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七地书黄健荣《七地书》以作者1975—1994年的人生经历为经,以柳江县(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柳州、桂林、武汉、北京、英国的利物浦和纽卡斯尔七地为纬,从现存20年间与其妻及其父的家书共计926封中遴选过半结集成书。全书分为5部分,前四部分为与妻子七地之间的书简490封。信件记录两人同窗共事、爱恋波折、求学奋斗、暌违辗转、负笈英伦、异地相望与痛失慈父的往事。作者在这样的经历中从青涩学人成长为知名学者。第五部分为作者父亲的78封家信,于殷殷庭训中可见父爱如山可感父爱如泉。本书以“20世纪70—90年代社会变迁岁月中的青年学人家书”为副题。所辑录家书以朴实清新的语言叙事纪实与寄情抒怀,不仅录下往昔岁月中的家事,也记录了作者亲历的从“文革”末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迁、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改变给家庭和个人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和书信人对这些世事演变的认知、思考与感悟。换言之,本书信集从一个特定视界记录了一幕幕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生动场景,字里行间显现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巨轮呼啸前行的涛声浪迹。这些经年积存的家书蕴含了特别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因而读来有窥斑见豹、一叶知秋之效用,颇有读史之韵味。
-
依稀前尘事陈思和暂缺简介...
-
浮生琐记(英)洛根·波绍尔·史密斯《浮生琐记》是一系列极短篇散文随笔和隽语警句的合集。书中无论是鞭辟入里的幽默,还是哀而不伤的怀旧,都以一种举重若轻的言辞含而蓄之,既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体追求,又历时地记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旺盛的人生经历中灵光乍现的思绪见解、漫步于伦敦街头巷尾所领略的大大小小的顿悟与重生。
-
摆渡灵魂张国平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以充沛的感情倾心讴歌生命,赞美大自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中有故乡的回忆、军旅的战斗生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情感真挚,寓理于文,能给人以启迪。
-
动物奇形录[美]埃莱娜·帕萨雷洛人与动物关系的蒙太奇调皮小史。一只被莫扎特厚葬的椋鸟;一只遭到达尔文“始乱终弃”的象龟;一头在丢勒和达利的画中游荡的犀牛;一头在极寒之地辗转,只为等待出价的冰冻猛犸象;一只曾在太空织网的蜘蛛;一只被改造成独角兽的马戏团山羊;……十七个物种,共同述说一个物种的孤独。十七个“明星”动物的生平故事,将神话、史料、新闻与想象编织成对自然本质的灼热沉思。十七篇创意性非虚构作品,带领我们穿行于“明星”动物们的旧日世界,将动物的生命轨迹与人类文化史、社会史的惊人瞬间并置。在腰封的设计上,本书邀请读者完成一个小小的行为艺术:拆下腰封,解放封面上的动物。对人与动物关系的重新审视,从这一行为开始,从这本书开始。
-
考古何为陈雍本书为编辑约稿而来,是一本结合作半世纪的考古工作的思考、系统回答“中国考古学是什么”的文集。该书以介绍考古学的学科分类、研究对象和手段为开端,叙述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讲解了考古阐释与历史重建的方式方法,以及回答了如何学考古、用考古的问题。本书专为初学者所作,对“考古为何”和“考古何为”发时代之问都做了回应,对想了解什么是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对史学研究有何助益的年青读者来说,本书不失为简要而又富启发性的读物,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黄帝神话基本数据辑录王宪昭本书对中华创世神话中重要代表性人物黄帝的产生、特征、身份、职能、事迹、经历等一系列文化现象,解构出相对完整的数据,通过母题编码与实例检索的形式加以呈现,旨在帮助神话研究者或欣赏者对中国各民族神话中的黄帝文化现象能有宏观的了解,并进行多角度的审视,藉此发现其中的文化共性及文化创作规律,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服务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乔纳森·斯拉特 著,任晴 译当乔纳森·斯拉特还是个观鸟新手时,他偶然遇到了地球上颇为神秘的一种鸟类,它比他所知的任何一只猫头鹰都大,看上去就像一只长着羽毛的小熊。他拍下一张照片,并分享给专家,这便是世界上体形硕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随后,斯拉特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调研之旅,在俄罗斯东部茂密偏远的森林中寻找这种巨大而神秘的生物。尽管毛腿渔鸮的翼展长度达6英尺,身高也超过2英尺,但它们总是神出鬼没,人类对其所知甚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极为有限。它们在冬天蕞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在觅食过程中会在雪域河岸上留下大而独特的足迹。毛腿渔鸮同时也是濒危物种。因此,斯拉特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捕获这种猫头鹰以做研究,并尝试据此制定出一个保护计划,以帮助这一物种存活下去。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得不应对各种挑战:在冰冷的帐篷里通宵监测,疯狂地驶过将融的冰河,毫无防护地爬上朽烂的树木以检查巢穴中珍贵的渔鸮卵。为捕捉和追踪渔鸮,他们使用尖端的定位设备,亦即兴设计巧妙的陷阱,还必须始终警惕与熊或东北虎发生冲突。在斯拉特异常生动、精确,同时不失幽默的叙述下,毛腿渔鸮渐渐展露真容:它们是狡猾的猎人,忠诚的父母,怪异的“二重唱夫妇”,是不擅记仇且相对温顺的猛禽,也是在条件严酷、面积不断缩小的栖息地上顽强生存的珍稀物种。除此之外,斯拉特还以令人捧腹的笔调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边疆区域的各色人物:有似乎永远也不清醒、以伏特加为粮的嗜酒村民,有与黑帮交易失败后逃命至荒野的古怪隐居者,有为了可以卖10美元的貂皮而猎杀毛腿渔鸮作肉饵的无知少年……对于沿途经过或停驻的大小城市、村庄,斯拉特亦不吝啬笔墨,关注这些地方的历史,以及它们在苏联集体经济时期的发展和如今的没落。斯拉特以一份惊心动魄的田野笔记,向读者全面展现了这片远东冰原上的生灵、人类、居住地、自然景观及文化风貌。
-
宋代僧传文学研究李熙本书系古代文学方面的学术专著。全书主要围绕撰者本人和僧传体例来对宋代僧传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特别侧重研究撰者的思想倾向、撰述意图、知识素养和文体倾向等对僧传编纂的影响,考察十科分类反映的多种观念和文学方法,探讨宋代僧传与宋代佛教社会发展的关系。本书还注重分析南宋禅僧传在撰述体例、编纂思想、史实记载、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独特性。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进一步认识宋代僧传的编纂在思想、文体、叙事、纪实等方面的贡献、特点及书写高僧的方式,有助于了解宋代不同僧传的特点,更好地认识高僧的典范价值。
-
加缪情书集[法]阿尔贝.加缪 著,姚杰 译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名字想必对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他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思想家,是诺贝尔文学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被誉为“20世纪欧洲的良心”,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除此以外,加缪英俊的外表和丰富的感情生活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英俊潇洒的加缪很有女人缘,生性浪漫多情的他也对漂亮女人有极大的兴趣,并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风流佳话。而这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和女演员玛丽亚•卡萨雷斯(Maria Casarès)漫长而炽烈的爱情故事。本书便是阿尔贝•加缪写给他毕生挚爱的情人玛丽亚•卡萨雷斯的现存所有书信的辑录。在这些书信中,加缪倾诉了他最为真实的情感,他关于爱情的伟大想象,以及他的生活随想、哲学思考、写作时的心路历程等。这数量庞大的书信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更为立体、更为真实的阿尔贝•加缪。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将了解到一位从未停止过向自己发问的伟大的作家、哲学家的理智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