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纯粹·聋哑剧院之夜(美)伊利亚·卡明斯基《聋哑剧院之夜》是美国诗人卡明斯基的第二本诗集。这本2019年出版的带有抒情诗剧性质的英文诗集,从自己的“聋”出发,从他所归属的“人民”的沉默和拒绝出发,虚构了一个“瓦森卡”小镇聋哑人木偶剧团和居民们反抗占领的故事。但这不止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诗剧”,它就是诗——是带有叙述性的诗,但也是富有最奇绝的想象力的诗,是“冬天里的童话”,最后也是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讯室”,但也是“夏加尔式的”天使蹦跳的楼梯。本书包含有很出色的饶有意味的插曲,其中有暴力、温柔、欢愉和苦痛,种种混杂成民间剧,使人感受到原型,但又深入揭示了人类的当下。
-
新月集 飞鸟集[印]泰戈尔,郑振铎 译内容简介: 泰戈尔以清澈的文字描绘出了罕见又深刻的精神之美,洗涤了心灵,慰藉了寂寞。溪流海洋、夏花秋叶、晚霞流萤、黎明黄昏,无不在其笔下化为一首首清丽的小诗。这些小诗如同雨后的世界,一切都如此地清新亮丽,意味隽永,抒情与哲思完美相融,耐人寻味。
-
山之四季高村光太郎《山之四季》被称作日版《瓦尔登湖》,是日本近代美术开拓者高村光太郎的随笔集,15篇山居笔记,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诗人美学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高村光太郎在小屋前耕田、种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煤气。这样的山野文学,治愈了一代又一代失去生活气息的年轻人。被“生活哲学家”松浦弥太郎、写进《日日100》,作为日式生活美学典范。本书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昭和三十一年(1956)版《山之四季》完整译出,译者毕业于北大日语系。书后附录“高村光太郎小传”和“高村光太郎年谱”,帮助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和诗人。
-
门[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本书收录了阿特伍德1995年至2007年间的诗歌创作。通过这些作品,她力图探索诗歌的本质、时间的段落,以及我们共同的道德意识。这是一部勇敢的、充满激情的诗集,对人类生活的立足点进行了反思和质询,再次确立了阿特伍德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的地位。阿特伍德擅长无韵的自由诗体,多年来在诗歌的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她的诗作克制、冷静,着力于文字的节奏和意象的铺陈,也擅用拼贴及文字游戏等丰富的创作手法。相较于她早年的作品,这些进入创作成熟期后的诗作呈现出更为质朴、明晰与锋利的趋向,以冷峻甚或尖锐的语言传递出诗人强大的精神底蕴,以及她对社会和时代的审视。
-
春天及一切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钟国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终身的诗歌实验、创新、革命者。他主张在美国本土环境中寻找原始的动力,以普通人日常的语言和生活材料入诗,运用想象力和同情心在破碎、工业化的残酷现实中冲破限制、唤醒新生,迸发清新的欢愉。他对美国诗歌的革新影响了洛威尔、金斯堡等一众诗人,被誉为“美国后现代诗歌鼻祖”,1963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本书精选威廉斯五十年诗歌生涯各阶段代表作,以其早期试验阶段的突破之作《春天及一切》为界分为两辑,收录首度译介的散文诗集《地狱里的科拉:即兴创作》、普利策奖诗集《勃鲁盖尔的画作》等选篇,全面呈现诗人诗艺和诗歌追求的流变。
-
