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品
-
名联名言名诗三雅集锦沙丹 主编《名联名言名诗三雅集锦》内容丰富,选材有独到之处,编法新颖,分门别类,便于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三雅齐聚,既可作为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必读书,又可作为中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书画家创作的参考资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普及读物。本书分治学、修身、大好河山、情感、风流人物、林木花卉、宋元明诗、元曲佳句选英、成语和四字联,为了增加可读性,增加了趣对摘英共九部分。本书有800多副名联、60多条名言、唐诗290首,宋元明清诗240多首,宋词35首,元曲59首,同时编进宋元明诗佳句242条、元曲佳句85条,还有少量的唐前诗歌,以期青少年读者和初学者对我国诗歌、对联、先哲名言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
宋词周笃文 著宋词源于唐曲子。唐曲子自燕乐出,实始于隋。《隋书·乐志》所载之九部乐,很清楚是唐初十部乐的基础。杨广与王胄倡和的《纪辽东》四首,已是非常成熟的、定型化的燕乐杂言曲调。孔颖达在《诗经大序》疏里三次提到创制乐曲要分“乐始”、“乐成”两个阶段。前者由辞定声,后者由声定辞。杂言、齐言,由声(曲谱)决定,是同时产生的。孔颖达是由隋入唐的人,其说如此,可见当时已有曲子辞了,可谓坚证。
-
诗经传统国学编委会 编著《诗经(传统国学典藏)》全面地层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诗经(传统国学典藏)》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一盲寻到厉代读书人的尊崇。对我国两千年夹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唐诗集解许文雨 著许文雨先生此书见识不凡,将唐诗分为齐梁派、李白派、王维派、杜甫派、韩愈派、白居易派、词华派七派,不依时代先后斩断源流,原原本本,一以艺术高下、走向为定格,以绝大成就之诗人标举派別,其他诗人附之,所谓流派,不言而喻。而此书所以不同于坊间俗本,则在于分卷之序与总序,合读则为唐代诗史之关键,论列不繁不枝,气势盘旋,足以知诗运所在,而风云与历史之变,尽在其中。许先生终生治中国文论,以其巨眼卓识编辑有唐一代诗歌,林林总总,披沙见金,多有所得。正文所集名家言语,均臻化境,而先生加议加评,文章如秋水得风,无痕可照,真第一流之散文鉴赏也。其余妙境,留与读者探寻,兹不赘言。
-
阑珊集王臣 著《阑珊集:最贞静的女子,最清丽的宋词》分别精选了绝代才女李清照和朱淑真最具代表性的词作,用最清丽最唯美最具禅意的文字铺陈舒展,对每一首词作进行最动人心腑的妙意赏析。集成此古典诗词赏析书里难得一遇的雅丽上品之作。
-
中华文典句典大全集秦泉 主编采撷精华 韵味悠长 简单的一字一句,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智慧积淀,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光来,照亮了普罗大众原本黯淡的生活。本书采撷这些独具韵味的名篇名句,奉献给所有热爱文学的人。 名篇警句 传世经典《中华文典句典大全集》集中国历代散文名篇和名言警句于一书,方便读者随时翻阅查看,又配以恰到好处的译文点评,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引领读者体会这些五味杂陈的感叹,感受那凝练优美、震撼心灵的文字魅力。
-
温文载道吴朝军,刘肖娜 著文以载道——文只是载体,道才是根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往今来,但凡流芳千古的名侯将相、王者达官,无不通古博今,对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大小场合挥洒自如。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经典诗文是灿烂文化的集中载体。阅读经典诗文,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修养品性。本书汲取温家宝总理在历次演讲、答记者问时引用的诗文名句,以文学鉴赏的形式对诗文加以解析。在优美隽永的诗文中,读者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领略到一位大国总理的儒雅风采。
-
图说中国300首古代诗词董诗兵 编著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近二三十年来,国外优秀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我国,如电影、音乐、艺术品等,它们符合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并承载了丰富的信息量,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我国的文明瑰宝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西方的关注,那些充满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诗词、绘画、文物等,在世界文明史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本套丛书是知识普及性的大众文化读物,它包括走向世界的中华文明瑰宝和世界传承的文明遗产两部分,通俗易懂,信息量丰富,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既适合大众读者休闲阅读,又能满足部分专业读者的阅读需要。 《图说中国300首古代诗词》为其中一卷,介绍了脍炙人口、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中国古代诗词300首。 内容包括:诗词全文、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词特点和影响;其中,重要作品100首,次要作品200首;重要作品详细介绍,次要作品简要介绍;采用关联性原则,同一作家、同一背景、同一特点的作品集中介绍;形成有主次层次的讲述风格。
-
温庭筠诗词选(唐)温庭筠 著,刘学锴 注评点的突破性成就与面的广泛性成就,使温庭筠在继承传统的文学样式和进行新的文学样式的创作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而成为一个大家。词与小说的创作更说明他与市民阶层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密切联系,说明他的创作与文学由雅到俗、由抒情到叙事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这方面看,他是一个走在文学发展潮流前列的作家。 这部选集是在《温庭筠全集校注》的基础上进行编选的。诗以明末冯彦渊家藏宋本《温庭筠诗集》为底本,以下列各本为校本:(一)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简称李本。(二)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温庭筠诗集》十卷、《补遗》一卷(配清抄)。简称十卷本。(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姜道生刻《唐方城令温飞卿集》一卷。简称姜本。 (四)国家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五唐人诗集》之《金荃一集》七卷、《别集》一卷。简称毛本。(五)四部丛刊影印清钱氏述古堂钞本《温飞卿诗集》七卷、《别集》一卷。简称述钞。 (六)清康熙席启寓刻《唐人百家诗》之《温庭筠诗集》七卷、《别集》一卷、《温庭筠集外诗》一卷。简称席本。 (七)清顾嗣立刻康熙三十六年顾氏秀野草堂刻本《温飞卿诗集》七卷、《别集》一卷、《集外诗》一卷。简称顾本。 。 (八)清康熙辑《全唐诗》之温庭筠诗八卷、《补遗》一卷。简称《全唐诗》。 《集外诗》以顾本为底本。
-
柳永词选(宋)柳永 著,李之亮 注评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为他一生官职卑微,《宋史》、《东都事略》都没有给他立传,连清人陆心源作的《宋史翼》都没有关注到此人,所以关于他的生卒年,便成了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直作为大学文科教材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说他约生于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约卒于1053年(宋仁宗皇祜五年)。如果此说大致符合史实,柳永大概活了六十六七岁,在那个时代,算是得终天年了。何况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早梅芳·海霞红》等词若真是投献给孙沔的,那么他至少应该活到嘉祜元年(1056),到了“古来稀”的年龄。他父亲叫柳宜,五代十国时曾为官于南唐,人宋后,终官工部侍郎。柳宜共有三个儿子,老大名叫三复,老二名叫三接,三变是柳宜最小的儿子。柳永虽然是福建人,但从小跟着父亲在北方长大,所以广义来说,他算是个北方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说他“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