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随笔
-
契诃夫手记[俄]契诃夫 著契诃夫有许多手记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书中抄录的拔萃。手记既是他的文学创作备忘录,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尔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整理,形成这部《契诃夫手记》公诸于世。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曾经与人一起将《手记》译成英文出版。中译本最初于1953 年发行,随着译者贾植芳的偃蹇命运在图书馆尘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 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话说,这个译本的命运也是他的生活的命运。
-
天津闲人林希正如莫言写出了高密,贾平凹写出了商州,迟子建写出了额尔古纳河,池莉写出了汉正街,林希先生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天津。这是一位吃过见过的大家族子弟,在一番人世浮沉之后冷眼看世态炎凉,为民国最底层的天津人代言,为真实的天津卫立传。 《天津闲人》《蛐蛐四爷》《相士无非子》是三个各自约5万字的中篇,为林希先生精彩的小说。三篇从内容上来看有相通之处,都是以民国天津社会底层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为原型,揭示生活的不易,其入木三分描摹人性之处,往往令读者读来笑中带泪。
-
俞鸿筹日记俞鸿筹本书是俞鸿筹1949-1955年的寓沪日记。抗战胜利后,俞鸿筹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上海支团部佐理”,1946年辞职,远离政治,闭门读书著述。《俞鸿筹日记》,原题 《读书日记》,故主要内容为俞氏的读书札记,涉及史学、文学、小学、版本学、目录学、金石学、考古学、书画诸多领域;还包括晚清的历史掌故。此《日记》对俞鸿筹隐居期间的 身心状况、交游往来、文化生活亦有记录,是了解俞鸿筹其人、常熟俞氏家族的一手文献,也是观察1949年后上海城市生活、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史料。
-
朝花夕拾+导读 共3册吴东暂缺简介...
-
御风行者黄剑作者以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对环青海湖的野生动物以及鸟类进行了跟踪拍摄,从生态环境与人文关怀出发,用图片和文字讲述了野生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作品展现了自然界的博大之美,也对当下人们寻找内心宁静或有助益。“2001年5至6月,我在青海高原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月。《动物世界》栏目计划制作青海湖鸟岛自然生态的纪录片。作为摄像,我屏息于青海湖的神采灵韵,也无时不感觉肩上摄像机是如许沉重。重回尘世的喧嚣里,耳边隐约又听见一串斑头雁的叫声从空中划过。“呼啦——”一声,群鸟轰然惊起,青海湖上顿时飞羽满天,宛如云彩飘过。在高原湛蓝的天空下,在碧波万顷的青海湖边,鸟儿们周而复始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而我,曾是幸福的“侵入者”,近距离地注视着它们,我手中的摄像机,也记下了它们的欢喜和忧伤。”时隔20年2021年从藏羚羊到雪豹,作者又一次驻足于高原地带,与当地的风物融为一体,让读者 次领略20年前野生动物拍摄的场景以及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
-
傅雷家书傅雷,朱梅馥《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的书信摘编,时间跨度为1955年到1966年,话题不局限于生活琐事,还涉及艺术与人生的诸多方面,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情感与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与期望。这些书信,严肃中透出亲切,深刻却不脱离日常,既充满一个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也细数了青少年成长的迷茫与欢欣。看似平淡的家常话,如山间的一缕清风,令人回味。这是一对父子, 是一对知己和良师益友,那种心灵和精神上的共鸣、映照,让人艳羡。
-
天涯漫步张国俊在 部诗词集《天涯飞絮》出版发行过程中,我的第二部诗词集书稿也已成形,我决定将这第二部诗词集命名为《天涯漫步。飞絮的无奈和漫步的自信,凸显了我在认知上的变化。
-
蜗室古今谈丰家骅暂缺简介...
-
相伴凤凰红林进结散文集《相伴凤凰红》记录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也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它有思考,有感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聚。 作者的情感抒发,决不是基于呻吟。作品中饱含诗性,饱含真诚,饱含热烈,饱含追求。故乡、亲人是挥之不去的要素,是作者最为冲动的写作基因;那些历史的印记,那些熟悉的身影,那些令人向往的山水,都在这里面成了一个个意涵丰富的符号。作者认为人生不苟且,有伤疤也无需刻意揭开,无论生活如何,依然要歌唱,那些属于自己的音符会永远相伴相随。
-
无悔今生不自愁读者丛书编辑组本书紧紧围绕“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相通”这一核心主题选编美文汇编成册,通过小故事、随笔、杂文等各种文体,通过具体事例,从各方面、多角度向读者阐释了中国梦是和平的梦,是发展的梦,是合作共赢的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文章传递出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信息,以鲜活的事例说明中国梦带给世界人民的福音,也是对当前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有力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