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品
-
诗经全注褚斌杰 注★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首批向全国推荐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之一 《诗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诗歌总集,收有305篇诗作,代表了诗歌创作的*个高峰。千百年来,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儒家奉为重要经典,是历代启蒙教育的之书。 本书继承了历代《诗经》研究的优秀成果,对《诗经》的每篇作品进行了精到的诠释,准确地解释了每首诗的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并对重要的语词和关键章句作了注解,是《诗经》的经典读本。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
恋上古诗词缪天绶 编注本书是中国早期诗歌总集《诗经》的选注读本。本书并未沿用《诗经》原有的“风”“雅”“颂”分类,而是以自定义的“抒情诗”“描写诗”“讽刺诗”“陈说诗”来分类选篇,选取各个类目的代表作,辅以精当的题解与注释,并以一篇绪言总起。所选以抒情诗为*多,文学价值也*。书中配图为线稿,绘制诗中涉及的古器物形制,以助读者理解诗意。
-
论语通译徐志刚 译注★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阅读《论语》推荐扩展书单十种”之一《论语》是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较全面地记录孔子(前551-前479)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及著名门徒的言行,语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内涵丰富,用意深远。研读经典,了解传统,吸收传统的精粹,非常有价值。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
天瘦阁诗半注池宇翔《巴渝文库》是一套以整理、编纂、出版巴渝文献为主,对巴渝历史、巴渝人文、巴渝风物等进行广泛梳理、深入探究和当代解读,以供今人和后人充分了解、准确认知巴渝文化,真正有利于存史、传箴、资治、扬德、励志、育才的大型丛书。编辑出版《巴渝文库》,挖掘整理、提升弘扬巴渝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文化工程。
-
楚辞全注方铭★ 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作者方铭为中国屈原学会会长 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作品,是继《诗经》之后,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本书结合自己的研究,吸收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做了全面的注释,文字简明晓畅,书前有前言,对屈原及楚辞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解,每篇前有题解,为读者做了深入浅出的导读。此次收入“人文传统经典”,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做了细致的修订。
-
唐诗中的植物牛忠泽、李璀、香象渡河暂缺简介...
-
九章集注许富宏《九章》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诗歌的代表作,以写实手法反映屈原坎坷一生与心灵挣扎,乃研究屈原生平与思想手资料,在屈原与楚辞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学人重视《九章》注释,留传下来的注释成果数量宏富,版本众多,精粗互见,得失杂陈。《九章集注》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注家,对每一项注释成果皆善选底本,并吸收的整理成果。选择各家注释时注重观点阐发,摒弃烦琐的字句考证。部分学者的观点,从其相关论文与著作中摘录。个人注释以屈原节士的身份为核心,重新排定各章创作时间次序,并按序进行注解,注意会通各篇,其中就屈原投水时间、地点等进行详细考证,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九章集注》接续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之创意,汇集了历代以来关于《九章》有价值之注释近百家,供专业研究人员对旧注进行总结与批判时使用。
-
唐代蓬莱诗歌辑录刘振伟 王莎莎编著《全唐诗》中关于“蓬莱”的诗歌约六百首,占留存下来的唐诗数量的百分之一强。而“蓬莱”意象能够如此反复地出现在唐人的诗作中,并且贯穿唐代诗歌创作的各个时期,足以说明其研究价值。本书以清人彭定求等校点《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为诗歌底本,参照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刘学锴撰《唐诗选注评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年版),以及其他别集对“蓬莱”意象进行辑录与简要注释,并按其含义将所辑录的诗歌分为六编,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注音,既可帮助读者阅读、鉴赏蓬莱诗歌,又可为学者研究唐代蓬莱诗歌提供材料。
-
金元文选邓绍基 周绚隆 选注金代、元代散文存在宗唐、宗宋以及超越唐宋、直追秦汉的艺术追求,虽然成就不如唐宋散文,也出现了姚燧、元明善、虞集、欧阳玄、黄溍、苏天爵等名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明代散文的创作,有其在散文史上的一席之地。本书精选元代各类散文近百篇,内容丰富,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每位作家均有精要的小传,每篇均有精练的注释。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之一。
-
诗经名篇赏析水渭松 编《诗经名篇赏析》*收了《诗经》中的76篇诗歌,包括风62篇、雅13篇、颂1篇,均为名篇。每篇诗歌的原文下,设置了注释、题解和赏析等3个板块。注释部分,对诗歌原文中的难字、生僻字等予以注音和释义。题解和赏析部分,作者注意发掘诗歌创作的本意,凡能言之成理、论之有据者,都做了陈述;同时,广收并蓄古今多家之论述,对于当今名家之见多所取益,少数学者颇为在理之论析也尽可能吸取。该书适合广大师生、文史工作者和古典诗词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