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吉林二人转集成选 著;黄敬文 编本书为吉林二人转集成音乐卷2,除汇集“九腔十八调”的重要曲牌,也收录了新时期二人转音乐家的创新之作。主要内容包括:秧歌(二姑娘拜年)邢德善唱、秧歌(奴在婆家受折磨)刘德田唱等。
-
吉林二人转集成选 著;王木箫 编本书为吉林二人转集成论文卷3。收录出版社出版及专业报刊发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字,同时兼顾不同时期二人转理论家的理论建树。主要内容包括:广开二人转剧目来源、“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等。
-
汤显祖戏剧全集汪榕培,张玲 编《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的出版,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的一件扎扎实实的工作。汪榕培教授对昆曲、评弹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翻译《牡丹亭》,最近几年还完成了“玉茗堂四梦”及《紫箫记》的翻译工作,由他领衔的《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不但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全面认识汤显祖戏剧成就的契机,也让广大英语世界的读者得以一览汤显祖戏曲的动人之处和深邃意境。
-
赵树理戏剧集赵树理 著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前人对他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其小说方面的成就。但他其实还是一名剧作家。《赵树理戏剧集》主要集合了赵树理的戏剧经典之作若干,以助读者深层次地了解赵树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
童年情景王雨哲 著本书是青年编剧王雨哲个人作品的首部结集,全书共收录《车站》《从高山到高高的山》《天桥》《童年情景》《隆福寺》《我爱回忆那没有遮掩的岁月》《降B调独奏》《绿精灵》共8个剧本。其中,《隆福寺》被著名导演林兆华亲自执导,搬上舞台。其他剧本也在不同影响力的戏剧节、剧场院上演。
-
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王国宾,董德光,董昕 著《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1949-2009 套装上下册)》包括《中国戏曲教育六十年(上册)》《中国戏曲教育六十年(下册)》共2册。《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1949-2009 套装上下册)》由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对戏曲教育的影响;戏曲教育实践三篇构成,主要包括:戏曲教育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前行;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沿革;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等。
-
楚汉争霸孙帅 著本书以话剧形式呈现了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五幕,第一幕主要内容是巨鹿大战;第二幕主要内容为鸿门宴、裂土封侯、金台拜将、暗渡陈仓;第三幕主要内容为荥阳大战,成皋争夺战及计除范增;第四幕主要内容是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第五幕主要内容为
-
中国古典戏曲母题史王政 著《中国古典戏曲母题史(上下)/相山学术丛书》探讨宋金至清末戏剧活动及作品中的母题类型及其发展。首先断代考察,解决特定时代背景与母题间的关系,探究现实文化氛围如何影响了“母题”的内涵与意义。其次纵向考察,研究哪些母题个案长期持存?以及“持存”中如何刷新前代原型?这意味着已深入到戏曲母题与民族文化传统、心理习惯、艺术精神之关系的层面。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母题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变迁史”,一种“文化意蕴单元”的蝉蜕、衍替及发展的痕迹;从而由一个侧面透示了中华文化何以生生不息的原由:那是因为有无数的小的“意蕴单元”在时时*新、涅槃,保持着它的活性特质。再者是剧家作品与母题的关系。一个剧家不管他写的作品多少,前代遗留或现实中滋生的各种母题,都会无例外地渗入其创作活动及剧作表达。
-
非遗保护与遂昌昆曲十番研究谭啸 著《非遗保护与遂昌昆曲十番研究》的作者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谭啸老师,以敏锐的学术视角,运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综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以及音乐分析等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将遂昌昆曲十番置于遂昌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中加以研究,对其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乐曲形式的生成、发展与变迁,传承艺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传播、传承过程中的相互借鉴、吸收、影响等做了深入的挖掘开垦;对其表演现象、乐器与器乐、唱腔音乐、场合范围、个体音乐实践等作了细致的分析考察;对其生态现状、面临的困境、创新与传承等做了动态的梳理解读;还将其与佛山十番、海南八音器乐、茶亭十番等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全面勾勒了遂昌昆曲十番的来龙去脉,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遂昌昆曲十番的内在神韵。
-
王宏剧作选王宏 著《王宏剧作选(套装共4册)》是个人话剧作品、小品集。书稿分为4卷。戏剧卷(一、二)和小品卷(三、四)。戏剧卷为军旅题材话剧,有反映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官兵抢险救灾感人事迹的;有讲述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也有展示新军事变革的现实军事题材的……小品卷收录了150个短剧小品。其中许多作品荣获全国大奖的,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