给我一杯茶的时间(日) 小林一茶 著 ; 张杰 编译本书是小林一茶的俳句作品集。“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最后一位俳句大家”,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一茶早年离乡赴江户谋生,流浪半生后返乡成家。然而儿女均先于他离世,一茶的晚年寂寥又困窘,唯自然万物和俳句可寄情。小林一茶的俳风独树一帜,效仿前人的同时又发展出独特的变奏,继承闲寂、幽玄美学的同时,又带上了诙谐的个人标记。他厌恶世俗,反抗强者,而此类激进的情感均在落笔时全然稀释,只剩下安贫乐道、甘于品尝生之苦涩的豁达,对弱小生命的无尽悲悯,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喟叹。
-
诗人时代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阿拉伯诗歌创新最积极的倡导者,为阿拉伯新诗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阿拉伯国家未来获诺奖的大热人选。在半个多世纪里,阿翁不断进行新诗创作实践的同时,还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阿拉伯诗歌美学和文化批评方面的论著,主要有《阿拉伯诗歌导论》《诗歌的时代》《世纪末的开启》《诗歌与社会》《阿拉伯诗性》《苏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稳定与变化》等。论著中他与古今阿拉伯和西方的文学大师们对话,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诗学见解。本书从上面提到的论著中选译12万字左右的篇幅,从阿拉伯古典诗歌美学、阿拉伯诗学的转型、现代诗歌美学、诗歌时代四方面集中阿多尼斯的诗歌美学见解。
-
纯粹·盗贼之家马克·特雷尼克《盗贼之家》收录诗人代表性诗作百余首,其中短诗为主,兼涉中长诗,主要选自诗集《初学者指南》《从水下行走》《从聚焦的距离》等。作为当今澳大利亚诗坛自然写作的主将,马克•特雷尼克被称为“澳洲自然的歌者”,他的诗歌以自然风物触动心灵,河流、荒原、草原大火、袋鼠、蓝乌鸦,都是他讴歌的对象。他怀抱对自然的虔诚之心,持续发现这块土地的大美,推展诗情,洞鉴人生,在与超越人类的世界的亲密接触中,见证和倡导对自然世界的开放。
-
最后的言者雅克?德里达 等保罗·策兰的命运上横亘着二十世纪可怖的灾异。作为生命个体,策兰被那场骇人的灾祸深深撕裂,他的生命充斥着无以言表的痛苦、不可磨灭的死亡印记,以及一种毁灭性的内在矛盾:他生来所在的那门语言,宣布并组织了对其父母和同胞的谋杀,他的母语也是刽子手的母语。在死亡的灰烬中,策兰与诗歌结契,向刽子手发起挑战,他对德语精雕细琢,挖掘词语的源头,与这死亡大师的语言展开激烈搏斗。策兰的诗歌同他的个体命运一起,成为苦难、记忆、存在之见证。本书由一系列铭记的文本组成,它们共同承担了对诗人保罗·策兰的缺席之在场的见证:见证他在奥斯维辛之后书写的“毁灭的诗学”,他于无人见证之处完成见证的不可能之使命;见证他于托特瑙堡与海德格尔展开的对话,他迫使哲学不得不经受严酷的挑战和拷问。见证也是对相遇的见证,对诗人所是的个体生命的真实经历的见证:通过那些旧友和知己的述说,我们得以追随他日常的步伐,走入他的忧郁和孤独,他的创伤和病痛,以及,终,他无可挽回的秘密的死亡。如同诗歌从灭绝的灰烬中升起,他的生命沉入了孕育的水波——带着他的母语,在异邦……
-
答案在风中飘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shou部全新作品。他于2010年开始创作本书,历时十余年。在这本新书中,他对66首精心挑选的现代流行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内容本质提出了非凡的见解。通过讲述猫王、约翰尼·卡什、雷·查尔斯、小理查德、雪儿、谁人乐队、诱惑演唱组等的音乐,迪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现代流行音乐的私人歌单,也用这些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20世纪万花筒般的画像。作为一个讽刺的观察者,迪伦对这些歌曲以及它们背后的精彩人物和故事充满了感情和热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乐评,它们饱含着智慧、洞察力和独创性,你仿佛能听到迪伦的声音从书页中浮现出来,有感性的幻想与倾诉,也有理性的解读与揭露。如美国知名娱乐杂志Variety所言:“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流行音乐的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