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大海如镜(英)约·康拉德(J.Conrad)著;倪庆饩译本册收《靠岸与起航》、《陆地的吸力》、《开端》等14篇散文。
-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卡罗尔等著 雨笠译本书的诱人之处在于卡罗尔在真实的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颇具个性,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艾丽丝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对遇到困难和不幸的人总是尔于相助,在兔子洞里往下落时,她从洞壁的架子上拿了一个橘子酱罐头,发现是空的,她不敢扔,因为怕砸着下面的人,于是又放回到另一个架子上。她有很强的是非观念,好管闲事,爱抱打不平。
-
新夏娃的诞生高虹 著西蒙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 断断续续间,总算是大致浏览了我所崇敬的女人。西蒙·波伏娃,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女人,一个一生执迷于爱的女人。透过她与萨特一生一世的爱情契约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萨特的身边不乏女人,而西蒙也有几个肝肠欲断的恋人。他们这种独特的爱情宣言,允许两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性爱观,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他们终于险些渡过外界的种种诱惑而最终又回到彼此的灵与肉的交流中。或许这种独特的方式更能充分地激发他或她解读生命之欲望与兴趣。他们两人的关系超出了通常意义的情爱关系,而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之中,从而达到无他无我、亦他亦我的极至境界。在西蒙·波伏娃的身上,温柔体贴、豁达开朗、顽强执着、聪明漂亮融为一体,难怪萨特认为西蒙身上有着他要求于女性的最重要的特质。这就不难理解萨特尽管与其他女性一度有过很深的卷入,但她们从整体上都无法与西蒙和萨特的关系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她亦是法国当代最杰出的女性,她的才华可与萨特相媲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个杰出的天才凑到一起,并没有因为迁就世俗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相反,他们二人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与并肩作战的斗士。他们彼此可以作到互告新欢,但又执着于旧爱才是最美,以致于人们无法探知他们在多角关系中是如何平衡与妥协的。围绕二人的男男女女终因忍受不了遥遥无期的异地苦恋,抑或对不能终成眷属的绝望而一一逃离……。当然,西蒙与萨特的身上也有着凡夫俗子的烙印,当他们彼此游离于世俗外,尝试着刻骨铭心的爱情时,他们同样也会为新的恋情燃烧与疯狂,最终却又拗不过他俩爱情盟约的自律。于是,在探究和找寻西蒙与萨特的心路历程时,最后的答案却是异常的肯定,天才的喜新厌旧,最终又为天才的执信回到了最初的诺言。因为只有在真诚的融合中,才可能构筑世上牢不可破的爱情堡垒,那就是彼此之间绝对的忠诚与相对的自由。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个性使两位文学大家的感情生活变得如此经典与耐人寻味,在特定的三维中打造出了如此这般空前绝后的爱情神话。若要套用国人的“属相论”的话,我猜西蒙定是一个属蛇的女子,命中注定要迎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生完成了那么多形式多样、富有影响的作品:小说、散文、哲学论文、社会调查等;一生在经济上又与萨特是互相独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尽了人间的良景美肴。