔致,在这里也发挥到炉火纯青之境 。比如本书的”达申卡“中的《人的故事》,以及《再谈下一狗,然后接着就谈猫》的“猫”,虽然是以轻松的笔法描写动物和人的交往,述说“信任”和“爱”,但在阅读的时候……
-
伦敦的叫卖声(英)阿狄生《伦敦的叫卖声》从英国散文的不朽篇章中,掇英三十一篇,出自18-20世纪的十五位作者的手笔。突出地反映了作者们独有的平和而丰富的情怀,幽默并略带讥讽的语境。书名取自18世纪的阿狄生的篇随笔名,漫话当时的市景民俗,卖报纸、卖点心、消防队……书中选19世纪的代表作家为兰姆,其作品记录了他作为一个忙碌的小职员,在生活中找到带苦味的快乐和遐想。这里还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她在开创意识流小说的同时,用轻快的散文手法写下了她对文学的挚爱和印象,成为英国20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一奇葩。
-
伊利亚随笔选(英)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正如三十年代我国作家梁遇春所言:对于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良药”。本书选录了《伊利亚随笔》中的主要作品,包括《南海公司回忆》、《除夕随想》等诸多名篇。著名翻译家刘炳善先生的译文精到而隽永,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兰姆独树一帜的文字魅力。本书所配的二十多幅插图,出自英国著名画家谢帕德(Ernest H. Shepard)手笔,极具收藏价值。
-
伊利亚随笔(英国)查尔斯·兰姆 著;邓小远、陈翠平 译《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arles Lamb,1775 ~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人,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陈国恩,张健 主编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苏)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曹苏玲,沈念驹,陈方 译康士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年出生于莫斯科,在基辅度过青年时代。基辅大学历史系学生,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生,一战初期的前线卫生兵,电车司机,水手,渔民,记者,编辑……这就是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式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之前的人生轨迹。作为一名“旅行者”,帕乌斯托夫斯基把自己的创作和他的旅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最初是色调绚丽、浸透着异国情调的“南方系列”——长篇《浪漫主义者》、《亮闪闪的云彩》、《卡拉·布加兹海湾》、《科尔希达》、《黑海》以及其他一些短篇小说:然而,在第一次北方旅行之后,“北方迷人的力量”使他“惊呆”了,作家说,“为了欣赏这片像野菊花一样淡白的北方美景,真想活上几百年”(《断想数章》)。比起南方,北方更能引起作家的兴趣。北方激发出了这样一些作品,如《查理·隆谢维里的命运》、《湖上前线》、《北方的故事》,还有一些短篇小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帕乌斯托夫斯基来到俄罗斯中部的梅晓拉地区,他说他“不会用俄罗斯的中部去换取地球上最著名、最惊人的美景”(《断想数章》),他把他一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归功于这个地区——散文集《梅晓拉地方》、《森林的故事》,短篇小说《夏日》、《破旧的独木舟》、《电报》、《烟雨霏霏的黎明》、《“273”护林哨所》、《独面秋天》等等。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系列,帕乌斯托夫斯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理念,坚守着“抒情诗人”、“大自然的歌手”这样的身份。在他1968年去世之前,帕乌斯托夫斯基有数种文集或全集面世,其大部分作品已经拥有多种文字的译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又出版了作家的九卷本文集。在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帕乌斯托夫斯基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他曾受到高尔基、罗曼·罗兰等文学大师的高度评价,他曾长期担任俄罗斯最高文学学府——高尔基文学院的院长,据说,他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终名单,只是由于某些非文学因素才未能获奖。在俄罗斯文学的历史中,帕乌斯托夫斯基没有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似乎始终处在“边缘和中心之间”。即便是这样,他也曾竭尽全力地捍卫文学,表现出了一个文学家的良知。他曾经为布尔加科夫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对帕斯捷尔纳克表达同情,更对审判阿勃拉姆·捷尔茨和尤里·丹尼埃尔的事件提出过抗议,他也在声援布罗茨基的信上签过字……正因为这些举动,他曾被很多作家称为“我们的良心”。这又使我们意识到,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温暖”,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中,也体现在他的生活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