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我的家在高原上席慕蓉著慕蓉生活在蒙族家庭,小时候常常听大人讲边疆的故事。长大以后,故乡变成了她精神的依托,也增添了她作品中的浪漫色彩:沙浪的驼影、长河的落日、大漠的孤烟……《我的家在高原上》是作者第一次见到原乡之后,逐渐累积而成的收获,文字加上摄影,描绘出了作者那心中梦土的美丽与丰饶。
-
唐宋八大家文选牛宝彤选注暂缺简介...
-
孤独的文化人胡绳梁著暂缺简介...
-
余光中散文余光中著《余光中散文》收录了余光中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性、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热点话题。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
-
元曲一百首蒋星煜,张Wei注译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有一些问题或现象,过去大家接触较少,我的困惑也就更多些。比如,半个世纪以来,旧体诗词的写作与发表的风气流行不衰,相形之下,曲的写作与发表极为罕见。从理论上说,诗词皆来自民间,但经过文人的加工,形式上趋向于完整而凝固,内容上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夹杂进较多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而曲无论其形式与内容却是更接近人民大众的,何以反被冷落呢?由困惑我也常常因此而思索再三,更加觉得这是一个应当改正而未改正的由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学观所导致的错误。众所周知,自从元曲产生,并被作一种文学形式普及以来,在正统文人的眼中就被当作小道,所以研究及赞同的人不多,但仍然受到一些著名文人的肯定,如朱权、王世贞、王骥德、吕天成等人都有专著。从清代乾嘉年间的焦循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他们都十分强调“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他们对元曲的重视和提倡的确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我们今天更应大力弘扬这朵古代文化中的奇葩,走出轻视戏曲的误区。元曲作品比起国运悠长的唐代的诗、宋代的词来说,当然要少,但元曲的领域相对则宽广得多,有可以单独清唱的散曲,有作为杂剧剧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剧曲。如果把散曲和剧曲加在一起,以每一支曲为一首作品计,则也是一个颇为可观的数字。
-
男孩对女孩的心语赵冬著《男孩对女孩的心语》内容包括白色的秋千、海滩之夜、胭脂三月、雪恋、问海鸥、袖口里的红瓢虫、明月小楼、虚掩的柴门、走进雨中、去看夕阳、野渡无舟、月亮弯弯、随秋漂泊、微雨情浓、今晚月亮没有来、公园是属于我们的、像云那样……等等,内容丰富。
-
唐宋八大家名篇赏析与译注诸天寅注释;贺永新评译暂缺简介...
-
艾丰随感210条艾丰著这是一本随感录。每一段话,都是有感而发。无病呻吟,令人讨嫌。引发这些感想或感触的事实和经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样的著作中揭示出来。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战争年代,运动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这一个“甲子”,内容好丰富啊。作者穿过这些年代,赶不上不少矛盾的旋涡,这辈子没有白活。本书是作者对生活的片断思考。现在还认为,自己远远没有懂得生活,或者说有许多的生活领域还不懂得。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心里有话要说,但又无合适的对象可说,于是就“自说自话”。这可能是记日记的一个原因。这本书,就是想当您这样的一个交谈对象。\t\t
-
唐宋八大家名篇赏析与译注王Shi华注释;王Shi华,瞿承楷评译中国古代的散文,如果从大的角度分解,只有古文和骈文两种。所谓古文是指先秦两汉以及对其模仿的文章。所谓骈文便是骈体文,自魏晋至唐代流行于文坛,乃至影响公事文件。因为流行于时,故称今文。古文便是相对于今文的对应名称。作为骈文,在古文家看来,有两个弊病。一个是过于注重形式,注重声律与对仗,不能自由地抒发思想;再一个是脱离了道统。故而要以古文来校正。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次古文运动,一次是唐,一次是宋。唐的古文运动是校正骈文;宋的新古文运动是校正骄文的余波,从而使古文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流,直至封建社会解体。无论是唐还是宋的古文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或者说是特色也未尝不可。一是推崇先秦两汉的文章,提倡一种自然流畅的散体文字。再是强调道统,文以载道。这对于骈文而言,或许是一个进步,但提倡先秦两汉的文风和道统,无论在语言还是思想上都必然落后于时代的进展,故而到了“五四”,便自然消解了。当然,这是后话。从历史的角度看,唐与宋的古文运动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先秦两汉以后的又一个散文高峰,当时的许多作品至今仍为有志于文的人们视若拱璧。作为这两次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唐有韩愈,柳宗元。在宋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曾巩、苏轼与苏辙。后人简称为 “唐宋八大家”。这称号始见于明中叶茅坤所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而究其渊源则更早一些。明初的朱右曾便编过一本《八先生文集》,把韩、柳、欧、王、曾、三苏的文章汇集在内。自此,以唐宋八大家合集的读本,便盛行海内,绵延不绝而为人们所乐道。基于此,我们选编了这套《唐宋八大家名篇赏析与译注》。目的只有一个,依然是为有志于文者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读本,但愿大家喜欢。
-
补丁集华君武本书分为六个辑,要点:第一辑 往事琐忆;第二辑 随笔杂感;第三辑 艺术谈坛;第四辑 漫画散论;第五辑 序跋书札;第六辑 漫画一百幅。\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