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中国戏曲故事周传家 等 著“国人必看丛书”由戏曲老专家谭志湘、周传家、张实等亲笔撰写,以大家写小文章的态度,使文章浅白深遂,意境深远。在介绍戏曲故事的同时,介绍了该剧的传承及成剧脉络。文章舞台感、节奏感*强,使读者如身临舞台现场。
-
安庆新文化百年金肽频 编本丛书入选作品时间界限为1915年5月-2015年5月。主要内容包括:《天仙配》胡玉廷、《夫妻观灯》胡遐龄、《女附马》陆洪非、《荞麦记》胡遐龄、《打猪草》陈宗记、《孟丽君》班友书、《徽州女人》陈薪伊等。
-
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胡斌 著《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稿立足于戏剧研究,以中西文化在戏剧中的碰撞与交融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进程的分析,特别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跨文化改编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深入分析了中西文化彼此交融互促互进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稿约27万字,首先对跨文化戏剧的兴起、现代跨文化改编的现状及历史进程等进行了概述。接着又从异域情境的“中国化”、历时故事的“时代化”、经典文本的“大众化”、世界文学的“民族化”、跨文化改编与现代戏剧进程五个部分分别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论述。而在每一个部分的论述中,作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对戏剧具体语言、情境的分析,又有细致入微的阐释与评述,既有实证研究,又有典型事例,使得《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稿既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稿有三大亮点:一是研究领域新,二是材料丰富,三是研究方法新。作者以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对中国戏剧发展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一直体现的便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一主题思想。
-
吕剧史话王春燕 著吕剧是山东省很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由“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是我国戏曲艺苑中一朵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艺术之花。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而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吕剧史话》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艺术家等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吕剧的形成、发展历史,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吕剧知识读本。
-
战马徐馨 著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从《战马》小说创作到《战马》舞台剧诞生的过程,其中描写与介绍《战马》舞台剧的诞生过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首次揭秘《战马》舞台剧诞生的幕后故事,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人物传奇再现了英文版舞台剧《战马》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以及《战马》舞台剧引进中国、创作中文版《战马》的过程,配以大量照片(包括剧照),故事精彩,图片震撼。
-
戏语刘定九 著《戏语》精选了作者创作或者整理改编的四个剧本,它们分别是:原创京剧《郑成功·背父报国》、原创庐剧表演唱《焦裕禄赞歌》、整理改编的庐剧传统戏《点大麦》和《皮氏女》。其中京剧《郑成功·背父报国》写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挺身而出,背父报国,抗击外敌入侵。此剧演出、发表后,获观众称赞、戏剧界好评,并被《中国戏剧志·安徽卷》立条介绍。改编剧《点大麦》《皮氏女》则成为庐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至今仍然被省内外各演出团体演出。书内还附录了本省戏剧和文化界人士的相关文字,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刘定九及其作品。
-
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政协上林县委员会 编《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库: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上林卷 上册)》是用上林本土壮话演唱的一种壮族剧种,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壮乡特色。此卷为上林卷上册,采用壮族土俗字、拼音壮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四行对照的形式进行排版,在搜集整理过程中,保留剧本原本的上林壮音,尽量保持上林壮剧的原始性。
-
元杂剧观止暂缺作者新版前言《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1996年,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在这套丛书出版二十年之际,我社决定在原书的基础上做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丛书的版式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注释从尾注全部改为脚注;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然后,将原来四大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本,本书为其中的一本。
-
哈姆莱特[英] 威廉·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哈姆莱特》(又名《哈姆雷特》及《王子复仇记》)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作品,也是他最负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剧本之一。习惯上将此剧作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国民阅读经典:哈姆莱特(全译本)》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莱特,他的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
-
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刘云雁,朱安博 著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和翻译研究贯穿了中国近现代百年的翻译研究历程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将莎剧置于中国百年译介研究的宏观背景下,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群体性误译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探讨。群体性误译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要莎剧翻译者对同一段文字所发生的共同误译。《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以误译学说的发展和诗性忠实观为线索,梳理莎剧翻译和重译过程中群体性误译的成因和变化,探索重译中的潜在规则与历史需要,并通过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方平等莎剧翻译家误译文本的对比研究,阐述群体性误译的历史、文化和诗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