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作品
-
童声嘹亮九月本书是诗人九月的一部诗集,收录诗歌约200首。这些诗歌从生活中挖掘诗意,语言简单口语,充满哲思,是口语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诗集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辑“故乡与亲情”,主要写童年记忆、家庭天伦、故乡往事,等等;第二辑“知己如风”主要写作者与友人、昔日同窗的交往畅聊;第三辑“春天里容易情不自禁”,主要写自然四季的各色风光;第四辑“梦想的搬运工”主要写火车上的见闻思考;第五辑“在侠客中间”主要写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遇到的触发诗意的人与事;第六辑“相信大船总是能漂洋过海”主要写作者在船上的经历;第七辑“星空对话”主要写爱情等情感经验。
-
遇见辽阔王运平作者把我们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事和物,把心性、情感和内心秘密,用清俊、随性、缠绵的文字化为了176首诗,美妙而隽永,扣人心弦。诗集内容有对父亲、母亲、爱人、故土的描述,有对工作生活以及“生命途中全部复杂性”的思考,用平常心、平常话,道出一份沉郁和婉转,使那些愁苦和伤悲充盈着生机和活力,读后给人深思,让人沉静,富有哲理,像繁华中的一片静宁地,像燥热夏夜中的细雨凉风,是80后女孩从基层奋进大都市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
星叶集林云志星叶,由谐音可化为心页、心夜、心叶、新页、新夜、新叶、星页、星夜以及本身的星叶九种意味。本诗集围绕着作者的高中生活,特别是在刚刚分科,加入理科小班时巨大的心理波动过程,贯穿了承载心情的页、治愈伤痛的夜、生机焕发的叶,崭新的心中升起了象征希望的星。所谓诗,就是由伤痕撕碎的破碎语句,不曾破碎的语句组成了文,破碎的语句则组成了诗,一个意象蕴含的无限的深意和无限的可能性,在星叶中释放得淋漓尽致。
-
敦煌诗歌集粹纪忠元《敦煌诗歌集粹(上下卷)》是迄今为止收录时间跨度ZUI长、所收诗体ZUI广、总体篇幅ZUI大、作者人数ZUI多的敦煌诗歌集。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收录了1000余首自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古体诗、词、赋,下卷收录了400多首现代诗、散文诗。《敦煌诗歌集粹(上下卷)》荟聚写敦煌的诗,集萃敦煌人写的诗。举凡敦煌之山川、人物、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学、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无不兼容并蓄、臻选其中,敦煌历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几乎都能从这些诗篇里去回望印证。研读这些优秀诗篇,等于打开了敦煌历史画卷,从中可以领悟敦煌历史的沧桑巨变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
春天的琴韵杨世军 著本书是一部诗集,收录诗人杨世军创作的诗歌100多首诗、杨丰泽创作的诗歌近10首,分为“青春之恋”“汉水之恋”两辑及附录“杨丰泽作品”。这本诗集主题鲜明,均为抒情诗,多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默写,感情真挚,语言细腻。诗歌来源于生活,取材于作者对日常事物的认真观察。本书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平凡、枯燥生活中的诗意,在作品中描绘了自然风光,讲述了生活与情感感悟,流露出对社国、对家乡、对亲人、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诗意向往。
-
晚知堂集刘勉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间的写作文章,分为诗、词和杂文三部分,多为旅游、访友、赏物、观文、感怀等主题。每篇文章作者都辅以后语,补充说明具体细节和写作背景,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诗文部分感情真挚、行文流畅、韵律鲜明;后语部分简明扼要、语言清晰诚恳;文集整体蕴含了读者所思所感,也凝聚了作者的匠心和情怀。
-
触摸信念张同 薛传平 编著《触摸信念》是一部书写枝江革命志士事迹的纪实类作品,作者张同,薛传平,枝江作家,有多种作品出版。本书作者走访了枝江有代表性的十处革命遗址,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在真实的史料基础上讲述了发生在枝江的革命故事,呈现了以胡仁甲,陈德兰,季正金等为代表的枝江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歌颂了革命志士为了民族和国家命运不惜牺牲的高风亮节,是一部有较高现实价值的主旋律作品。
-
石壁与野花张晓雪诗人张晓雪的一部诗集,收录诗歌133首(组)。此书以准确的词语、洁净的精神,叩问事物和人心,探寻生活的本质。诗人拥有非凡的随物赋形能力,处理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经验时固然驾轻就熟,即便面对陌生的风景,诗人也能迅速将其内化为与生命体验切切相关的个人经验。自然主义风格、自由的语调、深度的情感,组成了本书的诗性和纯粹性。
-
番禺云起时詹海林 著本书精选作者2009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三百余首,全书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为“番禺云起时”,是反映番禺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时代发展变化的主题创作。第二辑至第五辑分别为“颠倒的春色”“身边的河流”“疼痛的石头”“梦幻的雨滴”,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对象的抒情诗。第六辑为“逆旅咏叹调”,是侧重于人文风光的主题组诗。本书的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实践,取材丰富,着眼世间万物生长、生活点滴,同时也关注时代和民生;作为旅居异乡的游子,诗集中更有不少怀乡思亲之作,情感真挚,较能引起共鸣。
-
饒宗頤書法叢帖韓仁銘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著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融合了張遷碑,開通褒斜道,更合以漢簡筆法,兼取清代金冬心、伊汀洲等的筆意等,博取諸所長,寫韓仁銘之意態,不全襲其形,自成一體以臨摹此冊韓仁銘。本書特色:1 開首具饒宗頤教授的簡介,讓讀者對饒教授有一概括了解。2 由鄧偉雄先生撰寫序言,以介紹原帖的特色及饒教授臨摹此帖的特色。3 於帖末附釋文,讓讀者一目了然。4 附饒教授親撰的跋,簡述其幼習書法至今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