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蕾·阿曼特劳特诗歌与诗论研究孙立恒 著本书结合国外诗歌文化思潮和相关研究动态,以细读蕾·阿曼特劳特1978年至2013年发表的全部诗集作品为基础,特别针对其见证诗歌和其诗论进行了深入阐释,内容包括阿曼特劳特的创作阶段划分及特点、诗学理念和美学理想、诗歌艺术策略和美学特点,以及意义与局限性。本书为国内有关美国诗歌的考察提供了较为新颖的研究预见。
-
忠诚的手迹(巴基)费兹·艾哈默德·费兹本书收录了费兹8本诗集,包括《诉怨》《晨风之手》《狱中纪实》《石下之手》《西奈峡谷》《友人之城的傍晚》《我的心,我的行者》《岁月的尘埃》。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创作过程。资深翻译家张世选教授历时8年呕心之作。并撰文《费兹和他的诗歌》和《乌尔都语和乌尔都语诗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费兹和乌尔都语诗歌。
-
拉甫罗夫一家〔苏〕斯洛尼姆斯基小说的背景是*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但这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更像纪实散文和日记。主人公鲍里斯·拉夫罗夫被卷入战争时,并没有自己的明确想法,只是随波逐流,后来却在母亲的推动下真正走向革命。不过,作者并未详细展示他思维和感情的混乱,描述他内心的波澜。我们看到的是行动和表现,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观察和记录,或者像新闻片的一个个镜头。这部以真实坦诚、简洁鲜明的笔触叙述帝国主义战争、俄国革命蕞初年代以及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道路的小说,再版约20次,永远屹立在苏联精选文学作品的行列中。
-
流萤集【印】泰戈尔 著,苇欢 译本书是《泰戈尔的诗》系列丛书之一,《流萤集》记录了泰戈尔思想中闪现的火花和历久弥新的隽永之语。写作于20世纪20年代,属于泰戈尔的后期创作。诗人由中期的脱离火热的群众运动,转向积极地投身到政治运动中去,顽强地进行反帝、反殖民、反封建的斗争,这时期诗人同劳动人民的距离也愈来愈小了,他所吟咏之物多是采撷于自然,取材于生活,已被无数文人墨客歌咏过,但作者却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后以独特的视角再吐新声,角度新颖,寓意深远,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知觉和语言魅力。
-
列夫·舍斯托夫评传〔苏〕纳·巴拉诺娃-舍斯托娃列夫·舍斯托夫是苏俄*名哲学家,曾出版三部重要哲学著作:《托尔斯泰与尼采学说中的善(哲学与布道)》(190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悲剧哲学)》(1903),《无根基颂》(1905)。本书系传主女儿(也是哲学研究者)以传主生前与友人的通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本为依据,写成的一部详实可靠的研究评传,对于研究舍斯托夫和整个20世纪俄国侨民学术界的历史状况、时代背景,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无可比拟的作用。本书作者行事低调,全书基本依据传主生前与友人同行家人的通信和回忆撰写而成,轻易不对貌似平淡客观的叙事横加干涉,因此对于研究者价值非凡。
-
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之夜〔苏〕卡维林维尼阿明·卡维林在长篇小说《爱吵架的人,或瓦西里耶夫岛上的晚会》中,以文学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原型,塑造了维克多·涅克雷洛夫这个角色。小说以列宁格勒老一代学院派教授洛日金返回列宁格勒,莫斯科年轻一代形式学派代表涅克雷洛夫前往列宁格勒参加文艺晚会并受到冷遇为主线,描写了新老两代语文学者的明争暗斗,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语文学者或作家们的众生相。
-
我的森林[苏]鲍里斯·谢尔古年科夫《我的森林》是一部看似散文的小说,包括《秋与春》和《林中的马儿》两部中篇。《秋与春》又分为《秋》和《春》两篇,描写“我”在森林里做护林员时的生活和感受,没有具体的情节,主要抒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林中的马儿》在谢尔古年科夫的小说里算是情节性比较强的了,描写“我”的一匹心爱的母马突然失踪,“我”费劲周折找了它很久也没找到,后“它”自己奇迹般地回到“我”身边,还像往常一样“从来不白出去逛”,给我带回了小马驹。但这部小说依然延续了作家一贯的心灵絮语风格,抒发作者对世界、人生、大自然的看法和态度。小说亲切优美,娓娓道来,深刻隽永,发人深思。
-
第五个漫游者(苏) 卡维林本书收入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成员,有“炼金术士”之称的卡维林早期七篇和晚年一篇风格相对一致的中短篇小说,文体丰富,风格独特。《18××年莱比锡城纪事》是卡维林于1922年发表的部小说,《第五个漫游者》《紫红色的隐迹纸本》《酒桶》《大游戏》《钦差大臣》《蓝色的太阳》是卡维林1928年之前的作品,《素描画像》是作家1980年的晚年作品,写作风格与早期作品十分相似,颇有不忘初心的意味。从这些作品中,可以一窥天才作家卡维林奋笔耕耘的身影,也可以走近作家构建的独属他自己的文学王国。
-
创制的逻各斯与逻各斯的实现黄水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实质上是创制性的哲学,是哲学自身之事的逻各斯呈现。本书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对象,在他整个哲学的视野内来把握其诗学思想的整体。《诗学》是哲学完备整体的开端性环节,自身也是思想的整体。但整体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逻各斯(logos)建构起来的。这一整体根本就是自身建构的、纯粹的逻各斯。在《诗学》当中,这是具备现实性的悲剧诗和喜剧诗的“本质之相”(ousia)。
-
乔叟文集(英)杰弗雷·乔叟 著;方重 译乔叟文集》分为三册,包括《众鸟之会》《坎特伯雷故事》《女性的尊严》。乔叟(1343—1400)是英国中世纪重要的诗人,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他的创作,以早期人文主义的观点,丰富多彩地反映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刻画了英国资本主义处于摇篮时期的各阶层人物的思想面貌,揭露了僧侣阶级的荒淫无耻,大胆提出了爱情问题和妇女问题。这部文集基本包括了乔叟的全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