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
-
拒绝所有的岸阿尔瓦罗·穆蒂斯 龚若晴哥伦比亚作家、诗人阿尔瓦罗·穆蒂斯的诗集。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编选、收入了穆蒂斯1947年至2003年的诗歌作品。身为穆蒂斯系列小说世界中的冒险家与主角,瞭望员马克洛尔这一人物形象就诞生在穆蒂斯的早期诗歌中,在这些诗也和他的小说一样被一种热带氛围萦绕着:消逝的美景、湿热的时间、不幸的航行、荒唐的工作……诗集覆盖了穆蒂斯漫长的创作生涯,流浪与大海、失败与毁灭、词语与绝望、情欲与死亡、历史与黑夜、梦境与时间……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
烟与钢卡尔·桑德堡 著,钟国强 译卡尔·桑德堡,不仅是代表美国力量和天赋的记者与传记作者,也是体现美国精神意志、用美国口语进行创作的桂冠诗人。“他,就是美国。”十三岁即辍学进入社会工作,从城市躁动喧嚣的横街窄巷和篷车的车底看遍世界百态,也有异常丰富的闯荡和战斗的经历,因其诗作书写的是“人民的诗篇”,深受民众喜爱,被称作“人民的诗人”。本书是桑德堡的诗歌精选集,从其标志性诗集——《芝加哥诗抄》、《剥玉米皮的人》(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烟与钢》、《日灼西方的石板》、《早安,美国》、《人民,是的》、《诗全集》(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中遴选主要代表作,涵纳早期、盛年和晚期的全部优质作品,全面呈现其诗学主张、技艺和风格的衍变。在他的诗中,有钢的祷告——喷烟的烟囱、淬火中的链轮、蓝衣的底层工人,有庞沛的想象力——人类与机器的梦想,有沉默——进入梦乡的摩天大楼和浸泡在阳光中的玉米田,有遥远年代的孤独——城市瓦砾之间的空地等景象。博尔赫斯曾评价道:“在桑德堡身上有一种疲倦的忧伤,一种平原傍晚时的忧伤,泥沙浊流的忧伤,无用却又精确回忆的忧伤,一个在白天和黑夜之间感受到时光流逝的男人的忧伤。”
-
偏僻之地[美]加里·斯奈德 著,杨子 译普利策诗歌奖、美国 图书奖得主,“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斯奈德,从曾经伐木过的美国西部启程,跋涉日本、印度,带着东方哲学和精神归国并重新审视西方。《偏僻之地》中的八十余首诗作,记录斯奈德寻找自我定义之旅,在荒凉凋敝的土地开辟意识的自得之境。本诗集还收录有斯奈德翻译的日本诗人宫泽贤治的诗。
-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巴勃罗·聂鲁达 著智利诗人聂鲁达于20岁写就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如同一扇通往爱情、生活、喜悦与忧伤的门,打开了爱的无数可能。这部诗集为他赢得全世界的赞誉,少年迷茫却灼热的爱情打动了无数恋人。插图版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插画师、智利艺术家路易莎·里维拉倾心绘制,还原智利漫长海岸线上的浓烈爱意。
-
漫无目的的爱比利-柯林斯《漫无目的的爱》集中美国桂冠诗人柯林斯本世纪前十余年的佳作及51首新作。柯林斯写生和死、情和爱、永恒和变故、孤独和老年,每一页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独特的声音,将平实的语言与充满想象力的惊喜融合,让我们看见他是如何丰富了当代诗歌的画面,并极大地扩展了诗歌的读者群。柯林斯总是着眼于身边平凡琐碎的日常经验,偶有对历史或未知世界的想象,也是基于当代的日常生活。他诗中所蕴蓄的是在人生有了一定的积累沉淀之后的感悟,只是他始终兴致勃勃,宽容而谐趣,对世界充满好奇,甚至惊叹。用柯林斯自己的话说,他希望自己的诗“始于堪萨斯,终于奥兹国”。这部诗集触及爱情、失落、欢乐和诗歌本身等主题,是阅读这位“内心丰富、幽默又优雅的诗人”的最佳选择。
-
清晨之前的月亮[美]W. S. 默温 著;柳向阳 译默温写作《花园时光》(2016)这本诗集时,年近九十,渐至失明,无法执笔写作,口授给妻子宝拉来写。全书收诗61首。像他往常的标志性风格一样,整部诗集没有一处标点符号。这部诗集里大都是短诗,关注的主题是时间的流逝、昔日记忆对当下生活的持续影响。他将遥远的过去和眼前的事物缝合在一起,并且在二者之间自如切换,展现了他诗中一贯的空气般的轻盈感和禅宗式的顿悟。一种与永恒同在的感觉,从那些最简单、日常的意象中浮现出来:早晨、落日、变换的四季、星辰、鸟群、昆虫,它们承载着时间、空间的连续,以及我们和自然世界之间的深层关联。《清晨之前的月亮》(2014)收入的也是他八十多岁时写作的诗。有读者评论这部诗集说:“默温的诗讨论的是衰老、记忆、生命、死亡和遗产。这些是一个手艺人在九十岁的时候念兹在兹的话题。假如是由一个年轻人说出这些,便不会具有如此的分量。”两本诗集风格较为接近,合在一起,能够代表他近年的写作成果,体现了一个成熟的诗人在晚年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
-
新月集 飞鸟集[印]泰戈尔,郑振铎 译内容简介: 泰戈尔以清澈的文字描绘出了罕见又深刻的精神之美,洗涤了心灵,慰藉了寂寞。溪流海洋、夏花秋叶、晚霞流萤、黎明黄昏,无不在其笔下化为一首首清丽的小诗。这些小诗如同雨后的世界,一切都如此地清新亮丽,意味隽永,抒情与哲思完美相融,耐人寻味。
-
山之四季高村光太郎《山之四季》被称作日版《瓦尔登湖》,是日本近代美术开拓者高村光太郎的随笔集,15篇山居笔记,记述了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生活,诗人美学的文字像是在对孩子娓娓诉说。高村光太郎在小屋前耕田、种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煤气。这样的山野文学,治愈了一代又一代失去生活气息的年轻人。被“生活哲学家”松浦弥太郎、写进《日日100》,作为日式生活美学典范。本书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昭和三十一年(1956)版《山之四季》完整译出,译者毕业于北大日语系。书后附录“高村光太郎小传”和“高村光太郎年谱”,帮助进一步了解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和诗人。
-
飞鸟集[印度]泰戈尔 著,郑振铎 译《飞鸟集》是泰戈尔著名诗集的合集,包含《飞鸟集》《新月集》两部分,《飞鸟集》是泰戈尔杰出的诗集之一,短小精悍、清丽隽永的小诗蕴含着深邃厚实的智慧,滋润了亿万读者的心灵。《新月集》也是泰戈尔的一部名作,生动地描述了孩子的活泼心灵和绚丽想象,用特殊而隽永的艺术魅力,创建了一个纯洁美好的儿童世界,让纯真童心照亮人生的方向。
-
吉檀迦利泰戈尔“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单词“献歌”的译音。51岁时,泰戈尔选了103首诗,从日常生活到宇宙辉煌,编成一本“献给神的诗篇”。1913年,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跻身世界文坛。这部作品是遭受现实困境的泰戈尔借着与神明的交往和对话,用充满自然的意象、极具韵律的语言,并融合古印度精神传统与现代西方精神创作而成的。诗人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倾诉了自己的孤独、挣扎、爱和信仰等,表达了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自由独立的憧憬。《吉檀迦利》熔哲理与抒情于一炉,具有深刻而稀有的灵性之美。独家赠送定制精美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