在这一点上,忽然让我想到了故去的三毛,她同样也写过很多,也去过很多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三毛是个缺乏爱情滋养的憔悴的夜归人,而西蒙则是在萨特不老的爱情里编织着各种仙梦的小姑娘,哪怕在她四十多岁荷尔蒙减少、更年期来临之时,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扑来。同样是女人,同样是酷爱自由的名女人,西蒙就比三毛幸运。因为在萨特那儿,她找到了每个女人所渴望的安全感,而三毛充其量亦只是一个精神漂泊的流浪儿。进而推知,一个感情丰富的才女,如果在感情上只是一个一路翻山越岭看风景的过客,她的生活肯定像张洁笔下所描绘的那般孤寂和沉重。男人可以将性、爱、婚分得清清楚楚,可女人正如西蒙所言:当女人倒下来的时候,注定是要受奴役的。这句话仿佛印证了我在前几年的小说中曾体验过的感觉,女人的天地只不过是一张床那么小,谁让女人天生就没有尾巴,再怎么地还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西蒙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飞扬,又做到了爱你如昨,才会谱写出传世之作。让我心跳不已的并不是二人漫漫五十年的爱情长跑,倒是他们二人才智上的比拼与互补及渐入佳境的默契,对生命欢悦的体会,以及真爱的对撞与吸引,使他们成为后人剖析时的真实伟人。他们并不会因为彼此缠绵后离别的愁苦而悲观失意;相反,一次又一次的离别正是为了一次又一次的燃烧。当他们交汇在时空的一刹那时,他们是如此地放纵与不顾一切。西蒙凭借于此,穿梭于二战时的战区冒死去与萨特相会,一个女人不顾一切的勇敢足以说明她会为她的所爱付出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人比男人更勇敢、更坚强。于女人而言,亦是最易做到的。 当我轻轻地将西蒙·波伏娃的传记合上之后,似乎我读懂了一个非常专情的女子的情爱画廊。在她的每一次恋情之中,她不会像一般的女人那样哭着叫着要嫁给心仪之人,亦不会像一般的女人那样从一而终,就算萨特向她求婚时她亦如此坚守。我想这样的女子要有怎样的定力才不致于乱了方寸,慌了手脚,更何况要拒绝一个自己最爱、有着生死相许和心灵之约的萨特的求婚,你敢说她就不担心人老珠黄后萨特会离她而去?其实真爱在人生之中并非一次。但是,历史回答了这一切,西蒙或许超脱世俗之上,更加体会到永恒的爱只有一次。西蒙的从容、淡定应该是征服萨特的特质,这使他们能真正达到无他无我、亦他亦我的自为,却又一生一世紧紧相随的永恒之爱。所以,也只有西蒙这样的奇女子才能与萨特相提并论,因为西蒙是惟一的。而萨特身边的陶乐丝、奥尔加、阿莱特……等女人,终将成为过眼云烟。萨特一生不变的爱情女主角仍就非她莫属———西蒙仍是萨特情有独钟的独一无二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人而已为神矣。一旦由人演变为神,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的蜕变之后,终会学会以善待的眼神来审视周遭,无疑在善待自己的时候,也就宽容了周围的一切。猛然间,从西蒙的身上折射出 一个古朴的真理,不经一事又怎会长一智。难怪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痛苦后的顿悟,而天才的顿悟就在于有过一次阵痛,就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 在西蒙的世界里,解读西蒙的个人生活,尽管时光已逝,我惟有在潜意识中感知西蒙作为女性的辉煌与灿烂。我想同样作为女人,至少我能从她的情感轨迹中感悟到一个对精神的极致追求与欲望的放纵交织在一起的真实的寻求快乐的西蒙。她之所以伟大不仅仅简单地归结为她一生既非萨特的妻子,亦非萨特的情人,然又兼而有之的特殊关系。在互相珍视对方为永远的独一无二时,二人身边又不乏一些美丽的诱惑。真正难理解的是他们各自都站在感情天平的两端,踩着不同的翘翘板,玩着各自的游戏,但这种游戏方式最终还是为二人事业上永无止境的追求所替代。对他们来说,毫无疑问地均视彼此在事业和感情上为不可替代的唯一。 在肉欲与爱情的多元化伴侣之选择中,他们并没有因为美丽的邂逅而迷失自己,同样将各自放在掌心中紧紧相握,传递着彼此的温暖,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知心爱人。所以,才演出了一幕超乎世俗的精彩人生。我倒因此而有理由相信,正是靠着彼此永恒的激励与支持,使他们都成为彼此作品的第一阅读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坦诚地吐露、赤裸地面对,他们相守了一辈子却并无一纸契约的羁绊。正是由于各自的自由生活,给他们的爱情涂沫了一道眩晕的光环。换言之,他们在尽可能的范围中尽情享乐,但都不会忘了给予对方以温柔体贴,因为有萨特,才会造就西蒙。同样有了西蒙的存在,才能衬托出萨特的分量。要是换成别人,肯定又是另一个落俗的普通故事。否则便会陷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的乏味常局。
