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蒙田随笔[法]米歇尔·蒙田本随笔集从《蒙田随笔全集》中精选精译的文章,大多都关涉困扰人生的重要议题。透过这些篇目,可以大致体会到蒙田所关注的生命的可贵特质,比如,在《讨论哲学就是学习死亡》一篇中,蒙田谈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在《论书籍》中,他对自己读过的书加以评论,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在《论三种交往》中,他描写自己写作的书斋,并论及如何阅读与思考……
-
我独自穿越沙漠(澳) 罗宾·戴维森1975年,27岁的普通澳大利亚普通女子罗宾•戴维森,来到澳大利亚爱丽丝泉,学习和了解骆驼的习性和以及喂养、训练它们的相关技巧。两年后,凭着那股对沙漠和自我探寻的渴望,罗宾接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资金支持,带上四匹骆驼、一条狗,踏上穿越澳大利亚腹地2000多公里的沙漠的征程。这是一次澳大利亚洲内陆的探索与发现之旅,也是一个女人单纯且充满激情地寻找自我和追随内心的精神冒险之旅。在9九个月的沙漠之行中,罗宾接受了内心的孤独与身体的困乏、,抛却了原本的社会枷锁与偏见,在与酒鬼、猜忌鬼持续周旋,与骆驼相依为命又斗智斗勇的同时,始终与喧嚣和虚荣保持距离,与原住民、骆驼、黄沙、三齿稃及灌木待在一起。在日复一日的穿越途中,她开始逐步体会到莽荒土地背后的生机——驯服、丰富、温和、慷慨,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本质与生活的诸多可能性。旅行结束时,罗宾说:“旅程很简单。它不比过马路、开车去海边,或者吃花生更危险。”她还认为,你允许自己有多强大,你就有多强大。
-
歌德谈话录 第一、二卷[德]爱克曼(J.P.Eckermann) 辑 杨武能 译此两卷本《歌德谈话录》以时间为轴,记录了歌德暮年近10年的岁月,是一部研究歌德晚年生活及思想的重要文献。顾名思义,《歌德谈话录》是以歌德为主体和中心的谈话记录,也即一部纪实之作。它之重要,毋庸讳言,首先在于歌德这个人的重要。歌德身为诗人、作家、思想家以及自然研究者和政务活动家,所以谈话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谈话的时间自1823年6月10日至1832年3月初,也就是歌德在世的最后9年多,但是内容却不局限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还包含大量歌德对往事的回忆,对未来的展望。歌德喜欢把自己一生的创作称作一篇巨大的“自白”,其实爱克曼的这部《歌德谈话录》才是他真实而全面的自白。人们因此视它为又一部歌德“自传”,也有人称其为一尊立体的歌德“全身塑像”。
-
我的美的世界[日] 森茉莉 著《我的美的世界》是“日本的张爱玲”森茉莉的散文精选集。这是一封给生活的情书,森茉莉宣布:“即使没有爱情,人生也可以是玫瑰色的。”走过传奇的大半生,森茉莉晚年仍以丰富的感受力,从疲惫日常中搜集微小而确实的美的光闪,以任性又顽皮的口吻,细述她心目中的日本式的格调生活。她寓居东京陋室,遥想半生前的明治优雅、欧风浪漫;畅谈食物、服饰诸般事物,以及人的行止心性的“美好法则”。想象与回忆交织间,红茶飘香、玫瑰绽放、恶魔与猛兽出没。七十九篇珠玉小文,高度浓缩“茉莉美学”,穿插“森氏文明批评”,辛辣痛快。
-
与哈姆雷特之夜[捷克]弗拉基米尔·霍朗 著,赵四 译,徐伟珠 校霍朗被誉为“词语的炼金术士”,其诗歌语言精湛,具独特的画面想象力,呈现思辨、冥想、唯灵的典型特征,低沉的声音里透出一股绝对的力量。在捷克同侪眼中,他是一位怒目金刚式的隐逸诗人,一位雄心满怀的诗人,米兰·昆德拉则盛誉他为“捷克的里尔克或瓦莱里”。《与哈姆雷特之夜》是霍朗代表作、盛名之作,一部书体长诗,近十年写就,也是捷克现代诗歌中的经典,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里,哈姆雷特现身并开口与“我”对话,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凄美神话被重新演绎。这是对爱与命运、真理与存在的不懈探索,深刻道出在恐惧时代真正成为人的意义。
-
给青年插画家的信[美]R,.O,.布莱克曼 著,王畅 译知名艺术家 R .O . 布莱克曼在他七十九岁的时候,决定将他在职业生涯中积累的所有智慧化作一封封写给想象中的年轻插画家“詹姆斯”的信,信中汇聚着这位艺术家对创造力明智而迷人的思考。这个可爱的老头机智、坦率又风趣。除了他的艺术成就外,他还在信里深入探讨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他回应了詹姆斯的对职业的困惑和迷茫,也提供了实践性建议——适当的绘画技巧、工作环境的选择、与编辑打交道,等等。这些都是他对艺术和生活的宝贵见解。
-
叔本华随笔叔本华 著;衣巫虞 译本随笔集皆独立成篇,所讨论的话题涉及阅读、思考、写作、语言学习、命运、生存等诸多方面。这些话题的素材都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普通读者亦可跟随叔本华的引领,从熟悉的事物出发,领略他的宏大视野。叔本华的文章言之有物,观点明晰,“他们的思维直接指向事物本身”,“我们应像伟人一样思考,像凡人一样表达”(《论写作与文风》),读过叔本华这本著作的读者,不管是否同意叔本华的观点,对这一点大概都不会有异议:叔本华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观点,客观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
罗马日记裘帕·拉希莉 著,张亦非 译《罗马日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最新随笔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记录了她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寻找一种“新的声音”的漫长过程。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习笔记,而是一位小说家开拓新领域的心灵启示录——语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创作者在某个时刻感到有必要改变路径:这是一种疯狂的冲动,它可能意味着放弃自己作为表达者原有的特性与标志;这也是大胆的纵身一跃,收获的是创作与人生更丰富的可能性。
-
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巴基斯坦)加里奥·阿赫塔尔著《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是一本探讨托妮·莫里森如何在后黑人艺术、后黑人和后种族话语权的背景下探索新黑人概念,以及新黑人价值观多样性的学术专著。该书追溯了“黑人是新黑人”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将其与非裔美国黑人美学全面地联系起来——包括黑人艺术运动、黑人权力运动、“黑即是美”以及后黑人、后奥巴马等思想流派。通过诠释当代关于黑色肌肤的概念以及种族间的巨大流动性,作者加里奥·阿赫塔尔认为莫里森的新黑人概念以身份的流动性、交叉性为基本特征,超越了任何固定的黑人主体性定义或概念,新黑人概念的提出为性别、种族、种族流动性和身份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
九三年[法]维克多·雨果 著,郑克鲁 译《九三年》是雨果的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其酝酿十余年的成熟之作。小说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小说生动地展示了1793年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和派与保王派两种政治力量的殊死之争。小说后,死里逃生的朗特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特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