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绘本典藏 鲁般鲁饶杨红忠本绘本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绘本典藏”丛书系列之一,同属本丛书系列的《阿诗玛》《黑白之战》此前已出版。本绘本采用图画与文字(中文、英文、民文)相结合的形式将纳西族古典叙事长诗《鲁般鲁饶》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以与以往不同的全新阅读体验。《鲁般鲁饶》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纳西族民间叙事长诗。长诗讲述了一群青年男女历尽艰辛创建幸福新家园、追求自由美好恋爱生活的爱情悲剧故事,塑造了纳西小伙勤劳勇敢、纳西女性美丽、善良、忠贞的形象。
-
襄阳民间传说研究张治国 编本书以襄阳民间传说为研究对象,收录了襄阳历史人物传说,山水名胜传说,文化习俗传说,动植物传说,并概括出其中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也展现了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征,珂供相关研究者参考。本书以襄阳民间传说为研究对象,收录了襄阳历史人物传说,山水名胜传说,文化习俗传说,动植物传说,并概括出其中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也展现了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征,珂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近世中国民间故事[法]戴遂良 编,卢梦雅 付英超 编译本书是法国著名汉学家戴遂良在1887被派遣到直隶东南(河北献县)耶稣会任教职期间在中国收集的志怪故事。全书222个志怪故事,取材于自3世纪起至清末的三十种汉文文献,汇集了历代的中国民间奇异故事,展现了中国历代百姓的生活知识和鬼神观念,是西方学者编纂的本中国民间故事集。
-
刘守华故事学文集 第4卷刘守华 著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因着力探寻中国民间文学的民族文化特色而涉足道教文化,写出的第一篇文章是《道教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刊于《思想战线》1983年第2期,随后还应邀在武当山紫霄宫召开的全国宗教音乐学术研讨会上作过这方面的学术报告。后来湖北省武汉市的一批学界同仁组成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不断交流切磋,使这项研究得以持续至今。我仍以民间口头文学作为自己的基点,把它和中国道教信仰联系起来寻幽探奇,不断有所发现,这些文章承《人民日报》《文史知识》《中国道教》《中国文化研究》及台湾学刊揭载,引起的热烈反响,使自己常出意外。后来便撰写成《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一书,于1991年由台湾邱镇京教授主持的文津出版社印制成繁体字版向海内外发行。此次增订,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即1991年在台湾印制的《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除吸取海外学者谭达先博士的批评意见,增写《道教和谚语》一章之外,其他内容只作局部修订,特别是保持了原书的理论阐述和作品附录相融合的体例,便于虚实互补、雅俗共赏。下编则选取了笔者对相关课题(如张天师、张三丰等)进行追踪考察、持续探究的10篇文章,它们所探讨的内容可能更专门、更深入一些,这样也就和上编有互相承接和补充的意义了。
-
谚语大全丛云 著谚语大全
-
东方民间文学陈岗龙,张文奕 著东方民间文学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东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学的整体,而且古老的东方文学的传统特征主要见之于民间文学。东方各国有着取之不竭的民间文学遗产,而且世界史诗宝库中的活形态史诗主要流传在东方。因此,加强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无论对建构完整的东方文学体系还是对世界民间文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东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在北京大学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 本书运用民间文学、民俗学和文学史理论初步梳理了东方各国民间文学的原典资料,分别阐述了东方几十个国家民间文学的原典资料,分别阐述了东方几十个国家民间文学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的特点,清晰地勾勒出东方民间文学的全景,展现了东方各国国别民间文学的和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
-
中芬三江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文献汇编潘鲁生 邱运华 著1986年4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中国民研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身)与芬兰民间文艺界联合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三江民间文艺实地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注视,取得了重大成果,了展现新中国中国民间文艺界的思想精神、学术风貌。本书便是这次田野考察成果和文献和资料汇编。《三江民间文学考察文献汇编》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论文文献卷”,分为档案类和论文类两个栏目。档案类主要收录了当时的关于此次考察活动的新闻访谈、三江资料及考察计划,论文类收入了三江民间文学及民俗研究、三江田野调查报告、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民间文学档案管理及书刊出版。下册为“采风作品卷”,收录了此次民间考察活动中采集的作品,分为“故事类”与“歌谣类”。
-
高湾史记阚乃庆 著本书以大运河畔的小村庄高湾为典型特例,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生活裂变与乡村伦理解构的长卷。全书叙事风格自然而奇特,以“风”“土”“人”“情”为核心架构,用社会和历史的眼光,调查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中的坐标,分析故土在文化变革中的流变。全书从大历史大时代的远景开篇,转入大地家园和社会人情的近景百态,最后在田园瓜果、五畜五谷的特写中终结。书中内容超越了乡愁的浅显,写出了深刻的宿命,高湾的典型宿命,家族和个体的宿命,乡村中国的宿命。高湾,这个江苏北部里下河西侧边沿的一个平原小村,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连名称都已经不复存在。
-
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吴新锋 著本书系中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精选文集,收录了有关文化多样性与网络时代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论文24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网络时代,文化多样性情况下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实践、方法和相关理论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坛是以民间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以延传学术根脉之雄心、突破学术困局之大志,建树学术功绩之热情为目的。其宗旨为:学科规范、问题意识、深度研究、人文关怀。论坛文集的出版是对青年论文的总结,全面梳理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精神传统和学术追求。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民俗,更好的发挥论坛会议的精神。
-
神话、故事与仪式吴晓东 著排烧苗寨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拉揽乡东面的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距三都县城19公里,苗寨共386户1527人,苗族人口占95%以上,是黔南州内苗族聚居很大的自然寨。本书系作者深入排烧苗寨,对流传其中的神话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及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排烧苗寨概况、与自然相关的神话故事、故事态度调查、神话故事的传承、神话故事与民俗共五章,并附有田野调查中所搜集的访谈、祭词、录像、照片归档编号信息,由此可以完整地看到一份丰富、完整的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