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戏曲
-
国王正在死去[法国][法]欧仁·尤内斯库 著,黄晋凯 桂裕芳 等译欧仁•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页,引起了戏剧技巧中的一场革命。《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发表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国王正在死去》收录尤内斯库登上才华之巅的代表剧作《国王正在死去》,以及舞台剧本《空白》《美国大学生法语语音与会话练习》《屠杀游戏》,电视影像脚本《淤泥》《该娶妻的青年》。《国王正在死去》是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被《法兰西晚报》誉为“世纪之作”。尤内斯库一度否认“荒诞派”的说法,他强调自己的戏剧不是荒诞剧,除非这个概念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才会接受。
-
陆上行舟维尔纳·赫尔佐格 保罗·克罗宁 黄渊陆上行舟、旷野护熊、雪空飞翔、极地探秘,维尔纳·赫尔佐格以诗意的镜头赞颂“神圣的傻瓜”“绝境的失败者”,在无可阻抑的激情中抵达“令人忘我的真相”。本书由赫尔佐格参与编选,通过与保罗·克罗宁的对谈,全面回顾赫尔佐格四十余年的电影生涯,包括《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陆上行舟》《在世界尽头相遇》等代表作品的创作经历与冒险故事。在书中,赫尔佐格充当勇敢无畏、博闻广识、怀疑一切的向导,引我们接近更深层的真实。
-
鳄鱼莫言本书是著名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推出的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话剧剧作。莫言曾在莎士比亚故居的莎翁塑像前发下誓言,用后半生完成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本书即为这一誓言的见证,是莫言的华丽转型之作。《鳄鱼》的故事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了解到鳄鱼的生长取决于环境限制程度的特性,心事重重的无惮对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年来,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纵容着鳄鱼不断长大,直至成为长达四米的庞然巨兽……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鳄鱼,故事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作品通过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和富于想象力的戏剧冲突设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不仅体现出作家在文学上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亦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警示作用。
-
原浮士德[德]歌德《原浮士德》形成于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五年间,系歌德诗剧《浮士德》部稿,彼时歌德年仅二十余岁。歌德去世后半个多世纪,在魏玛宫廷女官路易丝·封·戈希豪森(Luise von Göchhausen)的遗物中,埃利希·施密特(Erich Schmidt)发现了一本九十四页没有标题的四开本笔记本,里面有一部《浮士德》的誊写稿,经确认是歌德《浮士德》的早期版本。这部流传下来的《浮士德》早期作品后来被冠名为《原浮士德》或称《浮士德初稿》。该剧以诗歌和散文形式写成,自成一体,是青年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浮士德》版本与创作历程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浮士德》在国内有五十多种译本,但《原浮士德》一直未译成汉语,是《浮士德》汉译和歌德研究的一大遗憾。本书根据德国雷克拉姆出版社权威版本首次译出,译者参照手头丰富的研究资料,撰写了前言,添加了必要的注释。
-
希腊三部曲[法]让·季洛杜让·季洛杜以古希腊经典戏剧为蓝本,重新创作了多部现代剧,包括这三部剧作《安菲特律翁三十八世》《特洛亚战争不会爆发》和《厄勒克特拉》。自索福克勒斯始,经由普劳图斯、莫里哀、德莱顿、克莱斯特等人,许多作者讲述过安菲特律翁的故事,故季洛杜戏称“顶多贡献了同一故事的第三十八个版本”;重写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宣称此战“不会爆发”,季洛杜究竟是背叛还是传承荷马的精神,可谓众说纷纭;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都写过厄勒克特拉神话,她身为公主做了奴隶,常年受辱,衰老憔悴,久别重逢的弟弟不敢相认……季洛杜重写这个苦难的悲剧人物,“替厄勒克特拉的雕像掸去了尘灰”。
-
驶下摩根山[美国]阿瑟·米勒《驶下摩根山》(又名《特殊病房》)是一部探索人性、批判现实的婚姻家庭剧,是米勒90年代戏剧作品的部。主人公莱曼•菲尔特野心勃勃,精力充沛,坐拥一切:蒸蒸日上的保险事业,诗人的名声,敬爱他的孩子和妻子。一个暴风雪之夜,莱曼在前往埃尔米拉途中的摩根山路上遭遇车祸,重伤昏迷,被送往当地医院的特殊病房。她的妻子莱奥正在病房外焦急等待,此时,另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匆匆赶来,也自称是莱曼太太。莱曼躺在病床上,半梦半醒间,他与两个女人的回忆不断浮现在眼前。故事在过往回忆与现实时空间不断交错,在两个女人充满震惊、疑惑、敌意和痛苦的接触中,莱曼重婚的可怕事实慢慢浮出水面,而莱曼本人也陷入了自身情感的挣扎和心灵的困境。 该剧1991年10月由布莱克莫尔指导首演于伦敦,2000年4月在纽约百老汇大使剧院首演,共演出了140余场,引起评论界和观众的热烈反响,曾获1999年戏剧文学提名和2000年托尼奖戏剧提名。2016年1月,为纪念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由赵以执导的国话版《特殊病房》成功首演于北京先锋剧场。
