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品
-
元好问诗词选查洪德 撰本书为“古代诗词典藏本”之一种,作者查洪德先生精心选取了元好问的诗词代表性100首,其中诗作76首、词作24首。书前附有“导读”一篇,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元好问的生平经历、诗词作品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元好问其人其作均大有裨益。在对具体词作的评赏上,则遵照从丛书体例,分为注释和评赏两部分。注释部分既注意充分揭示相关典故出处,又能以明白晓畅的语言串讲词意句意,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原作内容。评赏部分除交待诗歌的创作时间、背景,重点是对其中的精妙之处作艺术上的深入掘发,引领读者领略遗山诗词之堂奥与妙谛。
-
名校青春国学课王来宁包括先秦卷、两汉卷、唐宋卷、明清卷。本系列从《古文观止》中精中选优,可谓篇篇珠玉。逐篇细读,又不止于字词文意,它力图使古文对接时代、对接学生,从而使年轻一代在中国文化里获得真正的成长。本丛书突出“古文课堂”的现场感,直面时代,不避当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者以教师的身份和自觉,俯身施教,关照着学生内心的感动与成长,也使本丛书具有了“有趣的古文,有思想的阅读,有温度的思辨,有立场的青春”的青年特质。 它可以让你在《论贵粟疏》里读到“历史深处,孟子的冷笑声”;在《屈原列传》里讨论“如何才能放弃自己的高洁”;在《答苏武书》里思考“虽欲报恩将安归”……
-
书正王铎残诗稿曹利华本书主要内容有三部分,一是王铎残诗稿图片,由于残诗稿,一般读者很难辨认,所以本书作者又把残诗稿内容重新书写;二是作者对残诗稿进行了释文及注释;三是作者写的关于王铎的论文,论文分别对王铎的书法成就,书法技法,书法绘画、书法美学、书法的现代性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
纳兰性德词选田胜利《纳兰性德词选》由过常宝教授与田胜利博士共同撰写,精选了被况周颐誉为“国初词手”(见《蕙风词话》)的纳兰性德的代表性词作101首。书前附有“导读”一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词作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均大有裨益。在对具体词作的评赏上,则遵照从丛书体例,分为注释和评赏两部分。具体来说,注释重于征引语典,以揭示纳兰性德对于前人创作的借鉴与吸收;评赏则交待创作时间、背景,疏解词意,并对其中的精妙之处作艺术上的掘发。
-
东坡有佳作陈鹏本书是陈鹏“东坡三书”第三本,是东坡诗词的解读之作,亦是诠释苏轼的生命之书。大多数人的一生,起落有时,顺逆交替,快乐与苦难并行,我们要如何面对逆境,扭转不利局面?我们要如何突破藩篱,进入开阔豁达之境?本书通过十七个专题,梳理东坡的人生轨迹和创作路径,向历史的纵深处探索,还原他的所感、所思,还原他的喜与悲、乐与怒,找寻他追求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供今日读者探讨和思考。
-
古诗词里的长城韩文昕,杨雪莹 著本书选析的长城诗词,有英雄将领戚继光、袁崇焕守卫长城时的心声,有名相重臣寇准、韩琦、林则徐亲临长城时的沉思,有著名诗人李白、陆游遥望长城的激情高歌,有词人纳兰性德面对长城的低吟浅唱;有将士行人的守望,有才子墨客的追忆。将不同时代、不同地段长城的风物和关隘的景象,在此一一呈现给读者,供诸位吟咏体会,感悟品味。
-
姜夔诗词选钱志熙姜夔是南宋时代的重要词人,文人词清雅一派的代表。其词作以清空骚雅为旨,富音律之美,显示极高的艺术品位。在词史上,姜词不仅直接影响南宋后期的词史,而且对清代浙西词派等也有很大的影响。姜氏在诗体方面的创作也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七绝体,清新蕴藉,词灵旨秀。本书精选了姜夔的诗词代表性68首,其中诗作24首、词作44首,篇幅适中,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姜夔诗词所取得的整体成就。具体而言,注释部分交待作品的创作背景,解释疑难字词,揭示语典出处及所涉相关典故,当繁则繁,宜简则简。评赏部分则是对作品意脉、结构、艺术手法等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颇多中的之论。尤其是作者关于白石词音律上的论述,多言人所未言,极具启发性。
-
归卧故山秋陈晋熙本书将关注点放在古诗词之中的具体意境,梳理了千百年间贯穿诗词发展历程中的意境的变迁。时移世易,古意今不在,今人已不知。因社会背景变化而产生的疏离感,可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今人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作者在书中将史与景、情与境相结合,试图引导读者以意境为匙,回归理解古人之视角,体察古人之心境,从而从古诗词中寻找到古与今的情感连接点。
-
一字一句皆入魂吴俣阳除了声名远扬的唐诗宋词之外,中国古代其他朝代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比如汉乐府诗和明清诗词),一直传诵至今。那么,这些诗词名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写下这些诗词名篇的文人雅士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故事?诗词鉴赏作家吴俣阳就以传世诗词作为切入点,一边解读经典古诗词,一边讲述这些古诗词背后的精彩故事。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去古代做一次深度的历史深度游。
-
乾嘉诗坛点将录校证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一书,将乾嘉诗坛148位重要诗人,配拟《水浒传》108头领绰号,其多出的诗人以“一作”的形式,使两人或多人共一号,并以赞语评论其人其诗,可谓一 部乾嘉诗歌史。本《校证》深考此书作者、成书始末及流传中的增改情状;并广收版本,校订其文字;鸠集材料,为原书所收诗人重编小传,以补正原书小传之缺误;在此基础上,笺 注40余条赞语中的古典、本事,抉出作者用意,并搜辑历来关于书中各诗人的评论材料,考辩点将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