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
-
北京这座城韩小蕙本书韩小蕙女士一部描写北京这座城为主题的散文集。包括《在北京的心尖儿上》《窗外响锣鼓》《琉璃象奇遇》《什刹海滋味》《言者谆谆》等四十余篇。共分四辑。第一辑“北京景观”,以作者自身足迹所至之处,再现北京城市景观;第二辑“北京人文”,写市井中的男女老幼,弥漫动人的烟火气;第三辑“北京故事”,将自家故事娓娓道来,旧事、琐事,写尽人生况味;第四辑“北京感悟”,由作家的旧居协和大院写起,用街道与建筑呈现北京这座城的沧桑岁月。整本书对北京这座城进行了富有感情地描写,见证了首都北京近七十年的市井风情,地道的京味儿书写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
藏地八千里徐杉本书为行游札记,记录了作者沿川藏、青藏两线深入行游的所见所感。内地到拉萨有两条路:一条是川藏线,一条是青藏线。作者经由川藏线进入西藏,由青藏线走出西藏,行程八千余里,拍摄了大量风光和人文照片,写下了散文十余万字,辑为此书出版,展现了青藏高原壮美的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读史的方法梁启超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
朱自清散文精选朱自清本书从朱自清1921年至1948年创作的7本散文集中,甄选40篇传世美文,按主题精心分辑,不仅包括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还包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新年的故事》《给亡妇》《看花》等知名度较高的作品。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淡雅清丽的文字,能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
远方帅岷晖 著本书由作者旅游、学习及生活随笔汇编而成,涵盖七大洲四大洋壮丽河山,风土人情,往事新闻,科技文化。第一部分是神奇篇,共8部游记,围绕诸多世界历史名胜及国家公园展开,突出美景壮观,美乐雅曲,美食佳肴。第二部分是远小篇,共9个回忆录,缅怀曾经的同学,同事及同行。第三部分是往事篇,共8章,记录美洲大陆的生活,悲欢离合和美好传说。世上多神奇,人间有情义,将所见所闻所感付诸笔墨并与亲友分享乃本作者多年来的最大愿望。
-
漂泊东南山海间张在军卢沟桥事变之后,金门、厦门和福州先后沦陷,福建沿海(后来还有华东地区)的众多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相继迁入闽北山区。一时间,各领域大量的学者教授、文人墨客,如萨本栋、汪德耀、许钦文、施蛰存、黎烈文、何炳松等,漂泊在永安、南平、长汀和邵武一带。他们不失民族气节,不畏艰险困难,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火种、延续教育命脉而不懈地努力。本书挖掘出大量史料,超越以往关注抗战文化的视角,观照更广阔的时空和更广泛的文人群体,以丰富的细节再现了东南小后方弦歌不辍的精神状态,与西南大后方遥相呼应,给今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思。
-
你只是自以为飞得高阳宗峰《你只是自以为飞得高》汇集了军旅作家阳宗峰的61篇青春励志散文,每一篇都简短易读,寓意深刻,有的是告诉你为人处世方法的“警世格言”,有的则是在你遇到挫折是帮你重拾信心的“励志谚语”,充分概括了作者军旅人生路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传达了他洞察世事的智慧,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特别是立志军旅的有志青年富有指导和启迪。
-
钢铁蝴蝶林燿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林燿德便致力挖掘都市的生活形态与其中的人文辩证。他视都市为一个主题,而非背景;是一种精神,而非地点。费时十多年,将日常切面转换成一连串的都市速写,集结为《钢铁蝴蝶》。来到二十一世纪,这部作品仍显得敏锐超前。题材延伸至科学、生物;文类跨越,融入诗、小说;压制抒情,只显精炼冷冽。各种颠覆,让本书不仅是面向都市的全方位探索,也是一次台湾传统散文的瓦解与新生。
-
王柳云作品王柳云《月光不迷路》一个普通女性的诗与文。这是王柳云的人生理念:只为快乐地活着,只有傻人才记仇,那些陈年旧事不提啦。偶尔她也这样:习惯了平庸地不做多想,我只做井底之蛙。却又一直心怀梦想:我由来做梦不分白天黑夜,抬头边走边梦吧。她从别人的故事里明白:无论有多艰难,过日子不要争吵。她“在虚无的尽头”,纵然“时光也老到乏味”,但“高兴了就敲打锅盖”,然后,把“好东西拿来下酒”。她宣称:我做着凡实的工作,养活自己,也养活我艺术的暗梦。她认为自己的灵魂通透,又坚信“灵魂仍在半路行走”。有时候,“吊儿郎当能混就混”;有时候,“一步一欢喜”。有时候,“如果有缘,会再相见”;有时候,“面对面相忘于江湖”。尘世无常,爱死不死,较真是一切不幸的根源。在卫生间画画,吃粗茶淡饭,与人骂战,也与人为善,有过很多感情片段,也珍惜现在的老伴,见过无数冷暖,也习惯了如今的炎凉……这是王柳云的人生,月光下的人生。《月光不迷路》一个普通女性的文与画,这是王柳云的人生故事。关于画画和艺术,她说:我学画单纯只为娱乐自己,艺术家就是生活状态的一种,仅此而已。关于生活和人生,她说:生活永远都平凡而琐碎,不过是习惯性地努力咬紧牙关活着而已,对于人生,没有多少人可以置身事外。关于幸福和爱好,她说:自种福田自享受,过简单的日子,做凡实的人,安排点儿喜欢的事消磨时光。关于女性与自我成长,她说:我确切无疑地是独立女性,充分尊重别人其实是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尊重。关于游历,她说:让行走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关于读书,她说:多读一些书,就会慢慢学会为别人着想。关于未来,她说:简单且凡实地与各种生命相关照,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她有过很多经历,那些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也丰富了她的思想和灵魂。于是,她写出了自己,也画出了自己,这就是“青芥人生”。
-
情醉潇湘梦欧阳辉纯 著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兼作家欧阳辉纯教授创作的长篇伦理小说《情醉潇湘梦》,以主人公龙国祯的奋斗历程为主线,以他和李晓琪的爱情故事为辅线,通过对其在农村,上大学、研究生以及参加社会工作的生活历程的描写,讲述了一位出身贫困家庭的农民子弟,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依靠社会的道德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著名哲学教授的精彩故事。小说的叙事背景为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的江南地区。作者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叙事视野,突破了一些当代小说(包括网络小说)脱离“地气”的市场功利主义的写作内驱力,采取了多元的文学表现手法和哲学伦理学理论的叙事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作者丰富的哲学伦理学理论演化为丰富多彩的小说人物形象,做到了“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情醉潇湘梦》既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多元叙事,也有中国古代伦理学、中国现代伦理学和西方伦理学的伦理元素,打破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突破了哲学伦理学深奥的道德叙事,将文学和哲学做了辩证的有机融合。这部小说将为读者开启全新的伦理视角,是一部具有正能量、文以载道的长篇伦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