-
恩培多克勒之死[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未完成诗剧《恩培多克勒之死》包含三部残稿,围绕公元前五世纪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投身埃特纳火山口的传说展开。恩培多克勒被驱逐出境,他的弟子揭露了祭司们的罪恶。市民召他回来,要把王冠献给他。他拒不接受,要投身火山口,以说明只有毁弃旧事物,才能使新事物诞生;只有通过变革,才能使民族和人类重生。第二稿和第三稿残存无几,或虽有提纲,未曾写出。第三稿的构思变动很大,作者放弃了恩培多克勒个人的悲剧罪责,指出他的自我牺牲是历史矛盾在他身上的体现,并预示着矛盾的解决,使悲剧带上神话色彩。本书依照德国古典出版社的《恩培多克勒》注疏本,首次将《恩培多克勒》三种残稿全部译出,并根据相关的权威德文和英文注释本校订并注释,系研究荷尔德林文学创作和诗学观点的重要文献。
-
美国时钟阿瑟·米勒 著,梅绍武 译《美国时钟》是米勒以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写出的一个社会剧。据他本人说,他是受美国作家斯特兹??特克尔《艰难的日子:一部关于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历史》一书的启发,经过多年酝酿才写成这出戏。特克尔通过他所访问的众多普通美国人的口述,以新闻体裁生动地反映了三十年代那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精神和生活带来的灾难,而米勒则把这一惊心动魄的悲惨景象更为真实地再现于舞台。全剧人物多达四十余个,几乎囊括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有的美国剧评家由此而认为剧作家没有着重刻画三两个主人公的面貌,是此剧的一项缺陷,殊不知米勒的意图正在于说明那场危机“几乎触及了所有的人,不管他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他用戏剧形式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幅文献性壁画,侧重灾难的全貌,从而重振人们的尊严和信心。这种形式早在布莱希特的一些剧本和多斯??帕索斯的那部《美国》三部曲小说中有关新闻短片的章节里就已出现过,米勒则把它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米勒的剧本一向具有自传性质。由于他目睹了那场危机,《美国时钟》中的许多场景可以说是他根据回忆记录下来的真实情景,例如剧中人李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生活拮据而不得不辍学进入工厂工作,就是他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其中许多描写可以说是米勒对当时美国青年思想面貌的如实写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全剧阐述了美国人民经历了那次浩劫后终于认识到“这个国家其实是属于他们的”。以这一思想转变作为全剧的结尾,说明米勒在创作思想上已突破了过去那种仅仅局限于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推销员等小人物的个人悲欢离合的狭隘题材。米勒写此剧的动机,无疑是想告诫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不要在虚假的繁荣景象中忘却过去沉痛苦难的历史,其用心良苦使《美国时钟》具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美国时钟》1983年5月首演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斯波莱托剧院,11月移至纽约百老汇,但仅上演了12场,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米勒并未气馁,对剧本做了精心的修改,于1984年奥运会前夕在洛杉矶马克??泰珀剧院再度公演,终于获得好评。同年英国伯明翰的轮换剧目剧院也上演了这出戏。《卫报》评论道:“与其说它是一出传统剧,毋宁说它是大萧条期间万花筒般的美国社会史……体现了戏剧概括时代基调的力量。”
-
元刊杂剧三十种关汉卿《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杂剧的原始样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三十种杂剧包括《李太白贬夜郎》《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楚 昭王踈者下船》等,其中不见于后世流传的孤本有十四种,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剧目和题材内容,为文学史、戏剧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十六种,经与明清刊本比对,发现文本 差异较大,版本的异同为研究古典剧目内容与形式的演变、明清人对元杂剧的改编提供了可供比勘的对象。此次是本书首次原本影印出版,相对黑白珂罗版影印,像素更高,色彩真 实,细节清晰,保留了更多的元本面貌,将为学界利用这套书提供极大便利。
-
莎士比亚诗歌简论乔纳森·F. S. 波斯特《莎士比亚诗歌简论》说到威廉·莎士比亚的诗作,你会想起哪一首诗?是赫赫有名的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或《鲁克丽丝受辱记》?还是温婉动人的第18首十四行诗——“或许我可用夏日把你来比方”?抑或是令人难忘的短诗《凤凰与斑鸠》?一代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诗歌遗存,他曾在诗中声言:“但我诗章将逃过时间毒手……越千年不朽。”时光流转,诗人逝去,其诗章的炫目光焰却不曾止息,这光焰携着诗人的令名,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爱诗者的心灵。