-
诺桑觉寺(英)简·奥斯丁(Jane Austen)著;金绍禹译《诺桑觉寺》与奥斯丁其他几部长篇一样,故事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的发展而越来越扣人心弦。天真得有点傻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是家境小康的牧师之女,长到十七岁了,还没有遇上能打动她少女心扉的男主人公,因此生活平平淡淡。然而,她的好朋友,当地的富有人家艾伦夫妇俩要到巴思去度假,带她一起外出。巴思的社交场所让她开了眼界,并结识了富家之子、牧师亨利·蒂尔尼与他妹妹艾丽诺·蒂尔尼,他们很快成了好朋友,凯瑟琳并且爱上了亨利·蒂尔尼。凯瑟琳在离家三个月之后,在没有朋友陪伴的情景下,孤身一人搭乘邮车,于一个星期日之夜回到了富勒顿。心地善良的母亲见女儿回家已是判若两人,总以为她是留恋外面世界的诱人,而竟猜不到十七岁的女儿的感情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亨利·蒂尔尼的意外出现,终于让凯瑟琳父母明白,他们必须考虑是否要同意女儿的婚事了。
-
我走了(法)让·艾什诺兹(Jean Echenoz)著;余中先译离开他的妻子并不是全部,还得走得更远些。费里斯·费雷因此起程前往北极转了一圈,在那,大浮冰围信的一个宝物等了他半个世纪。艾什诺兹是位逃避的小说家,似乎他从未停止用动词“出发”的所有形式以及它的所有变体给它变位。他的作品是抛弃、决裂以及失踪的最高点。那些人物奔跑着,漂泊着,寻找着。那些精疲力竭的女人和那些极端敏感的男人走向何方?然而当人们跃入空里,得当心别被系在一条橡皮带上。
-
一把尘土(英)伊夫林·沃(Evelyn Waugh)著;伍一莎等译《一把尘土》是伊夫林·沃创作巅峰期的杰作,描写了一个家庭的解体和男主人公在南美热带丛林中的探险经历。赫顿庄园的女主人布伦达不甘于乡间的寂寞生活,背着丈夫托尼在伦敦租房与一位贫困浅薄的大龄青年同居,后来又向丈夫提出离婚。灰心丧气的托尼因而在南美丛林中历险,最后被一个喜爱狄更斯著作而不识字的印第安人禁闭,成了为他朗读狄更斯小说的囚徒,赫顿庄园因托尼被判定失踪而由族人继承。本书名取自艾略特的《荒原》,主题也与之隐隐对应。托尼的家庭悲剧与伦敦社交界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战后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在托尼“哥特式世界的空难”中,略带讽刺地道出了对当代文明的深刻控诉。
-
雪莱诗歌精选(英)雪莱著;江枫译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作为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美好的幻想和饱满的激情抨击黑暗,以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美妙的比喻、深刻的哲理创造了诗歌的伊甸园。《雪莱诗歌精选》主要收录了雪莱的《猫》、《无常》、《致华兹华斯》、《死亡》、《过阿平宁》、《一朵枯萎的紫罗兰》、《新国歌》、《自由颂》、《夏和冬》、《哀歌》、《明天》、《生命的凯旋》等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勇捉偷车贼(英)Enid Blyton原著;罗琪译暂缺简介...
-
老人·少女·孤岛(比)阿梅丽·诺冬(Amelie Nothomb)著;袁莉译法国外交部重点协作项目。本书描写20世纪20年代,一位少女在大轰炸中成了孤儿,被一位老人收养,从此跟老人生活在诺曼底海域的一个孤岛上。老人不允许少女照镜子,说她在战争中被毁了容,少女于是心甘情愿地成为老人的玩物。后来,一位护士来到孤岛替少女看病,揭开了一个个惊人的秘密。
-
奇妙的笛声(英)Enid Blyton原著;刘建胜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